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耿倩 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我的第一件希思莉、Esprit、皮大衣、靴子,都是在那买的。”衡山路932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是1990年代到2000年代上海最红的商场之一,也是上海徐汇区地标性建筑之一。这里曾是引领上海时尚潮流的“天堂”,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以太平洋百货徐汇店为中心的徐汇区商圈更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8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这里,各个出入大门上都张贴了醒目的闭店停业通知,商场店铺前也都摆放着2—5折折扣不等的广告牌吸引消费者。不时有群众路过大门时驻足观看,唏嘘不已。“以前常听商场播放《宝贝对不起》这首歌,我的第一件艾格、第一个包包ELLE都是在这买的。这儿天桥可以通到对面港汇、美罗城,是下班后经常去一站式购物的好地方。”市民丁女士一边打量着门口的停业通知一边对记者说,“2015年有来逛过这家店,后面就再也没来过了,怎么突然就闭店了呢?”
张贴在大门上的闭店公告
根据上海太平洋百货7月31日发布的公告,由于与合资方的合作期限今年届满,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将于2023年8月31日营业结束后正式谢幕,终止经营。除了徐汇店,太平洋百货在上海开的另外两家门店——太平洋淮海店和太平洋不夜城店,也因租约到期分别于2016年底和2020年相继关停。也就是说,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的闭店意味着太平洋百货彻底退出上海市场。
“与合资方的合作期限今年届满”并不是太平洋百货选择关停徐汇店的真正原因。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向上海太平洋百货发送采访函问询,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不过有内部人士猜测,可能跟租约到期后续约金额上涨太多,双方谈不拢有关。
闭店倒计时
7月31日,上海太平洋百货微信公号发布公告称,由于与合资方的合作期限今年届满,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将于2023年8月31日营业结束后正式谢幕,终止经营,并于即日起开展大型主题感恩回馈活动,将开展大力度折扣的闭店清仓、会员积点兑换抵扣等促销活动。
在公告挂出的第一天,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打折清仓。商场每一楼层天花板都挂上了标有“四季商品3折起,化妆品优选品牌8折起”的“相伴30载,欢乐聚惠”的广告牌。
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清仓广告牌
在一楼化妆品区域,自然堂、兰芝等几家化妆品牌已经“人去柜空”。“这几家品牌在6月底就全部撤柜了。”伊丽莎白雅顿店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他的化妆品柜台都在打折,只是力度不同。我们店现在是全场8折的折扣,预计会在8月31日跟商场一起撤掉。”
旁边的香奈儿店员受访时称:“目前店铺不参加全场8折的折扣,但是买满1000元人民币返200元券。”MAC店员对记者表示,门店全场85折,折扣从7月31日开始到8月末结束,会在商场关闭最后一天撤柜。
而在一至六楼的四季商品售卖区,《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几乎每家店铺门前都摆放有醒目的2—5折折扣宣传牌,大部分门店从7月31日开始都在5折清仓甩货。EEKAMCLUB门店店员向本报记者介绍:“我们也是从7月31日才知道商场要在8月底关闭,为了快点清仓,部分衣服给出了5折的折扣。”百田森店员介绍称,打折清仓,全场鞋子全部一口价,买两双还能享受折上85折。
如此大的优惠力度使得以往门可罗雀的太平洋徐汇店一度变得门庭若市。一楼品牌鞋专区思加图店员一边帮助顾客试鞋一边接受记者采访:“这几天虽然是工作日,但顾客特别多。可能是接到清仓的通知了,所以大家都来了。但我们门店其实折扣力度不是很大,因为都是新款,折扣跟原来一样,只有部分鞋子有大力度打折。”
前来购物的消费者
但也有消费者特意过来重温一下青春回忆。“十几年没有来过了。”前来购物的万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以前年轻的时候经常来这儿,这可是当时引领潮流的地方。2000年左右在这买了台索尼的迷你VCD机,到现在发票还留着。现在我都50岁了,徐汇太平洋倒闭前再来看一眼。”
事实上,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成立于1993年,是太平洋百货目前在上海仅存的唯一一家商场。早在2016年底,太平洋淮海店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约。2020年,太平洋不夜城店也在租约到期后交还业主方。现如今,徐汇店的正式闭店也意味着太平洋百货彻底退出上海市场。
