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热!全球平均气温“连2天破纪录”,专家:6周内还会创新高


日本名古屋高温炎热,街头民众手持小电风扇。(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全球平均气温3日来到摄氏17.01度,成为1979年有纪录以来最高温,4日又上升至17.18度,连2天创新纪录。但专家警告,由于全球暖化和圣婴现象发威,未来6周内气温还会多次飙出新高。

根据CNN,2家气候追踪机构数据显示,本周全球气温达到史上最高。全球平均气温3日达到摄氏17.01度,为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1979年统计以来最高温,4日进一步攀升至17.18度,此前最高纪录则是2016年8月的16.92度。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也在推特发文指出,3日全球气温创下该机构纪录新高。

然而,这项纪录今年可能还会多次被打破。美国研究团体“柏克莱地球”(Berkeley Earth)首席科学家豪斯法泽(Zeke Hausfather)4日预测,未来6周内可能出现更高温。

尽管这只是初步的全球数据,仍突显全球暖化和圣婴现象加乘之下,世界升温速度有多快。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迁与环境研究所(GICCE)气候科学高级讲师奥图(Friederike Otto)坦言,“这种纪录并不值得庆祝”,因为北半球的夏季还没过完,且圣婴现象正在发威。

高温带来毁灭性后果,美国德州和南部地区6月下旬遭遇一场恐怖热浪,且湿度极高,而墨西哥3月以来的高温已经造成至少112人死亡。印度比哈尔邦也遭热浪袭击,至少44人丧命。

英国国家气象局(Met Office)也称,今年6月是1884年有纪录以来最热,平均气温15.8度,高出先前纪录0.9度。极端气候首席研究员戴维斯(Paul Davies)指出,除了自然变异以外,人类引发的气候变迁导致地球大气变暖,也提升高温创纪录的可能性。

随着气候危机加剧,科学家明确表示,破纪录热浪将会愈趋频繁且严重。奥图指出,全球平均气温新高敲响警钟,“这代表我们现在就必须停止燃烧化石燃料,而不是几十年后”,因为温度看似只是数字,却危及许多人和生态系统存亡。


2023年6月29日,北京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游客顶着高温在故宫拍摄汉服古装艺术照。(视觉中国/图)

2023年夏天的北京,风是燥热的,仿佛身处一个巨大的空气炸锅。

类似的精妙比喻还有:马路像开了地暖;人像火炉里的烤土豆;户外像颗刚煮熟的鸡蛋,碰哪都烫。

气象数据破了纪录。2023年6月,端午节附近,代表着“北京温度”的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三天最高温突破40℃。端午节当天下午两点,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气温达到41.8℃,成为全国“热极”。7月,北京市气象台在5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到6日升级为红色预警。

不止北京,整个华北都经受“烤”验,被称为避暑胜地的承德气温也一度超过40℃,成为“全国第一热”。

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调侃:一位网友的手机贴膜被热得翘了边;一位游客的两只鞋底在故宫被地面烫得脱了胶;有人脚不小心从拖鞋里滑出来,被柏油马路烫了一个水泡;有人在户外喝了一口冰奶茶,2分钟后再来喝第二口,吸管热得像刚刚被人嘬过。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2023年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而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最热一天”的纪录将会不断更新。北京的高校里,学者们穿着全套正装,在开足冷气的房间里讨论气候变化和碳中和。

对于很多公众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比较热的夏天罢了。这个超大城市的运转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地铁还是一样的拥挤,景区内还是人山人海,只是一名北京导游人生的最后导览经历,因为中暑而永远地留在了颐和园。



2023年6月23日,在北京天坛公园,一位游客用手提纸袋抵挡强烈的阳光。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图)

7:30,动物园,28℃

盛夏的北京,早晨的气温依旧宜人。

北京动物园的大门在7点半打开。最早一批入园的游客,才有聆听长臂猿歌唱比赛的资格。9点钟左右,开餐时间到,大多数动物们进入一天中最活跃的状态。

作为灵长类的哺乳动物,人类也怕热。7月1日,周六,动物园的人流量在上午达到了一天中的顶峰。冰柜里的矿泉水卖到5元/瓶,消费者还是排起了长队。

与许多景区一样,北京动物园也做起了文创雪糕的生意,花上35元,可以买到一根白色大熊猫、卡其色长颈鹿或是巧克力色大象。雪糕的造型确实可爱,但留给游客拍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它们的高颜值在酷暑下撑不了多久。

