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极端天气下,脆弱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包括年幼的婴儿和老年人;户外工作者以及高温下暴露更多的人也容易导致症状。因此,高温天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世界正处于酷热之中。

今年进入夏天以来,亚洲、欧洲和美国都面临着极端酷暑天气。

热浪也席卷了首都北京。截至7月18日中午,北京已经连续27天遭遇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长高温线,打破2000年曾创下的26天连续高温。

官方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0年间,北京平均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的天数为10.6天。

高温以多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暑。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发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长时间处于高温下,人体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人就会中暑。

医学上,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通常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最常见的中暑是热衰竭,也称“虚脱”,包括头晕、头痛、发抖和口渴,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而且通常并不严重,只要患者在30分钟内降温即可。

最严重的中暑情况是热射病,通常是指身体核心温度超过40摄氏度。这是一种紧急身体状况,症状包括呼吸急促、精神错乱或癫痫发作以及恶心,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长期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有数据称,热射病的死亡率超过50%。相关媒体日前就报道,北京一儿童因热射病被送院插管治疗,120提示:儿童中暑更危险,应对热射病引起重视。

全国其他多地中暑致命事件也频发。深圳卫健委7月15日官方通报,当地12天内已热死2人,60人被“烤”晕;另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统计,7月以来医院接诊抢救重型热射病人共8例,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但也有个别年轻人。经抢救后,1例好转出院,3例仍在抢救室留院观察,4例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专家建议,如果有人发生中暑,要立刻脱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将中暑者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此外,补水也非常重要。当人有意识时,可以适当补给清凉饮料,如运动饮料,但不可补充过多水分,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

在极端天气下,脆弱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包括年幼的婴儿和老年人;户外工作者以及高温下暴露更多的人也容易导致症状。因此,高温天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此外,有基础疾病的人,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在极端酷暑天气下也会增加风险,高温会加剧这些疾病的程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在7月19日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中提醒称,尽管老年人等脆弱群体更容易受极端酷暑天气影响,但年轻人也要引起重视。例如在南京,就有一名男子在户外长跑5000米后中暑入院抢救。

根据《柳叶刀》2021年的一项研究,全球每年约有近50万人因过热而死亡。去年夏天,欧洲可能有多达61000人在热浪中丧生。

一些气候风险学家将热浪称为“无声的、看不见的杀手”,虽然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但会引发其他的自然灾害,例如山火等,从而造成空气污染,引起对人类健康的长期损害,例如身体器官炎症或组织损伤。

多项研究还表明,高温会对孕妇造成影响,并导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和早产。

极端高温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风险,例如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增加车祸和溺水事件的风险。

极端气候近年来几乎已经成为常态。专家呼吁在高温天气下,增加对包括老年人和孤立人群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关心。一旦发生中暑的情况,一定要立即进行专业护理。

如何判断中暑症状是否严重?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认为,如果有胸闷、憋气、出大汗、乏力、头晕等症状,意味着是中暑先兆,应该脱离高温环境,给予降温;而当患者体温升高,伴有意识状态改变,或有脱水症状,意识淡漠、呕吐腹泻等,应该尽快送医院。

此外,预防中暑尤其重要,外出应做好防护,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运动也要避免中午或者午后等暴晒时段;及时补充水分以及充分的睡眠也有助于预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