对于闭店的原因,上海太平洋百货在公告中指出,是因为“与合资方的合作期限今年届满”,但这或许只是表面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且已经在上海生存30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闭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华夏时报》记者向上海太平洋百货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有内部人士认为,上海太平洋百货关闭徐汇门店可能跟租约到期后续约金额上涨太多,双方谈不拢有关。业内人士分析,不少百货商场都是10年前签订的合约,而业内一般有10至15年租期。太平洋百货徐汇店位于上海徐汇区商圈核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显著,租金自然也不会低。
而该门店闭店的时间正好是其开业30周年,30年可以是3个10年合约,也可以是2个15年的租约。现在跟10年前的租金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租约一到期,业主方要求涨租金也是自然的事。很可能是因为业主方要求的新租期租金不满足太平洋百货徐汇店的要求,所以商场才选择闭店。
租赁模式下,太平洋百货与业主方发生利益纠纷,导致关店的案例实则不少。2011年,位于三里屯附近的北京太平洋百货盈科店就因为合约到期,而业主方要求的新租金过高,导致双方难以合作而闭店。同年,2009年才开业的北京太平洋百货五棵松店也因为业主更换,导致合作有变化而闭店。
更早之前,太平洋百货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店也差点关闭。据悉,主要原因是与业主合约到期,新租赁期的租金过高,在双方僵持一段时间后,最终以太平洋百货妥协收场,太平洋百货给予业主方高额租金而保留了春熙路店。
老、破、旧是关键
除了合约到期不再续约之外,商场形象老化、运营策略保守不变、入驻品牌缺乏吸引力以及竞争对手过于强劲,才是到了“而立之年”的太平洋百货徐汇店走上关门之路的主要原因。
经《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徐汇区太平洋百货入驻品牌缺乏吸引力,定位偏中老年群体。在五楼男装区域,九牧王、SCOFIELD这些老品牌男装陈列在商场,少有人前来光顾。四楼“精致生活”区域,入驻的也是艾特凡斯、春竹、芙罗迪、三枪、MIYAKO、斯琴等中老年品牌。而在三楼“都会少淑”区域,黛安芬、罗丝美、曼妮芬、那禾、华歌尔等大品牌吸引了众多中年消费者。整个商场唯一为年轻人打造的服装品牌在二楼,但在标榜为“新潮少女”的楼层中,不仅有萱语姿、ELAND、红袖、LILY、FIVE PLUS等新潮品牌入驻,还有售卖中老年服饰的饰怀、鹿皇羊等多个品牌。款式老、品牌旧是太平洋百货徐汇店的一个很大弊端,陪女朋友逛街的一位男性消费者边走边说:“这里的衣服如果款式太老,看不上,我们就过去港汇恒隆广场看看。”
同时,商场品牌价格还偏高。记者了解,商场三楼和四楼的女装店铺一件夏装原价基本上在几百元到1500元之间。就算是打了5折后也是400元至700元。而5折商品较少,大部分衣服是8至9折。
其次,商场生态十分单一。记者逛完整栋商场,发现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没有书店、没有网红店铺、没有新牌潮流店铺、没有引入首店、没有电影院。商场总共有八个楼层,一楼是化妆品、黄金珠宝、流行女鞋;二楼至六楼是男装女装、男士皮具、女士内衣、运动服饰等;七楼为厨房电器、寝室床品、美容SPA等;八楼为美食餐厅,但只有左庭右院和桂满陇吃饭的人比较多,其他的如新石器烤肉、椒房宴遇、沪粤轩这三家门店几乎没有人光顾。逛遍整个商场,受到年轻人欢迎的奶茶店也只有桂桂茶一家。
饭点的餐厅门可罗雀
另外,商场设施老旧、形象过于老化。乘坐太平洋百货徐汇店电梯,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年代感。不仅如此,商场整体装潢也已过时。据公开信息显示,太平洋百货徐汇店上一次改造,要追溯到2008年,彼时从硬件设施到外立面、整体风格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整,之后便再无大规模的装修。
重要的是,太平洋百货位于徐家汇商圈核心区域。这里因交通便捷坐落了多家各有特色的大型商场,如中高端定位的港汇恒隆广场、东方商厦、汇金百货,较为大众化的上海六百、百联徐汇商业广场,还有主打特色室内街区的美罗城,电脑聚集地百脑汇等。
跟不上时代步伐,又处于上海中心地段,再加上周围商场一个比一个多,竞争压力大,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太平洋百货徐汇店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新闻发布会徐汇区专场上,徐汇区商务委主任陈勇表示,加快徐家汇中心建设和太平洋百货、上海六百转型。令人唏嘘的是,存活了30年的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再无机会。
路在何方?