入园处黄金位置卖雪糕的工作人员观察到,雪糕卖得最好的时间段并不在最热的天气,而是午后下完雨刚放晴的那阵,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动物进入午休模式:平时活跃的猕猴,能走绝对不跑,只有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不惜体力地蹦蹦跳跳。拥有大长腿的水鸟彼此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享受着笼舍顶部喷淋下来的“雨丝”,在有限的空间内,捍卫自己的一小片花洒。狼、赤狐、猎豹这些肉食类动物躲在阴凉处呼呼大睡。



2023年7月1日下午,游客在动物园拍照。活跃的猕猴躺在地上。(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两种保护动物——北极熊馆压根没开放,这位老家最远的家伙,躲在开着空调的内舍里,还能享用冰西瓜和冰小鱼。大熊猫也有空调和冰块,还有最高的关注度和最热情的粉丝。有人拍到,大熊猫“萌二”坐在冰块上降温,屁股被冰块粘住了,场面尴尬。

6月23日,北京市时隔九年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北京动物园宣布,为了确保动物福利及健康,动物园将所有连接室内室外的串门打开,动物可自由出入。其实北京动物园并不仅仅在高温红色预警时才这么做,志愿者说,夏季串门常开,但即使内舍的温度低,许多动物还是愿意待在外舍,因为这里通风条件更好。

当了多年“北漂”,一些动物已适应了北京的气候,一些动物是“园二代”,甚至从未体会过“祖籍地”的天气。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数据,北京动物园依然排在端午假期接待量的第三名,接待了11.54万人次。前两名是颐和园和天坛公园。

8:30,地铁站,29.1℃

高温下的动物拥有休息自由,但人依旧要工作。繁忙的北京地铁,承载着打工人的疲惫。

入夏后,除了首都机场线,所有地铁线路都启用了强冷、弱冷双温车厢模式。部分线路还加装了倍增风机、改造送风格栅,并在地面车站新装上风扇。

大部分通勤的乘客并没有条件或体力选择车厢。走过漫长的换乘路线后,换乘出口附近车厢的人流往往最多。多走几十米寻找不同温度的车厢?没有必要。能挤上地铁才是优先需求。

更何况,在人挤人的早晚高峰,最强劲的空调可能也压不过人体散发的热量。北京日报的记者拿着温度计实测发现,早上8点半,地铁二号线阜成门站,强冷车厢里的温度仍高达29.1℃;晚上7点,地铁1号线强冷和弱冷车厢的温差只有0.1℃。



2023年7月1日下午,游客在动物园地铁站席地而坐,以躲避户外的高温。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游客才更有时间在强冷、弱冷的地铁车厢中选一选。

高温并未阻挡人们来到这座城市旅行的热情,端午假期,北京各个景区人头攒动,北京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326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61%。环球影城的4D过山车项目、著名的“哈利·波特与禁忌之旅”排队三小时,不少勇敢的“魔法师”依旧穿着厚厚的黑色斗篷拍照。

故宫、天坛等北京古建筑,开阔的广场气势恢宏,却不利于避暑。几百年历史的石砖反射着烈日,体感温度比气温更高,带来了“无遮无挡的热”。游客很难再保持体面的形象,脑门上贴着退热贴,手里拿着小风扇,紧皱眉头以适应刺眼的阳光。



2023年6月23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在北京天坛公园,出行的游客撑伞抵挡强烈的阳光。(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图)

一位广州的游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北京和南方的热相比,“是干蒸和湿蒸的区别,各有各的难受”。

高温之下传来令人悲伤的消息。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北京一名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中暑,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中暑有程度之分,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患者体内温度极高,有人内脏器官犹如被蒸煮过一样。

看不见的健康危害还有高温下的臭氧。臭氧可引发呼吸道系统疾病等,浓度常在夏季高温天升高。端午节假期,北京中午数小时内的空气污染指数(AQI)均达到“轻度污染”级别。整个6月,京津冀及周边城市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4.8%。

10:00,医院,35℃

高温天气里,医院的急诊科比平日更加繁忙。

7月2日,南方周末记者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看到,挂号、缴费处排起长队,导诊台的护士几乎没有闲暇的空档,输液区躺满了病人,抢救室外患者的家属坐立难安,看到里面出来的医生,连忙上前询问。

