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电影杂志(ID:dddyzz),作者:支菲娜、武建勋,编辑:林锦爔,原文标题:《〈当代电影〉| 中国影视基地(园区)发展的行业摸底与路径前瞻》,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影视基地(园区)是影视工业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共有影视基地(园区)约230家,它们分布在全国约1/3的地级以上城市,其中至2022年末有业务存续的约200家。经过“兴建影视城”和“探索工业化”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国影视基地发展繁荣,规模较大、类型较多、分布较广。


当前,中国影视基地(园区)正值“迈入高新化”阶段,各类型影视基地和各类型影棚各展所长,但仍面临缺观念、缺特色、缺技术、缺标准的阶段性问题。建议从构建政策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评估监管、培育产业生态五个方面着手,提升发展能级,最终形成“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地面一组棚”的高品质数字化影视基地全景图,推动实现电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建成电影强国。


影视基地(园区)(以下简称影视基地)作为影视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制作影视作品、传播影视文化、增加就业岗位、振兴区域经济、提升区域形象等重要功能,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影视行业的重要实践。因此,随着全球影视业的发展,影视基地将进一步凸显其在影视业、文化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影视基地的概念与沿革


影视业具有工业化、商品化的强烈属性,依托于影视基地拍摄制作的大型影视剧一直是全球影视产品的主要构成。影视基地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产出影视剧的质量。影视基地研究是影视产业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相关研究的盲区与误区


相关先行研究基本未能形成对中国影视基地前瞻发展的有效支撑。问题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缺定义。至2021年,学界、业界和管理部门并未形成何谓影视基地的严谨定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影视基地的内涵与外延已在业界和学界形成了相对的轮廓。但定义不清带来的标准模糊等问题,对影视基地的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具体经营、相关研究均造成了一定的局限。


缺数据。先行研究和公开报道中,经常出现关于“全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超千家”的说法,如康琼艳(2015)、刘汉文(2020)等。这些说法并非基于专业化统计或调研,亦缺乏基本的科学依据和实践佐证。项仲平、邵清风(2007)对中国影视基地发展情况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但时间较为久远,也缺乏基本的统计。基于粗放数据的研究结论,既对影视基地的宏观管理造成了一定困扰,也导致业界认知的误区和偏航。


近年来,影视基地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如刘藩(2013、2018),康婕(2018),彭侃、谈洁(2019),徐铭(2013),张京成、潘启龙(2009)等对国内外典型影视基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对局部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影视基地发展的建议对策。但总的来看,先行研究既缺乏对行业宏观情况的准确把握,又留下了许多基础研究的盲区。


外延宽。影视基地的外延越来越宽,客观上造成了基础研究混乱不清的情况。一是,影视产业的外延本身较为丰富。长期以来,影视不分家。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影视与动漫、出版等相关IP密不可分。二是,近年来,影视产业与超高清视频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很多影视基地尤其是以后期制作为主的基地,又容纳了游戏等多种业态。三是,影视基地所属企业、所在行政区划对其命名和对所入驻企业的经营范围没有严格的限制。


(二)影视基地的内涵与外延


影视基地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影视内容制作、配套服务和影视相关旅游。其中,内容制作的范围以影视剧拍摄制作为主,也存在部分动漫、游戏、文化创意、(超)高清视频及其相关业态,但它们的经济贡献较小。


课题组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大会”上,将影视基地定义为:行业管理部门或企业为实现影视产业发展目标,根据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设立的特殊区位环境;该区域内聚集影视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影视产品的生产提供筹备、拍摄、制作、存储、传输、技术研发应用等各环节服务,并兼营其他相关业态(如剧组接待、服化道及器材租赁、游客接待、影视会展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布,对影视基地规范化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22年2月21日,国家电影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影发〔2022〕1号),首次从官方层面界定了影视基地的概念,“指采取市场化、企业化方式建设运营,实行封闭或半封闭管理,以人工实景、摄影棚等为主要内容,拥有音视频编辑机房、器材装置库等设施设备,为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提供拍摄、制作等专业化服务的园区”。从发文单位的组成就能看出,这一文件发文联动的部门多、级别高,将影视基地与此前容易混淆的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了区分;但同时,未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动,也收拢了影视基地的管理口径。


(三)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变迁


早前的影视剧拍摄,多在大型国有电影制片厂摄影棚内和人文风光旅游景区完成。随着影视事业产业的发展繁荣,更高建设标准、更新技术手段、更优配套服务、更强经济功能、更强文化品牌的影视基地逐渐成形并成为中国影视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的专业化影视基地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


1. 基地1.0——兴建影视城(1987—2007)


1987年,中国第一家影视基地——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后更名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无锡影视基地)启动。此后,以影视外景拍摄业务为主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横店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等相继建成,不少旅游胜地也以影视剧外景地为卖点,挂牌成为影视拍摄基地。


图 1.中国影视基地发展的历史阶段


2. 基地2.0——探索工业化(2008—2019)


