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获奖作品的作者弃奖。
7月11日,另一幅大赛获奖摄影作品的作者王先生(化名)在社交平台个人主页发声明称,申请放弃自己的获奖资格。他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组委会已接受了(弃奖)申请。”随后,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大赛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截至发稿电话没有人接听。

▲相关聊天记录。
王先生在社交平台个人主页发表“声明”称:“面对《运河魅影》这组技艺高超的摄影作品,我自知自己艺术成就不足,不配与之共同获奖,所以宣布取消我的获奖资格,退还奖金,销毁证书,以表有愧自己这些年对于摄影艺术与审美的理解!”他还在个人主页展示了自己与主办方工作人员沟通的截图以及销毁的获奖证书的照片。7月11日,上游新闻记者通过个人主页私信功能联系王先生,他告诉记者:“目前组委会已接受我放弃获奖资格的申请。”

▲《运河魅影》。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王先生对《运河魅影》作品获奖持有异议并非个案。7月11日,上游新闻记者在第三方社交平台检索看到,“运河魅影”已成一个热点话题,“拍照的时候碰了一下三脚架,照片就成这样了,想知道这能获奖吗?”有人很淡定:“《运河魅影》好像还不如我拍的这组《马路魅影》。”更有人质疑称:“这是什么高级的艺术形式,还理解不了了。”
对于社交平台上的这些声音,王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模糊也是一种摄影创作技法,国内外都有摄影师运用得很好的。如果主办方能对此作出解释,自然是最好的,大众也非常期待主办方的解读。”随后,上游新闻记者致电主办方之一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截至发稿前电话没有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