据北京日报消息,最近,朝阳医院急诊科每天都会接诊十余名不同程度中暑的患者,中暑病人正呈明显增多趋势。一位医生说,6月北京较往年提前迎来高温,受此影响,病人也扎堆出现在急诊室。

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变化相对不敏感,但他们是受高温影响最显著的群体之一。北京广播电视台报道,近期朝阳医院急诊就诊人群半数以上都是超过60岁的老人。疾病并不一定表现为中暑,有的表现为高温加重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基础病的急性发作。

一位医生向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介绍,有一位93岁的独居老人,舍不得开空调甚至电扇,她在家中中暑后昏倒,许久后才被家人发现并送到医院。另一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当天气温超过37℃,老人还没有及时补水,在外面待了一天一夜后,老人昏迷在街头。

据柳叶刀倒计时亚洲区域中心数据,65岁以上人群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2021年中国热相关死亡中,有76%为65岁及以上老人。

12:00,网约车内,25℃

饭点到了,丰台区花乡一个停车场,管理员杨大爷最近的工作餐多了一碗绿豆汤。

值班的小岗亭里,放着单位发的藿香正气水和风油精,还有一个装电池的手持小风扇。用处不明显,“风太小,吹几个小时就没电了,还不如用扇子”。前两年,还可以把插线板拉出来,接一个大风扇,但因为消防安全原因,2023年不让这么干了。杨大爷不敢喝太多水,时不时有车辆进出,总上厕所也不行。



2023年7月3日,北京,一名保安正在拿毛巾擦汗,他的脖子上挂着电风扇。 (视觉中国/图)

网约车司机武师傅发现,平台的奖励在下午来临。

他不是全职网约车司机,大多数时间只在早高峰和有奖励的时段拉活。中午12点到下午6点,每跑一单,无论距离长短,都能获得平台的5元奖励。

端午节假期,第一天打车的人很多,但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订单量骤减。人们在假期首日还有出门的热情,但马上就被高温教育,乖乖躲在家中。

端午假期,京港地铁所辖各线客运量共计416.9万人次,比预计的515.4万人次少了100万。

出京高速在端午节当天还是堵车了。一位从北京自驾去乌兰察布的游客发抖音,一路车辆抛锚了9次,他多次用矿泉水浇水给车降温。

端午假期结束后,上班族不得不离开家里的空调房,直面热浪“烤”验。武师傅发现,最近仅有起步价的短途小活变多了。有一单只有500米,他开了1.8公里去接,“就一个红绿灯的距离,走两步不就行了吗?”武师傅不理解,对于一些在高温天上班的打工人来说,打车是他们与自己和生活为数不多的和解方式。

想和空调绑在一起,哪怕只享受500米也好。对于怕热的乘客。司机会建议前排就座,甚至还可以在上车前提前留言,让司机调低温度。

但空调对司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年近50岁的王师傅每天要开十几个小时网约车,空调冷风直吹手腕和膝盖,持续威胁着他的关节。

师傅们偶尔会打开窗户,为透透气,也为省电省钱。如果一直开着空调,武师傅续航420公里的新能源车,实际会减少近100公里,王师傅的燃油车每百公里加油要多花约15元。

13:36,南郊气象台,40℃

从长安街向南开17公里,是人迹罕至的南郊气象台,最近却频现报端。

这里拥有近三百年观测记录,在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的百年气象站中,全球观测时间最长。从这里诞生的气温监测记录,代表着“北京温度”。

6月23日,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介绍,13时36分南郊观象台气温已达40℃。“这是观象台建站以来(1951年)首次出现了连续两天超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

纪录很快被打破。24日,40℃又出现了。7月5日,第四个“40℃”也来了。

这些气温数据来自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越高,阻值越大。传感器安装在百叶箱中,以防被恶劣天气破坏。百叶箱离地1.5米,需要通风。它通体被刷成白色,最大程度地反射太阳光,减少太阳辐射对观测的影响。

北京城已拥有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城区平均3-5公里、郊区平均6-8公里就有一个站点,它们自动收集和传输气象信息。6月23日,北京全市556个气象监测站中,83%站点最高气温高于39℃。

整个6月,最高温≥35℃的日数达到14天。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12次高温预警,蓝、黄、橙、红色预警各有1、7、3、1次。