相对粗放的模式及相关技术的滞后,已难满足精细化的影视生产,制约了我国影视业发展格局。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正式启动,以影视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2008年,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落成,翻开中国影视基地工业化和专业化的新篇章,奠定了现代影视基地的部分建设标准和部分服务规范。自此以来,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为代表,全国各地加大了影视基地建设力度。尤其是位于青岛的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落成,从规划理念、规模数量、配套完整、技术指标等方面,将中国影视基地建设水平提高至国际先进之列。


3. 基地3.0——迈入高新化(2020年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影视制作进一步向数字化、虚拟化转变。伴随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影视基地依托新基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模式,探索建设以高科技摄制为支撑、以智慧化制作为手段、以数字资产为核心、以新基建为依托的影视产业云平台,尝试影视业态全流程再造,推动中国影视及视音频产业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如当前正在兴建的光线(扬州)中国电影世界、长春国际影都,等等。


二、中国影视基地的规模与特色


随着全球影视业的发展,影视基地成为影视作品生产制作的主场所,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影视基地整体呈现分布广、规模大的特点,建设数量、占地规模、建筑质量、配套功能等多项指标在全球处于优势地位。


(一)总量较多,覆盖较为广泛


2002年以来,得益于影视业、动漫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地开工建设影视基地,逐渐形成了重要的经济现象和文化景观。


1. 总体覆盖情况


课题组的统计认为(1):截至2022年12月,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有影视基地约230家,(2)其中仍有业务存续的约200家。以下统计及相关研究以200家影视基地为基础数据。(3)


2. 城市覆盖情况


影视基地在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覆盖。


在全国337个地级(含)以上城市中,130个建有影视基地,覆盖率达39%。它们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全国省会城市(不含副省级省会城市)共建有影视基地19家。贵阳、南宁、乌鲁木齐、太原、呼和浩特、南昌这6个省会城市无专业化的影视基地。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除杭州无统计外,共建有影视基地28家(见表1)


表 1.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影视基地建设情况


四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影视基地建设的数量较多、基础较好、活力充足,与其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相适应(见表2)。重庆影视基地总量不多,但在西南地区发展较具潜力,近年来,随着《荞麦疯长》等影片而广受关注。天津注重3D影视基地建设,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团队入驻。


表 2.直辖市影视基地建设情况


3. 集聚活跃情况


从全国情况来看,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基地集聚效应尤其明显,知名的较多、活跃度较高(见表3)


表 3.主要经济带的代表性影视基地


(二)类型多样,盈利模式各异


课题组将全国影视基地按照主营业务差异分为五种类型,即“风光人文型”“场景文旅型”“外景服务型”“影棚制作型”和“科技赋能型”(见图2)


其中,“风光人文型”和“场景文旅型”影视基地合计占比约65%,其发展重心是文旅业,体现了影视与文旅业的共生、互促关系,也是中国影视业起步的基础。


1. “靠天吃饭型”——风光人文型


即依托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景点,为影视拍摄提供场景的影视基地。盈利模式主要是风景名胜和影视剧影响力的乘数效应,及由此带来的旅游和会展经济。它们大多集中于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地区,如新疆、宁夏、海南等地。较著名的有河北怀来天漠影视基地等。因为建成简单,在全国的占比约为20%。


2. “靠剧吃饭型”——场景文旅型


即依托于某一部或几部影视剧的拍摄而建造外景并由此形成了旅游资源的影视基地。盈利模式主要是因影视剧的广告效应而带来的旅游收入,剧组接待并非主营业务。较著名的有西安白鹿原影视基地、闯关东影视基地等。该类型数量最多,在全国的占比约为45%。


图 2.中国影视基地的类型


3. “靠景吃饭型”——外景服务型


即依托某一部或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而建成外景后,进一步拓展剧组接待业务的影视基地。盈利模式主要是提供影视拍摄外景场地和流程服务,并兼营旅游和其他相关业态。较著名的有横店影视城、西樵山国艺影视城等。这一类型在全国的数量占比约17%,是中国影视行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4. “靠手吃饭型”——影棚制作型


即以提供各种摄影棚内的实景拍摄、数字拍摄和后期制作服务为主业,辅以部分外景服务或文旅服务的影视基地。盈利模式主要为提供制作服务,可不依靠提供拍摄外景地或文旅维持经营。较著名的有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一期)、深圳新桥影视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一期)等。这一类型影视基地有较高的建成难度、配套服务难度,所以在全国的占比约14%。在疫情造成的多重阻隔之下,它们发挥了更多场景、更低成本、更优品质、更安全便捷的生产优势。


5. “靠云吃饭型”——科技赋能型


即依托5G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搭建影视产业全流程云端平台的影视基地。盈利模式为新基建在各环节的运用。在5G网络方面,提升传输效能。在云计算方面,加快云发行、云制作、云渲染、云存储、云传输应用,其底层支撑是算力云。在人工智能方面,可通过提供更多“三高一广”的影片生产制作发行,并助力其提质增效。这一类型的影视基地占比为4%,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如在建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二期工程等。


