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北京西城区,中国人民银行总部。摄影:王玉/界面新闻。


据新华社7月25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周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易纲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务,任命潘功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任央行行长早有预兆。7月1日,60岁的潘功胜被任命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自出任央行党委书记以来,他已多次会见来访的外国财金政要,如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奥地利央行行长霍尔兹曼、美国财长耶伦等。周一,潘功胜还代表人民银行出席了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第28届行长会。随着潘功胜被正式任命为央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回归到党委书记、行长“一肩挑“的模式。

现年65岁的易纲在今年“两会”期间当选为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这也为其离开央行埋下了伏笔。

2018年3月,易纲接任周小川成为央行第12任行长。他在任的五年时间里,继续深化利率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稳步推进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强化了对金控公司的持续监管等。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易纲任内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表示,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标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LPR形成机制改革后,银行调整贷款定价方式,不再使用原来的浮动倍数方式,而改用在LPR基础上加减点的方式确定贷款利率。随着 LPR改革效果的逐步显现,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带动企业贷款利率下降。

除了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外,近年来央行越来越注重通过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方式支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为支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央行创设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贷款等等。通过将人民银行的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地挂钩,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复苏。

新冠疫情之后,人民币国际化重回公众视野,特别是今年以来, 人民币国际化捷报频传。3月,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宣布将直接用人民币 - 雷亚尔结算中巴之间的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达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2月,伊拉克央行提出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该国对华贸易,以此改善外汇储备。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再加速,不仅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且预示着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即将迎来历史机遇。

今年7月,易纲在《经济研究》发表的署名文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与经济金融稳定》中称,在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大幅变化的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简单跟随,而是坚持“以我为主”,自主性和有效性明显上升。在调控中充分考虑时滞等复杂因素,在做好逆周期调节的同时,注重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在收紧和放松两个方向都相对审慎、留有余地,货币政策始终运行在正常区间,实际利率与潜在经济增速大体匹配。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他说:“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有条件尽量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的利率,保持正常的、斜率向上的收益率曲线形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央行新掌门潘功胜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曾两度参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1993年,30岁的潘功胜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工商银行总行,历任住房信贷部副处长、计划财务部处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组织部副部长、深圳分行副行长,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股份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因工作成绩出色,2008年,被擢升为农行副行长,参与农行股改。

“我的职业生涯与国有银行改革进程密切相关。”2019年3月,潘功胜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孙冶方悦读会”举办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历程”分享会上回顾这段历史时称。

2012年6月,潘功胜进入人民银行任党委委员、副行长。2016年1月至今,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在此期间,他参与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中国债市对外开放、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6月8日,潘功胜在出席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时说,向前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上行的态势,而一些市场机构则预测美国经济可能面临温和衰退。同时,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走强较难持续,外溢影响有望减弱。总体看,我国外汇市场有望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

他强调,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市场运行呈现较强的韧性,市场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汇率避险工具更多运用,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的大幅提升,也大幅压缩了汇率风险敞口。而且外汇市场监管者面对市场的变化时,也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多年来,我们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外汇市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更加丰富。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分析师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尖锐问题是总需求不足,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放松。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市场研究部总监兼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还有适度宽松的空间,特别是三季度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此外,差别性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率等结构性政策工具、政策性贷款还有加力的空间。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表示,叠加到我国物价走势,预计下半年央行大概率至少降准或者降息1次,时点落在三季度的概率大于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