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备受关注的2023版《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发布,在这部新指南中,欧洲高血压专家建议更为严格的管控血压。

高血压诊断标准仍为≥140/90

“2017年美国颁布的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为≥130/80 毫米汞柱,但在2018年欧洲颁布的高血压指南仍然沿用了≥140/90 mmHg的高血压诊断界值。”

6月27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解释,这是因为欧洲学者认为,“高血压诊断界值的确定取决于经临床试验证实、启动治疗后获益显著超过其风险的血压水平,对于血压处于130-139/80-89 毫米汞柱范围内、没有合并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个体,尚无确凿证据证实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显著获益,所以欧洲指南未修改高血压诊断标准。这也是本次新指南继续沿用≥140/90 毫米汞柱这一诊断标准的主要原因”。①



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

启动降压药治疗更积极

18~64岁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

65~79岁患者初级目标为<140/80 毫米汞柱,若耐受良好可考虑降至<130/80毫米汞柱;

65~79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级目标为收缩压140~150 毫米汞柱,若能耐受可降至130~139毫米汞柱;

年龄≥80岁的患者,诊室收缩压应降至140~150 毫米汞柱且舒张压<80 毫米汞柱,若耐受良好收缩压可降至130~139 毫米汞柱。②

“这是为了更有效地减少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的发生,”郭艺芳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及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心血管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风险。



周明星 摄

我们对待高血压太“宽容”了!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脑出血、肾衰等严重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常年高血压控制不良可以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6月25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其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待高血压太“宽容”了,很多人明知道自己血压高却不正规治疗;有些吃降压药的人以为把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就可以啦;有些老年人以为上了年纪血压就应该高一些、认为老年人血压高一些没关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或者做法!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血压增高就有害,就会对心脑肾以及全身血管产生不利影响。

发生高血压后一定要科学对待。如果发现自己血压持续超过140/90 mmHg,要立即检讨自己有没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多、吃盐多、运动少、肥胖、持续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经常大量饮酒等等,如果有这些坏习惯要尽快纠正,同时还要及时吃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下来——不是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而是要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80岁以上老年人也不能任由自己的血压持续增高,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正规治疗,按照前文所说的标准把血压控制好。这是保护自己心脑肾的重要措施。③

给高血压患者的10条忠告

日常高血压如何管理?郭艺芳院长曾给出10条忠告:④

1. 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血压升高就有害,就应该治疗;

2.生活方式干预是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的降压治疗方法。所以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少吃盐(包括酱菜、腐乳、咸鸭蛋等)、不要喝大酒;

3. 患了高血压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治。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江湖骗子,高血压是不能根治的,除非得了心衰或脑梗等严重疾病;

4. 保健品不能代替降压药。无论多贵的保健品没有可靠的降压作用,除非里面偷偷添加了西药降压药;

5.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会逐渐增高,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服药。血压正常后也要继续吃,因为停药后血压还会再次升高。这样的血压波动的危害更大。只要血压控制满意,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6. 任何药物都可能有副作用,降压药同样如此。不要因为看到说明书上罗列了那么多副作用就不敢吃药。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总体安全性是良好的,吃药的好处远远多于坏处。所以要听医生的话,该吃药一定要吃药;

7. 很多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剂量或种类需要逐渐增加。这不是耐药,是因为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原来吃一种药能控制,现在需要两种药才行,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过于担忧;

8.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选择每日一次的长效药物最好,简单、且降压作用平稳;如果经济条件不好,选择价格低廉的其他降压药物也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血压降下来;

9. 最好自己买个血压计,经常在家测量血压。只要方法正确,在家测血压的数值比在医院测量的更准确;

10. 使用降压药物时出现以下情况要去看医生:用地平类药物时出现足踝部水肿或牙龈增生,用普利类药物时出现干咳,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时出现四肢无力(可能有低血钾),服用洛尔类药物时出现脉搏过慢,服用螺内酯过程中出现男性乳腺增生,或用各种药过程中出现新的不适症状。这些情况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所致,不用担心,医生对治疗方案适当调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