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投资活动在去年冬末有过一段活跃期,到今年春天陷入了停滞。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去年12月,当中国突然取消封锁和其他防疫措施时,北京的官员和许多投资者曾预计经济将出现复苏。

但事与愿违。

在冬末出现了一系列投资活动后,到今年春天,中国的投资陷入停滞。出口正在萎缩。新开工的住房项目越来越少。价格正在下跌。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轻人失业。

过去几年,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国尝试过许多补救措施,比如通过大量借款来支付公路和铁路建设费用。该国在疫情期间曾斥巨资开展检测和隔离。现在用借款进行额外的刺激支出可以刺激经济活动的爆发,但对于已经担心债务压力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当局在刺激经济方面存在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风险,但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新加坡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卢姿蕙说。

为了对抗新冠病毒,中国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与世界隔绝,这一决定促使许多公司开始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地方,中国现在需要对经济做出调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一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两国试图缓和外交紧张局势,并为未来几周的高级别经济会谈铺路。这样的讨论有可能减缓近期制裁和反制措施的增加。

中国经济复苏停滞不前,只有旅游和餐饮等少数几类支出增长强劲。这些数字与2022年春季的极低水平相比有所上升,当时上海为期两个月的封锁扰乱了中国中部大片地区的经济活动。



中国开工的新住宅项目越来越少。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最近几周经济尤其疲软。

“四五月份到现在,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不及预期的变化,以致有人认为当初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中共最高经济决策委员会前副主任尹艳林在周六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

中国政府官员一直在暗示,可能即将出台经济刺激计划。

上周五,中国国务院在新任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的会议后表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经济疲软对全球经济有利也有弊。过去四个月,中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下跌,通过压低从中国进口的成本抑制了西方的通胀。



旅游是今年增长的少数几类支出之一。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但中国需求疲软也可能会加剧全球经济放缓。今年年初,欧洲已经陷入温和衰退。美国的快速加息促使一些投资者押注美国今年年底也会出现衰退。

北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重振经济。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以鼓励家庭更多消费而不是储蓄。最新的政府措施于周二出台,国家控制的银行系统降低了企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的基准利率。

但国内外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担心新措施的有效性。

消费者不愿消费,投资者对于向中国企业投资持谨慎态度。与2022年相比,今年到目前为止私人投资实际上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危机中,开发商借贷更多资金来偿还现有债务、完成现有项目,尽管中国已经遭受住房供应过剩的困扰。



消费者一直保持谨慎,部分原因是作为财富来源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房市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麻烦当中居于中心位置。建筑业占中国经济产出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但由于开发商债务违约,未能完成买家提前支付的公寓,导致潜在的购房者打消了买房计划。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个月的住房建设下降了近23%。这表明,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个月还会进一步下跌。

27岁的陈蕾倩(音)在北京从事营销工作,她于2021年开始和交往了五年的男友一起找房子。但后来他们决定结婚后继续租房住。

“就是全国的房价都在掉,然后经济都很不好,就是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了,”陈蕾倩说。

陈蕾倩在一家在线辅导公司工作,在中国于2021年打击营利性私立教培行业后,她所在部门三分之二的同事遭到解雇。她还有一个朋友,在科技行业失业后还不起房贷,因止赎而失去了房子。

在为新一轮经济刺激寻找有效方案时,可能给政策制定者带来最大困境的是像陈蕾倩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的谨慎态度。

“你可以向人们撒钱,但如果他们没有信心,就不会花钱,”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说。



在餐馆就餐的支出正在增长,但另一方面,家庭努力偿还债务并避免大宗商品的购买。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努力偿还债务的不仅仅是家庭,地方政府也是如此,这限制了他们加大基础设施支出的能力。

对于再次启动2009年全球金融崩溃期间和2016年中国股市经过一年暴跌后的那种信贷狂潮,中国政府持谨慎态度。

低迷的房地产行业损害了国内需求,然而今年以来,出口也一直持平,5月份实际上还出现了下降。中国的出口一贯强劲,其疲软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自1月中旬以来,北京已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7%。人民币贬值使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更多的出口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并可能弥补原本疲软的国内经济。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依靠出口来帮助经济增长,因为中国一些最大的贸易伙伴已将部分采购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一系列中国工业产品征收关税,使美国公司从中国购买产品的成本更高。去年,拜登总统说服国会批准了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美国产品的广泛补贴。与去年5月相比,上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8.2%。



美国制定了对美国电动汽车生产的补贴,试图对抗中国的出口。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现在,在中国考虑如何提振经济之际,它必须应对消费者信心的丧失。

查尔斯·王(音)在中国北方的张家口经营着一家只有八名员工的小型旅游公司。疫情过后,他的业务几乎完全反弹了回来,但他没有投资扩张的计划。

“我们的这个经济其实是在往下走的,大家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意愿去消费了,”查尔斯·王说。“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想花钱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怕,就是有钱的人也怕。”

中国经济风雨中 李强包机出访德、法试图挽救颓势






中国总理李强在亚太局势动荡之际出访德国与法国,争取外商加大对华投资。中国官媒报道,中国愿意与德国合作,为“全球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李强将德国作为上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引起各方关注。

正当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中国经济陷于困难之际,今年3月上任的中国总理李强日前抵达德国,展开正式访问。新华社报道,6月1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离开北京,应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政府邀请,赴德国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进行正式访问,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等陪同人员同机离京。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本周二(20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李强选择欧洲访问是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他说:“他现在是内外交困,特别是经济的下滑速度止不住,他无法解决。特别是要把中共党的权力运用到对社会和经济的全面控制,这不仅无法搞好经济,而是破坏经济,消灭财富。”