北方甚至比南方更热。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解释了北方高温的四点原因:受较强盛的暖气团控制,且时间较长;在高空高压脊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刚进入夏至节气,白昼较长;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6月的前27天,北京观象台累计降水量只有1.1毫米,比常年同期断崖式减少98%。

一天的最高温在下午2点降临,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也本应在此时结束2小时的午休。

但旭哥和工友们并没有要起身干活的意思,“天热,时间不用卡得那么死,早点晚点都行”。



2023年7月2日下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工人在整理撤展后剩下的建筑垃圾,没有阴凉处可以躲避,只能戴起草帽和冰袖。(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一个工友戴的安全帽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前后有两个风扇,帽顶是一块可以发电的太阳能板,戴上它,人仿佛暂时在烈日面前化被动为主动,勉强找回了一点面子。打开开关,小风扇送来风,比普通安全帽凉快很多。网上的同款价格在68-128元之间,这位工友说:“这是我自己在网上买的,挺贵。”

16:00,游乐场,39℃

“天气越恶劣,订单越多。”外卖员小刘对高温天气下的工作强度心知肚明。

下午两点到五点,外卖员接到的奶茶和水果订单最多。但小刘几乎不会点这么贵的饮品,他最常喝的是大桶饮料和冰水,候餐时抱着一桶一升装的冰绿茶“吨吨吨”。

小刘曾在电动车把手上装过比手机略大的小风扇,“没什么用”。防晒衣、防晒面罩和头盔虽然可以防晒,副作用也很突出——太闷。许多外卖员甚至直接摘下头盔骑车,头顶直面烈日的炙烤。

下午1:30-6:30,是一天中最热并且订单较少的时间段,在端午节假期高温天,外卖平台推出了奖励机制,骑手跑够40单奖励70块钱,但订单有限,大多数骑手只能拿到30-40元。一些没那么拼的外卖员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休息。

外卖员对身体素质要求不低,花甲之年的张大爷,身体条件已不允许他从事高强度工作。他在丰台区一个商业广场管理旋转木马、碰碰车等几个小型游乐设施。

上了年纪后,张大爷不能再喝凉水,近40℃的高温下,他仍旧用保温杯喝着冒热气的开水。经过暴晒,游乐设施的座椅有些烫手。下午四点,迟迟不见人影,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晚上7、8点钟。太阳落山后,偶尔才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玩。



2023年6月23日,小朋友在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一处喷泉戏水。(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图)

21:00,居民区,29℃

骄阳炙烤的白天结束后,北京用电高峰在夜晚来临。

在高温天遭遇停电,堪比屋漏偏逢连夜雨。端午节假期的晚上九点,通州某小区的整栋楼突然全部跳闸,曹先生打通国家电网的供电服务热线咨询。电话那头开始自动播报北京突发电力故障的小区名单,语速不慢的AI语音足足念了2分钟,才读完全部小区的名字。

国网北京电力透露,2023年第二季度,北京电网负荷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已安排了9300余名电力保障人员、部署了165台套应急发电车辆随时待命,同时开通24小时应急送电服务,方便居民购电。

逃离有“热岛效应”的市区,去郊区避暑吧。市民刘女士的这个想法居然落空。端午假期,她在密云的山区老家发现,室内气温即便在晚上也在40℃左右,身体和心里都有些不安。吃过晚饭后,她出现了头疼、心跳加速等先兆中暑症状,连夜“逃”回市区,休息了四五天才缓过来。“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很难想象,有生之年,中暑这事会发生在自己头上。”

城市里离开空调是件无法想象的恐怖故事,但在凉爽的密云,许多人家里都没有安装空调。中暑后,刘女士立马在网上下单了空调,但商家说安装日期已经排到了半个月之后,咨询其他几个品牌商也都是如此。

7月1日下午两点,位于北京郊区的斋堂、怀柔、平谷、顺义、密云等地登上全国气温实况排行榜前十名。

一周后,刘女士突然接到了空调安装师傅的电话,电商平台派出100组安装师傅,从广东前来北京支援。登门的两位安装师傅说,他们上一次到外地支援,还是疫情期间支援方舱建设,“从没想到会在这么热的天气,来这么北的地方支援”。

晚上九点半,刘女士的空调终于安装完了,但师傅还不能下班,另一家仍在等待他们上门。最近空调安装订单之多,一直排到了晚上十一点。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