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北保定多个受灾县市区启动募捐。

其中,据保定涞水县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2日,涞水县红十字会发出防汛救灾专项捐赠倡议书。

倡议书表示,7月29日以来,涞水县遭遇连续强降雨,特别是暴雨引发洪水,造成山区道路、电力、通讯中断,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恳请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克时艰,积极捐款捐物,携手共渡难关。涞水县红十字会承诺,所有接收到的捐赠款物将全部用于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确保专款专用,接受社会监督。 其中,救援物资范围包括瓶装水、便捷食品、消毒液、消毒纸巾等物品。

8月3日,涿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了关于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近日涿州市遭受洪水灾害,受灾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为助力涿州市防汛救灾,及时保障灾区群众的生活需要,涿州接受资金捐赠和食品、药品、各类生活及器材设备等物资捐赠。

涿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涿州市防汛救灾给予的深切关怀和大力帮助。我们将本着公开透明、高效运转的原则,将每一份爱心和善意及时用于防汛救灾工作,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保定市满城区红十字会也在8月3日发布倡议书称,自7月29日以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区遭遇罕见持续强降雨,本次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涉及范围广,多处桥梁、道路、电力、通讯设备遭到破坏,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受灾群众多,危害程度深,经济损失重,灾民安置、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保定市满城区红十字会向各乡镇、区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捐款捐物,踊跃奉献爱心,与受灾群众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满城区红十字会接受线上捐款,也接受饮用水、方便食品、药品等生活物品及应急物资捐赠。

更早前,保定市工商业联合会已于8月2日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市自7月29日至8月1日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强、大值中心多,导致部分县(市、区)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受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受灾地区紧急救援和转移安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由于灾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受灾地区提供援助(矿泉水、方便面、救生衣、药品等),各类捐助物资由保定市工商联统一调度安排,第一时间运送至受灾地区,用于受灾群众紧急救援、困难救助和灾后重建。

应急管理部:7月各种自然灾害共致160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47人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林草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地质灾害和干旱灾害为主,风雹、地震、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60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47人,紧急转移安置70.3万人次;倒塌房屋4300间,严重损坏8400间,一般损坏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1.8亿元。从灾害损失看,7月份为今年以来灾害损失最重月份,受灾较重的省份有福建、重庆、北京、河北、内蒙古等。

7月份自然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南北方局地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

7月份,全国共出现7次强降雨过程,累积面降雨量119毫米,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受超强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海河流域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发生编号洪水,京津冀等地多个蓄滞洪区启用。全国其他主要江河水位较常年同期总体偏低,有26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强降雨引发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7月上中旬,重庆万州、四川南充、陕西汉中等地受灾较重;7月中下旬,浙江杭州富阳区突发山洪灾害;7月底北京、河北多地受灾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总体上,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703.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42人,倒塌房屋23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57.8亿元。

二、初台登陆时间晚,超强台风“杜苏芮”对闽粤浙等省造成较大影响

7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3个台风生成,2个登陆我国。第4号台风“泰利”于7月17日、18日在广东湛江、广西北海两次登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常年初台登陆时间偏晚20天,造成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112.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6.1亿元。第5号超强台风“杜苏芮”7月28日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大,造成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等地29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避险和转移安置76.8万人,损坏房屋1.5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47.4亿元。

三、华北、东北等地旱情因降雨有所缓解,内蒙古中西部旱情仍持续

7月份,我国共出现2次全国型高温天气过程,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全国大部地区土壤墒情总体适宜,西南中部、西北东部、华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土壤中度以上缺墒。7月初,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中旬旱灾峰值时,431.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644.7千公顷。受7月下旬降雨影响,辽宁旱情解除,河北大部、内蒙古东部旱情有所缓解,但内蒙古中西部旱情仍持续。

四、东北、华北等地遭受强对流天气,局地风雹灾害影响较大

7月份,全国共出现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内蒙古、吉林、辽宁、山西等地受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影响较大。其中,7月6–10日,吉林延边、辽宁阜新等地遭受龙卷风、冰雹等,部分居民家庭财产受损,局地农作物出现倒伏绝收;7月18–20日,内蒙古、山西等地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局地农作物及设施大棚受损。风雹灾害造成64.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0.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五、我国大陆地区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森林草原火灾形势平稳

7月份,我国大陆地区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发生4.0–4.9级地震4次,均未造成明显灾害损失。此外,7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1起,多为雷击引发,起火地点以黑龙江和内蒙古为主;未发生草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