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媒体《金融时报》在其官微发文称,汇率波动下跨境资金流动依然保持基本平衡,人民币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文章认为,虽然人民币有所贬值,但我国外汇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市场主体外汇交易行为理性有序,跨境资金流动依然保持基本平衡。总的来看,我国外汇市场日臻成熟、韧性增强。文章特别指出,外汇市场上最忌讳线性单边预期。这一表述的信号意义可以说非常强烈。
与此同时,还有一则消息引人关注。据澎湃援引路透社7月4日报道,大众旗下超跑品牌兰博基尼的燃油车型在停产前就已售罄,公司CEO Stephan Winkelmann表示,兰博基尼Hurucan和Urus两款燃油车型订单已全部排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球购买力超乎想象呢?
人民币大消息
7月5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媒体《金融时报》在其官微发文称,汇率波动下跨境资金流动依然保持基本平衡,人民币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关注。今年前4个月,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然而自5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元指数震荡走强,同时国内经济恢复情况不及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加大,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7.28。近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跌转为波动拉升,7月4日双双收复7.22关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连续数日转升。
我国6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同时呈现小幅顺差,均明显高于5月份水平,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顺差格局,对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情况持续向好,6月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延续前几个月的较高规模。在国际金融市场延续波动走势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的长期投资价值凸显。这些充分表明,虽然人民币有所贬值,但我国外汇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市场主体外汇交易行为理性有序,跨境资金流动依然保持基本平衡。总的来看,我国外汇市场日臻成熟、韧性增强。有贬有增的数据看似背离难解,背后其实是形与势的区别,是短期压力与长期向好的区别。
文章指出,首先,人民币汇率虽短期波动加大,但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纵观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大多是短期压力叠加所致。例如5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元指数震荡走强,国内经济恢复情况内生动力还不强,加之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之势有所加剧,人民币加速贬值。而从中长期来看,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具备良好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改,政策组合拳也将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相应的,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走强较难持续,外溢影响也有望减弱。整体上,支撑人民币汇率企稳甚至重回升值通道的因素增多,人民币资产将持续具有吸引力。
其次,伴随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市场对于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认知和预期逐渐形成。对人民币汇率传统关口值的“突破”,市场主体保持了平常心。前5个月,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709亿美元,同比增长5.2%;6月也延续了顺差格局,“低买高卖”的操作体现了市场主体对汇率的理性预期。同时,更多主体在“风险中性”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寻求专业金融机构咨询方案,利用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降低交易风险,更好地管理境内外资产,保持收益稳定。
最后,我国宏观政策调控工具丰富充足,能够有效应对潜在风险。当前,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的汇率管理工具较为丰富,包括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逆周期因子、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参数等。即便后市人民币汇率出现恐慌单边走势,丰富的管理工具也足以平抑“羊群效应”,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文章还特别提到,外汇市场上最忌讳线性单边预期,而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外汇市场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市场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汇率避险工具、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的大幅提升,大幅压缩了汇率风险敞口,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正在用“真金白银”表达对人民币资产的青睐,表现出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
事实上,近期,券商中国对人民币的走向也做了比较密集的报道。分析人士认为,短期之内,人民币应该会迎来一定的升值机会。这一点已经在技术上逐步呈现。而随着美元加息预期的逐步兑现,人民币单边贬值的预期应该会很快改变。这一点既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有关,也与资产运行的规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