长期以来,围绕British Museum应该如何翻译,有一些争议。
主张应该废除“大英博物馆”中文名字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这一名字带有殖民主义色彩,中国人如果这样称呼,不免低人一等。
也有主张翻译成“英国国家博物馆”的。虽然这样翻译说明了这个博物馆作为英国国家博物馆的地位,但原英文名称中毕竟没有National一词。
还有的翻译成“英国博物馆”,虽然没有错,但也容易理解为“所有英国的博物馆”的广义。
更多的使用了“不列颠博物馆”的名字。这一中文名字得到了权威词典的收录和承认,使用频率仅次于“大英博物馆”一词。
中文里谁最早使用了“大英博物馆”一词,现在还无从考证。但“大英”、“大英国”中文名称的提出,却能探个究竟。
英国的英文全称为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中文直译就叫作“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文名称中确实有“大”的字眼。至于“英”一字,是因为英格兰(England)是联合王国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至今仍然用“英格兰”来指“英国”。因此,英国名称译成中文“大英”,从字面直译看是可以的。
然而,“大英”一词并不是清政府和中国人主动用来称呼英国的。自诩天朝的清政府曾长时间视英国为蛮夷。学者梁晓遴曾对“大英”一词的出现进行过考证。嘉庆之前,清廷官方文献里称呼英国为“红毛国”,“英圭黎”、“英机黎”、“英吉利”,以及加上外来词“𠸄咭㴝”、“英咭唎”,“英咭唎国”等 。到了道光初年,英国名称的汉译开始发生变化。1824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bert Medhurst)在其于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Batavia,即今雅加达)编纂的第二份报刊《特选撮要每月纪传》里一篇名为“英吉利国所用立钱粮”的短文中,为英国创造了汉译名称“大英国”。从此,“大英国”一词被广泛使用。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arl.F. A. Gutzlaff)1834年在其个人著作《大英国统志》,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与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父子的书信翻译中都使用了这一名称。1842年,《南京条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
“英吉利国所用立钱粮”内文
自《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纷纷仿效英国,在汉译国名前均冠以“大”字,“大合众国”、“大佛兰西国”、“大丹国”,甚至后来的“大日本帝国”和“大韩民国”,目的都是要与大清国平起平坐。
可见,“大英国”一词的汉语翻译,最早出自于英国人之手,是为了寻求与“大清国”同等地位而遣词造句出来的,是对大清国鄙视它们的抗争。它虽然不是国人屈尊对英国的主动称呼,但也见证了由于闭关锁国带来的那段由强变弱、令人警醒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等冠之以“大英”的译名,在“大英国”概念产生之后便也产生了。虽然如今国人们谈到这些概念时,大多时候没有了意识形态的理解和历史的含义,但“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还是把人们拉回到那段历史中。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驻英国使馆关于文化交流的新闻或文章中,仍然继续使用“大英博物馆“的中文名字。也许,它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已经被约定俗成使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