事实上,随着新消费潮流涌现,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推陈出新,像太平洋百货这样的传统百货商场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2016年底,位于上海淮海路商圈的太平洋淮海店宣布闭店。之后,物业持有方瑞安集团收回物业并对原址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升级。2019年5月,新天地广场在淮海路太平洋百货原址开业。在开业伊始,其首店比例就达三成,包括16家中国大陆首店和11家上海首店。
2020年,位于上海火车站地区的太平洋百货不夜城店因租约到期闭店。随后,嘉里建设集团表示,太平洋百货原址已启动焕新升级,将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打造具有全新形象与功能的精致商务空间。
不仅是太平洋百货在上海市场接连溃败,还有数不清的百货商场在上海接连倒闭。2020年,运营了17年之久的巴黎春天百货虹口店在疫情冲击之下关门结业;百联集团运营的百货品牌“百联东方商厦”嘉定店于2020年底正式结业;2022年,上海有超40家百货商场分别发文告别;2023年1月31日,在南京东路开了26年的置地广场也停止运营。
全国各地的百货商场日子都不好过。2019年,北京市知名的电子产品聚集地百脑汇闭店停业。2022年,经营16年的传统百货店——新世界百货成都店因经营战略调整,于2022年3月20日停止经营。
那么,传统老牌百货商场路在何方?
在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看来,百货商场遭遇寒流并非在一夜之间,这跟过时的经营模式有关。他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从上世纪90年代开端,我国的百货公司采用的就是由品牌商控制进、销、存进程的“品牌联营”形式。时至今日,这种形式依然成为我国百货业态的主流盈利形式。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商竞争的白热化,以及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电商等零售渠道的发展,品牌对传统百货的依赖性愈来愈低,百货公司单一渠道与经营方式的不确定性风险开始凸显,“去百货化”成为趋势。
在新零售背景下,传统百货行业必须进行转型。袁帅指出,转型是“向死而生、蜕变成碟”的过程,单纯靠关店之计不可长久。百货行业无论向哪个业态转型,首先要改变的是传统的经营理念,要回归到产品上来,变革经营模式。这要求百货行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做精准营销,而不是走传统的商业租赁与联营模式。
“当前,线上购物和电商平台的兴起使得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百货商场面临线上线下融合的巨大挑战。”湖南省新阶联金融投资委副主任韩言铭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传统百货商场要加强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体验,使消费者自由选择不同的购物方式。
与此同时,大型购物中心的崛起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传统百货商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创新与新兴品牌的吸引力使得一些传统百货店不具备竞争力,最终导致闭店停业。韩言铭建议,传统百货商场需要在入驻品牌、商品种类、购物体验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打造独有特色;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新的消费元素以吸引消费者。张雪峰指出,传统老牌百货商场可以与新兴品牌合作,引入新奇、有趣的品牌和产品,增加品牌多样性和吸引力。
近年来,租金成本的不断上涨对传统百货商场的盈利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不被时代淘汰,百货商场需要寻找更加合理的经营模式和渠道。张雪峰指出,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成本是关键,传统百货可以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商场也可以发展社交化零售,结合社交媒体和线下商场,提供社交化购物、体验分享和社区活动,增强顾客黏性和品牌认可度。
传统百货商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注重创新和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