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名美国官员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天警告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华盛顿将追究黑客对美国政府机构涉嫌违规行为的责任。消息没有提及王毅的回应。


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会面。这是两人一个月内的第二次会晤。


据法新社消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雅加达与王毅交谈时明确表示,任何针对美国政府、美国企业和美国公民的行为都令美国深感关切,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说,布林肯提到了最近这些新案件,但没有具体说明布林肯是否直接指责中国卷入了这起网络入侵事件。

据微软本周报告,一群中国黑客出于间谍目的侵入了美国近 25 个组织与机构的网络系统。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国外交最高负责人王毅是在东南亚国家联盟谈判间隙会面,此会面距离布林肯罕见访问北京还不到一个月。

消息没有报告布林肯与王毅会见形式以及持续时间。

尽管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掀起了新一轮外交接触,但美国未能说服中国恢复两国军队之间的沟通,这被视为防止美国与中国对峙升级为全面冲突的关键。

据另一位美国官员表示,布林肯“强调我们有责任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包括我们两国军队之间的沟通渠道”。 据布林肯称,“我认为这样做很有紧迫必要。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法新社说,中国要求美国取消因向美国对手俄罗斯购买武器而对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实施的制裁。

美国官员们表示,布林肯还与中国讨论了解决芬太尼毒品问题的方法。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在美国导致毒瘾泛滥。

布林肯雅加达会王毅:保持开放沟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周四(7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会议间隙会面。

两人在雅加达一家酒店的会议厅对媒体亮相,在中美两国国旗前握手。两人随后举行了会谈,但会后没有对到场记者发表任何评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稍后对记者表示,此次会晤是"坦诚和富有建设性的","是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旨在表明美国在一系列议题中的利益所在,并通过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竞争"。

法新社援引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报道,布林肯在会谈中强调了美中两国恢复军事沟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还对黑客行动提出警告,称对任何针对美国政府、公司和美国公民的行动,美方都将采取适当行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秦刚因健康原因缺席

这是布林肯与王毅一个月以内的第二次见面。布林肯在6月中旬访问了北京,成为近五年来首次访华的美国国务卿,他当时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和外长秦刚。

这次东盟会议原定是由中国外长秦刚出席。但中国外交部表示,由于秦刚的"健康原因",由王毅代为出席。

在布林肯访华后,美国财长耶伦上周也访问了北京。另外,美国气候特使克里也将在未来几天访问中国。不过迄今为止,美国仍未实现与中国军方恢复对话的关键目标,而对话被视为避免对抗的关键。

一段时间以来,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因为一系列问题日趋紧张,这些问题包括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强硬的态度以及美国对先进半导体出口实施的全面限制等等。

王毅会见布林肯:要求美停止对华经贸和科技打压,取消对华非法无理制裁

新华社雅加达7月13日电(记者余谦梁 汪奥娜)当地时间7月13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王毅说,国务卿先生上个月访华时,习近平主席就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提出了重要战略性、指导性意见。双方通过深入坦诚沟通,达成一些共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回巴厘岛议程,朝着校准中美关系这艘巨轮的航向迈出重要一步。下步的关键就是拿出实际行动,争取两国关系重回正确轨道。美方需要反思导致中美关系陷入严重困难的症结所在,需要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转化为具体行动,更需要把拜登总统多次作出的一系列承诺切实落到实处。

王毅表示,双方要从具体事情做起,坚决阻止“灰犀牛”,妥善处理“黑天鹅”,彻底搬掉“拦路虎”,为中美关系的稳定积累条件、排除干扰。美方应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拓展外交安全沟通渠道,提升沟通实效,畅通人文交往。

王毅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不得肆意干涉中国内政,不得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对华经贸和科技打压,取消对华非法无理制裁。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应尊重地区国家努力,支持东盟中心地位,避免将争议和复杂因素引入区域合作。

双方还就开展亚太、海上事务磋商等进行了积极探讨。认为此次会晤是坦诚、务实、建设性的,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王毅再晤布林肯,气氛已非“慕安会”那般紧绷



直新闻:中央外事委办公室主任王毅刚刚在参加东盟外长会期间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见,今天中美两国媒体也密集报道,驻美大使谢锋罕有地到访五角大楼,管先生,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王毅在雅加达会见布林肯,这是国际媒体的一个普遍预期,之前路透社、雅虎新闻、CNN等美西方主流媒体,都已就此作了预告。这是中美两国主管外交事务的高官不到一个月内的再次会面,也是中美高层交流互动的延续,我们也知道,财长耶伦上周刚结束四天访华行程,这个周日美国气候特使克里,也将访华,今天商务部发言人在回应媒体提问时还谈到,对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持开放态度。

王毅与布林肯上次见面是在北京,甚至按照路透社的说法,在布林肯两天访华行程的一系列会见中,与王毅的会谈,可能是气氛最紧张交锋最激烈的一次。但论紧张程度,与今年两人首次面对面,也就是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的那次会晤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美国不惜代价歇斯底里出动最先进战机射导弹击落中方气球没多久,按照美媒说法,布林肯在发起会面动议后,甚至一度动过要出面“堵人”的念头,美方执着于硬要见面,才有后来王毅在场外的“应约会见”。所以这样看来,王毅与布林肯的最新会见,属于可预期的常态化互动,也是中美关系现状的某种折射。

