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遗憾可能正在成为历史。
据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7月20日消息,微信支付现已完成对国际银行卡用户服务的全面升级。即日起,境外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绑定外卡后,可支持在中国境内包括餐饮、交通、酒旅、商超等领域的绝大部分商户使用移动支付。同时,外卡用户也已支持扫码与被扫码、小程序支付、免密代扣、App内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7月21日,蚂蚁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支付合作伙伴,支付宝已经完成对境外用户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的服务支持。来自全球的运动员、游客,可以在全国使用支付宝享受购物、打车、坐地铁、游览景区等各种便捷服务。
微信公众号截图
亚运会开幕在其,移动支付领域的这次体验升级引发各界关注。
在海内外专家看来,包括微信支付在内,外卡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不仅可以让境外人士感受到一个更有烟火气的中国,还将在各领域产生“超越国界的连锁反应”。鲁乙己表示,“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旅客和商户,而且还巩固了中国作为移动支付方式世界领导者,以及全球金融科技进步主要贡献者的地位。”
外卡用户体验升级:小额、高频消费更便捷
7月20日,微信发布外卡用户移动支付体验再升级的消息,引发外界热议。
“我记得很多年前,很多访华过的欧洲朋友和商界人士等都非常渴望在中国尝试移动支付,但大多因种种原因作罢,他们很惋惜。”欧盟中国商会传播与调研主任梁淋淋在采访中表示,本次微信外卡服务全面升级,囊括境内大多数商户消费场景,帮助赴华境外用户群体跨越了一道的数字鸿沟,这无疑是非常具有“烟火气”的好消息。
观察者网注意到,自2019年起,微信支付已陆续支持包括Visa、Mastercard、Discover Global Network、JCB等国际卡组织发行的银行卡。此次升级的重点是全面开放商户网络以及绑卡流程优化。除了红包、转账等交易,境外人士今后使用移动支付可以覆盖绝大部分场景。绑卡更容易,同时还支持扫码支付、被扫支付、小程序支付等方式。
提高小额、高频场景的可及性,是此次升级的亮点之一。手续费相关规定可以佐证这一点。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国际卡组织等相关服务约定,用户持外卡交易需要支付每笔3%左右手续费。为支持外卡用户小额高频的消费需求,此次升级改造后,微信支付将为用户承担单笔交易金额人民币200元(包括人民币200元)以下的外卡交易手续费(具体信息以支付页面展示及相关公告为准)。
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趋势。
在整理有关资料时,观察者网注意到,多年前,中国入境旅游已经呈现出小众化、散客化、自助化趋势。但整体而言,在支付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现金消费比例高于全球5个百分点,刷卡消费只在支付金额较大的花费时,其他情况多用现金完成,数字化和便捷程度其实不够高。
由于一系列原因,过去国际卡受理网络也有局限,某种程度上,这导致它难以覆盖入境游客多元化的需求。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国国际卡年收单交易量超过5000美元的大商户占比为52%,远超其他国家;年收单交易量低于1000美元的小商户占比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图源《第三方支付行业国际卡业务的市场展望及利润增长点》
数据同时显示,在过去,中国酒店类商户交易量占比54%,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2%)。这从侧面表明:对外国友人而言,住宿、机票这样的高额、低频交易,其便捷体验尚可。但是想在街头巷尾买个小东西,体验一下地道的特色小吃,大多数时候还是得依赖现金。
和中国人随手随时扫码的便捷生活相比,境外人士还是有“落差”。
在业界看来,对国内外交流而言,此次升级是一大利好。
据梁淋淋介绍,欧盟与中国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平均每天往来的贸易额超过20亿欧元,催生双方之间庞大的人员往来交流。今年以来,随着中欧高层和民间交往不断深入,欧洲有涉华业务或者拟开拓中国市场的企业、商业协会等代表们纷纷安排访华行程,欧洲到中国的机票非常“火热”,除商业交往外,文化、艺术、旅游等方面往来也有恢复和升温迹象。
在梁淋淋看来,本次升级回应了赴华境外用户群体在中国数字化浪潮下,移动支付的“刚需”和“痛点”。梁淋淋认为,这将促进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用户,与庞大的中国数字市场创立连接。在中欧各界交流升温的背景下,本次外卡服务升级恰逢其时,它是中国市场持续对外深化开放的一个生活化例证,“是多赢且具有标杆意义的”。
境外人士在华支付,被困在了哪儿?
