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2020年11月,陕西汉中,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在完成最后的截流工作)
从底部洞穿秦岭山脉,将汉水引入渭河流域,实现长江与黄河“握手”……这个超级工程即将成为现实。
近期,引汉济渭工程的“水龙头”——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式投产运行,随着下闸蓄水按钮启动,汉江发源地附近的水被引入关中,解决渭河两岸城市群1400多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破解关中地区的用水瓶颈。
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身上的调水工程不止“引汉济渭”,它还肩负着南水北调(中线)、鄂北调水的使命,让约1亿人“解渴”。《汉江的身世》一书中提到,以上三项调水工程相加,汉水在丹江口水库坝上每年被调走的水量总计近110亿立方米,接近入库水量的三分之一,至于远期更是达到40%。
这条流淌在中华腹地的河流,滋养着上游的陕西,下游的湖北,还哺育着远方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
而在解决区域发展缺水之困与优化水资源配置之间,还有一道更大的平衡题。
一、“解渴”关中
被称为“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是块干涸的平原,陕西省内常年降雨量极少,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在“以水定城”的原则下,水资源成为陕西发展的一大掣肘。
上世纪90年代,《汉水的身世》作者袁凌在西安上大学,“缺水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他在书中回忆,大学宿舍楼一年四季三层楼以上全部停水,一楼每天也只有短短的时间通水,厕所传来的臭味一直在走廊飘荡。
有数据显示,陕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23.3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48%,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21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974立方米,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其中,71%的水资源分布在陕南地区。而陕北人均水资源量721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重度缺水标准;处在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是只有347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
从时间上看,70%的地表水量集中于汛期的几个月内,且多以高含沙洪水出现,加剧了缺水矛盾。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水资源情况决定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由于水、电等资源的严重短缺,诸如西安等地区多次错失布局制造业的机会。
过去十年,西安人口增长近两倍,建成区面积扩充三倍有余。随着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缺水情况将更加严重。对陕西而言,“引汉济渭”工程的治水地位,堪比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治水”,是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汉水的身世》中提到,为让关中地区“解渴”,陕西一开始取的是汉江两条支脉的水,让其跨过秦岭,补充秦岭以北的水库。但调取支流的水量,明显不足。2008年之后,“引汉济渭”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2014年,“引汉济渭”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于2018年开工建设。随着去年初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今年7月“水龙头”下闸蓄水,汉江水将开始真正哺育关中人民。
图片来源:陕视新闻
据此前估算,通过15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引汉济渭”工程每年可以遏制地下水超采量2.58亿立方米,可以退还被挤占的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2.5亿立方米,受益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400万人,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当汉江水进入关中后,与本地供水网络融合,形成稳定、高效、互联的供水网络体系,将为整个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水动力”。
二、哺育北方
作为长度最长的“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上的大型调水工程,除了陕西省内的“引汉济渭”,还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湖北省内的“鄂北调水”工程。
陕西是汉江发源地,到汉中之前被称为“汉水”。再往下就来到湖北,在武汉的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引汉济渭”相当于陕西境内“南水北调”,而全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同样是在汉江取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
2014年底,陶岔渠首闸门开启,汉江正式开始向北方输水,哺育整个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地,一批河湖也获得生态补水。
袁凌说,若是乘坐京石高铁,会在北京西郊芦沟桥南边看到一大片水面,那是大宁水库。原本一条干枯的泄洪道,后来贮存了从汉江丹江口调取过来的水,是“南水”进入北京的第一站,“到今天,北京市民打开厨房水龙头,每一滴水中都有70%来自汉江,而在天津则是全部”。
汉江清澈的水质、丰沛的水量,实现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的设想。
国家水利部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90亿立方米。截至2022年7月2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地区调来黄河一年的水量,工程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2014年湖北省内也启动“鄂北调水”的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坝上取水,途经襄阳、随州,最后进入孝感王家冲水库,横穿鄂北丘陵——俗称“旱包子”的地带,为沿线的鄂北平原“输血”,灌溉耕地,满足482万人的用水需求,每年调水7.7亿立方米。2021年初,这项工程正式建成,全线通水。
不过,如果对比来看,这条撑起三大调水工程的支流,其实水量比众多长江一级支流都要贫弱。汉江全流域年均径流量为577亿立方米,比湘江少220亿立方米左右,比嘉陵江和赣江少100余亿立方米,只略高于乌江。
也是因此,央视导演夏骏第一眼见到汉江,第一感觉不是壮观或美丽,而是“太小了”。再联想起它哺育着北方多个省市的现实,在纪录片《汉江》中,相比黄河的激越、长江的雄浑,“第三条母亲河”只是“安静地流淌、默默地付出”。
三、供水补给
但自然有了一些计划之外的变化。近年来,在“厄尔尼诺”等天气影响下,南方降雨减少,原本并不缺水的汉水,出现罕见的枯水期。多种原因交织,汉江流域的水量不胜以往,甚至开始影响汉江中下游地区一些城市的用水问题。
根据古代文献记述,过去汉水到了下游,由于地势低平四下漫溢,河湖难辨,甚至与长江水相互顶托形成巨大的云梦泽。袁凌发现,“到了现代,情形却反了过来”。汉水中下游两个相距100多公里的水文站,靠上游的测得年均径流量为327亿立方米,靠下游的水文站测得数据少了35亿立方米,河道越来越窄。
为给丹江口水库和汉江中下游寻找“供水补给线”,“引江济汉”“引江补汉”“引嘉济汉”工程又相继实施或纳入构想,即从长江荆州段、长江三峡库区以及长江支流嘉陵江引水入汉江。
“引江济汉”“引江补汉”工程,将让汉江和长江之间形成一个四边形的循环,水流也变成汉中有江、最终又归于江。若“引嘉济汉”实施,则会组成一个包括长江、嘉陵江、汉江在内的更大循环。加上“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汉水将从一条传统意义上的河流变成一幅水网,横跨东西南北。这在世界的大江大河中,也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我国的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不久前发布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到,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解决水资源空间失衡问题,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亦提到,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袁凌在汉江走访过程中发现,因为汉江的水与其他水域交织,这条“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大河”,也不复往日的清澈。这也提醒我们,水资源,是地区发展最大的刚性约束,节水、惜水、护水,始终是第一要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