但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王毅与布林肯会见常态化的映衬下,中美军事交流中断,特别是防长至今无法交流对话,就显得更加突兀,这恰恰正是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到访五角大楼,与助理防长拉特纳对话的看点所在。一句话,五角大楼确实坐不住了。我注意到,描述谢锋的五角大楼行程,美媒用得最多的两个前置词,是rare,是uncommon,罕见,不寻常。但解铃还须系铃人,中美防长无法对话交流,症结何在,美方对此难道没数吗?谢锋在美发表的首场面向公众的政策演说对此讲得很清楚,中国有句话叫“心诚则灵”,对话合作要相互尊重、结果导向。一边把对方放在制裁名单里,一边要求对话合作,这是不可接受的。为了对话而对话,谈归谈,做归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适得其反。相信在与拉特纳的最新会晤中,谢锋也会再次重申中方的这一原则立场,对中国防长的不合法不合理也不合宜的制裁,必须废止,美方必须要纠错填坑。



直新闻:德国联合政府周四通过并发布了所谓对华新战略,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对德国这份国别战略文件,英国路透社给了两个前置辞,所谓承诺已久,也是延宕已久,这实际上也代表了美西方对此议题的关注视角,而国际政治期刊执行主编海明·霍夫(Henning Hoff),则将这份战略称为德国政府业已成形、修正规则的所谓“去风险”方案。

德国三党联合政府起航之初,“红绿灯”执政联盟得以实现的协议前提之一,就是总理朔尔茨所承诺强调的,要全面评估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要就与中国如何打交道拿出系统办法。重新评估拟订对华战略的国内外背景是,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去年中德贸易总额高达2450亿欧元,折合超过人民币18000亿元。作为全球可数的出口大国,德国去年对华出口额已占对外出口总量的8个百分点。按照《经济学人》统计,对德国市值最大的15家上市公司,中国市场的营收贡献度更高,超过10个百分点。

就外部环境而言,欧盟也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牵头推动下,正制订新对华战略,现在美西方叫得山响的所谓“去风险,不脱钩”,即“de-risk, not decouple”,最先倡导的“专利权”,也是记在冯德莱恩名下,而她本人就是德国人。此外,欧洲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也让德国对所谓地缘政治风险有了更大的危机与紧迫感。举例而言,去年俄乌冲突打响是在2月24日,三月间德国在俄投资多年的宝马与大众汽车就撤资退出了。同时,对华政策协调与调整,也是美国持续对欧施压的一个方向,美欧就中国方向进行的跨大西洋政策对话会,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已进行了好几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联合政府出台对华新战略,是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塑造的结果,也是三党联盟相互施压叫价达成的政治妥协。当然在此过程中,最应也最值得重视的无疑是业界声音。就在柏林政府发布中国战略前一天,德国工程与产业协会VDMA发布声明,协会主席卡尔·豪斯根(Karl Haeusgen)声明强调,必须确保柏林政府不能对出口业务实施干预,不能致力“孤立中国”。



直新闻:那么你分析,这份德国产业界的声明释放了何种信号?德国实施新对华战略,对德中关系有何影响?

特约评论员 管姚: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公开表示,制定对华新战略意在“去风险”,要以多元化来抵消“过度依赖”。但正如大国总理在达沃斯夏季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一针见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从未改变,所谓降依赖、去风险根本是伪命题,应该由企业作出判断和选择。德国VDMA协会的最新声明,无疑是对李强总理观察结论的再次佐证,是来自德国产业界基于现实世界与正当权益的判断抉择。为什么强调不希望看到政府之手对于德企出口的过度干预,因为这是对产业链供应链乃至全球市场的人为扰动。为什么不希望看到所谓“孤立中国”, 大国外长秦刚在访德期间,当着绿党女外长贝尔伯克的面,说得再清楚不过: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中德、中欧双方都应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契约精神,保持相互开放,不要把正常的经贸投资合作政治化,不要人为干预市场行为。至于何为中德关系中的真正风险,李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外访行程的第一站,也是选择了德国,他在与德国产业界对话座谈时,有一个传播极广、全球刷屏的观察金句,对此作出了最佳诠释: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当然,我前面也提到,德方所谓最新涉华战略,也是“红绿灯”执政联盟政治妥协的结果,这也是这份战略一再推迟发布的原因所在。联合执政的绿党目前占据外长及经济部长两大内阁要职,而其在经贸议题上持相对强硬的立场,对华战略中对出口管制的考量,对于德企对华投资及所谓敏感技术与管理的输出限制,一定程度上也是绿党推动的结果。所以,未来这份战略文件多大程度上会形成具体政策,恐怕需要长期追踪观察,不排除业界会有持续的反弹,甚至在执政联盟内部,也会有进一步的摩擦碰撞与博弈。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