李强此次访问德、法两国,正值西方对中国支持俄罗斯,贸易保护手法以及人权状况恶化等问题愈来愈难以忍受之际。

学者:欧洲认为中国对其没有直接威胁

冯崇义说,李强此行也肩负着在外交领域游说欧洲向北京靠拢,以抗衡美国:“他有一个统战战略计划,要打击主要敌人美国,美国之外的所有地方,都把他当成统战对象。欧洲是他们一直努力,而且取得相当成功的地区,因为欧洲有内在的需求,他需要建立多级世界,而中国在地缘政治上没有对欧洲直接形成威胁。”

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本周一强调了中美关系对“全球安全与合作”的重要性,他的发言人塞斯汀·甘梅林在施泰因迈尔与李强会谈后在推特上写道。“他呼吁加强两国之间的沟通渠道,”甘梅林补充说。

关注中国乃至国际局势的财经评论人士蔡慎坤表示,李强出访欧洲有多方面的考虑,主要还是为了挽救国内的经济。他对本台说:“上半年的经济一片低迷,出口几乎全面衰退,受疫情的影响,全世界消费购买力都已经放缓了节奏。所以,中国还想像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外贸顺差,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在此情况下,他必须要维持跟西方强国经济或者政治方面的联系。”

美国和欧盟近期对中国在处理俄乌战争等问题上,愈来愈警惕。本周一,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柏林发表讲话时说,许多人此前认为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是“纯粹的商业决定,而现在尝到了苦头”。他还点名警告中国“我们决不能再次对其他威权政权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中国”。

欧洲决不能对其他威权政权犯同样错误

蔡慎坤说,李强出访欧洲期望改善与西方的关系,尤其是想分化德、法与美国的关系,这几乎不可能。他说:“尤其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激烈的情况下,你要去分化欧美的步骤,不可能得逞。而且,一个总理也完不成这样的任务。”

根据新华社报道,李强此行是乘坐“包机”离开北京,不同于其前任李克强坐专机出访。另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近期出访俄罗斯及欧洲,均搭乘专机。

据中国业内人士介绍,专机属于专为政府高级官员或者重要人物使用,如国家主席、总理、外长。和重要人物如华为财务长孟晚舟从加拿大回国。而包机通常是租用整架飞机,由政府或企业支付费用。包机在起降时需要按照民航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如安检、登记等程序。而专机则享受豁免权,在起降过程中无需经过这些流程。

支持实体经济,中国时隔十个月再次“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6月2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跟5月公布的数据比,一年期、五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时隔十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迎来下调。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5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房贷族将省多少钱?

近期,政策利率接连调降。6月上旬,国有大行和多家全国性股份行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其中2年期存款下降10bp,3年期和5年期调降15bp。随后政策利率“降息”开启,继6月13日7天逆回购(OMO)操作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调降10个基点后,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也下调10个基点。

在本轮调整前,OMO、SLF和MLF利率均已连续十个月按兵不动,上一次变动还是在2022年8月15日。

央行为何此时密集降息?传递怎样的信号?房贷能少还吗?


据上游新闻报道,LPR调整关乎贷款购房者的“钱袋子”。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相关的5年期以上LPR下调,房贷族将有机会享受到政策“大红包”。

如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此次LPR下降10个基点,月供减少58.54元,累积30年月供减少2.1万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房贷族一定能省钱。对于此前放弃转为LPR、选择固定利率的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和LPR调整无关,房贷不会发生变化;对于已转换为LPR定价利率的存量客户,需把重新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考虑在内,在重新定价日前月供不变。

具体来看,大部分银行是从新一年的第1月份开始调整,假设购房者与银行约定的重定价周期为1年,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本月5年期LPR下调并不会影响其今年每个月还的房贷数额,2024年1月,很多人的房贷将会迎来新一轮调整周期。

目前,全国统一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4.1%,此次5年期LPR下调10BP后,统一房贷利率下限有望突破4%关口。

时隔十个月的降息为何在此时?

为何时隔多月降息?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就在近日,央行行长易纲赴上海调研时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专家认为,本轮央行“三箭齐发”降息正是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行动,释放出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提振信心。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虽然当前信贷与社融增量总体维持稳健,但仍有待提振。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同比少增1.3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

此外,从物价水平看,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仅上涨0.2%,低于市场预期。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有所恢复,但恢复的态势还不够稳固,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仍然较弱,部分中小微企业尚未走出困境。

“降息”未必利空银行股

6月20日,《证券日报》刊文分析称,“降息”未必利空银行股,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忧“降息”冲击商业银行净息差。



首先,“降息”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有待观察。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利率变化传导机制为“OMO利率-SLF利率-MLF利率-LPR-贷款利率”,MLF利率下调后,LPR往往随之调降。如果6月20日LPR调降幅度较大,后续季度内商业银行到期续作的中长期贷款重定价将面临一定压力,净息差也会随之承压;如果LPR未调降或下调幅度较小,自然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较小。综合来看,此前多家券商机构预计此次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5个、15个基点。

其次,近期商业银行密集下调了存款利率,行业净息差已较此前有所抬升,避免贷款利率下行大幅冲击净息差。具体来看,5月15日,利率自律机制下调协定、通知存款基准利率加点上限;此后,国有大行和多家股份行先后下调了活期及部分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不同品种的存款利率下调提升了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为贷款利率下行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再者,从市场预期层面看,适时“降息”释放出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贷款需求回暖。而贷款需求回暖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资产投放压力,提升资产收益率,进而提升净息差水平,改善经营效益。

最后,从长期视角看,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实体经济好金融才会好。此次央行“降息”有利于实体经济获取更低的融资成本,增强内生动力,对于扩大总需求、促进充分就业、支持经济向好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反过来也利好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