事实上,早在2019年前后,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在探索提升境外用户的支付体验。
不过相对而言,境外用户在华消费时,还是受到了一些限制。
以外卡支付为例。据《第一财经》报道,有接近某商户平台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平台在实际支付过程中,仅机票、酒店等部分业务支持此类支付方式,其他很多业务无法通过境外信用卡完成支付,主要考虑在于费率和安全问题。尤其对于单价较低的商品或服务,如果再叠加外卡支付的较高费率,会“很不划算”,平台对此往往会选择暂不开放外卡支付。
其他外部因素也限制了境外用户的体验。
例如受疫情影响,跨境交流有所减少。出于维护成本等考虑,境外信用卡在国内的POS机支付场景有所缩减;伴随着线上支付走进街头巷尾,很多线下小店在现金找零等方面也没有以前方便;持外国护照在境内开卡较为困难,但很多时候,用户支付时需要绑定境内银行卡,使用人民币支付……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Luigi Gambardella)对此深有体会。他在采访中表示,“那些没有中国银行卡的外国人别无选择,只能在中国使用国际信用卡。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银行卡并不容易申请。我到访中国许多次,每次遇到不接受外国信用卡的情况,我不得不携带现金进行支付——例如使用出租车服务。”
多年来,一些国际人士反映,由于国内现金使用场景变少,在会场、酒店之外面临“消费难”。
这个问题得到了各界重视。此前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相继发布指导实施意见,提及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高游客消费便利性,明确指出鼓励境内支付服务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与境外发卡机构合作,为境外游客提供移动支付业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截图
201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坚守“支付为民”,并提出坚持普惠宗旨,着力服务民生领域,不断提升境外人员在我国境内的移动支付服务便利化水平。此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产品,加速推进相关服务。
几乎发生在同时:支付宝联合上海银行推出“TourPass”小程序,外国用户只需通过身份认证,并绑定自己的海外银行卡给一张上海银行的电子“消费卡”,即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线下扫码支付;微信支付开始支持境外用户绑定国际信用卡后在部分试点商户进行消费,比如12306购票、滴滴出行、京东、携程等。
今年9月底,亚运会即将在杭州召开。移动支付行业此次迎来全面升级,有助于缩小境外人员支付“落差”,方便更多人赴华交流。据报道,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中国银联旗下的云闪付也正在积极探索,有望借亚运会推出全新功能,方便境外人士入境后使用线上支付。
志愿者备战亚运会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微博截图
“一部手机”畅游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鲁乙己看来,移动支付、外卡支付升级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外国友人感受一个有烟火气的中国。在接受采访时,鲁乙己多次表示,中国向国际用户提供更多元的移动支付,这一选择的转变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与西方市场不同,中国实际上跳过了信用卡支付时代,迅速进入了无所不在的移动支付环境,”,鲁乙己表示,二维码支付方式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向无现金社会的转变。小至街边摊贩大到大型购物中心,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微信等途径向商家无缝地进行付款。
一位市民在扫码付款 图源新华社
鲁乙己表示,此次升级后,外国游客无疑也将从这种便利中受益。这也将使那些此前不接受外国信用卡的中国商家受益,他们可以从外国消费者身上,获得更多的销售额。鲁乙己认为,腾讯与主要卡组织的协议将使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商户特别是中小企业,撬动更大的国际购买力。
或许鲁乙己所言非虚。
世界旅游组织(UNWTO)最新《世界旅游晴雨表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个月国际旅游的游客人数预计为2.35亿人次,是2022年同期的两倍多。可以猜想的是: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和更舒适的支付体验,可以助力中国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和民族文化相关的产业释放优势。
这将推动中国在全球出境游的反弹趋势中受益。
《世界旅游晴雨表报告》今年第二期封面
对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产品而言,可能这也是一波借助科技“出圈”的机遇。谈及未来,鲁乙己认为,外卡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升级,可能会产生超越国界的连锁反应。例如它有可能鼓励更多外国商家在海外采用微信支付等支付平台,以满足全球顾客在商家所在国的消费需求。
让国际游客“一部手机”畅游中国,本身也是中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的一种表现。
鲁乙己表示,将国际信用卡与微信支付账户关联起来,看似步子不大,却是进一步拉近中国人民与外国人关系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它反映出中国对实现金融的普惠性和可及性的进一步承诺。“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旅客和商户,而且还巩固了中国作为移动支付方式世界领导者,以及全球金融科技进步主要贡献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