(三)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高


在约200家有业务存续的影视基地中,行业知名度和认可度较高、业务量较多、发展较活跃的约有50家,数量占比约1/4。课题组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在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占地面积发展并非多数影视基地的主要路径。有一些影视基地是以自然景区为基础挂牌设立的,它们往往占地面积较大,但并非专门为影视拍摄制作服务。而一些新建的影视基地,开始走“小而精”或高科技路线,如上海国际影视产业园。


二是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化影视基地中,占地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共有约20家。其中,浙江横店影视城(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是目前最大的专业化影视基地(见表4)


表 4.占地面积(含规划)较大的部分影视基地


三、中国影视基地的阶段性问题


当前中国电影具备的基础积累、身处的发展环境、担负的历史意义,均已与此前有明显区别。尤其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电影管理部门的转隶、影视业发展的进一步规范化,影视业亟需对高质量发展做出应答。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中国影视基地需直面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有四个:


(一)缺观念:地产旅游观念重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较突出的板块,对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形象建设有明显助力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打造影视基地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导致行业走了一些弯路。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借名发展地产


在较长时期内,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了“建影视基地为名、发展地产项目为实”的观念,宗旨并非发展影视业,而是借着影视基地的外壳推动地产发展,并为此大量倾斜土地资源、税收资源。盈利模式与影视拍摄制作服务相去甚远。


2. 借名发展旅游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无锡影视基地、镇北堡西部影城、横店影视城的示范效应带动下,不少地方政府以建设影视基地、为影视剧拍摄提供场景进而拉动当地旅游为发展思路,在全国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场景文旅型基地。单一影视剧IP引致的旅游发展模式,在一定周期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常常难以吸引重复性消费而持续,如清风小镇(闯关东)影视基地、西安白鹿原影视城等。因此,一些市场主体面临经营困难。


近年来,随着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影管理部门的转隶,一些较发达地区已经改变了观念,越来越重视影视业本身的发展和本地影视文化的孕育。


(二)缺特色:同质化无序竞争


影视基地是重资产、劳动密集型业态,部分企业盈利模式不够清晰,造成了局部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低水平重复建设多


风光人文型、场景文旅型、外景服务型影视基地,由于局部地域的地理人文环境高度相似、人工造景的可复制性,较易雷同。比如沙漠风光在新疆和内蒙古等多地均存在,江南水乡风光在江苏、浙江和安徽多地均存在;“上海滩”“唐宫”“清宫”等在多个影视基地均有建设,其外观相似、功能相似。尤其是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烂尾后留下了大量不良资产。如“云南省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园”项目,位于丽江拉市海地区,号称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且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授牌支持,但在启动两年后即搁浅。


2. 盲目比拼无序竞争


不少影视基地缺乏核心竞争力,也缺乏吸引各类人才流入的政策和条件,容易陷入比拼造景面积更大、比拼复合景点更多、比拼服务价格低、比拼退税或奖励补贴额度高的无序竞争。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健康规范发展。不少项目盲目上马、简单粗陋,未能成为集聚影视生产要素的平台,未能形成有一定专业化程度和基本配套服务的影视基地生态。如安徽滁州长城梦世界影视城等,号称投资高达50亿元,主要景点为大明宫、乾清宫、祈年殿等,利用率总体不高。


3. 规模效益较为不足


大型影视基地一般建有合格而充沛的硬件设施和工作用房、置景车间、服化道库等配套设施,可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能获取较高规模效益,如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横店影视城等。


当前,一些中小型影视基地采取“实景+棚拍”的方式,利用自然人文风光或人造景观与少量影棚相结合,能满足一些中小体量影视剧的拍摄或大体量影片的局部拍摄制作需求,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影视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高效益、智能化的影视基地才能进一步发挥龙头效应。


(三)缺技术:技术创新应用难


新基建环境和电影高新设备及软件应用,均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仍需通过较长时间的磨合和应用,来增加应用场景并逐步推广。在新技术逐渐进入影视行业的过程中,影视基地面临着技术更迭,但在具体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问题,具体包括:


1. 自主技术创新较少


中国影视团队拍摄和制作水准(软硬件应用能力)已经能够达到国际水准,LED屏制造更位列世界尖端,但影视制作的自主技术创新仍然较少,“卡脖子”现象突出。数字制作型影视基地所采用的软硬件设备多为国外进口,国内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占比不高,软件开发能力有限,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申请国外版权方授权。2022年11月举办的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基地论坛上,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负责人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部自主LED数字虚拟拍摄作品——京剧电影《安国夫人》,是国产虚拟拍摄的成功尝试。但总的来讲,应用于故事影片的自主技术仍需加快研发。


2. 新基建应用堵点多


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布局,理论上能促进影视基地服务能级跃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障碍:5G资费昂贵而电影素材数据量庞大;5G基站普及率不高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光纤网络和wifi6对外传输存在困难;机柜租赁费用和电费成本高企;素材传输过程中的保密存在难点,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等待外部技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四)缺标准:统一衡量缺标尺


影视基地缺乏标准的情况较为普遍、较为深刻,导致既无法从全局把握全国发展情况,也无法充分保障影视制作的安全生产,客观上已造成部分项目盲目上马、无序竞争。调研发现,当前影视基地普遍缺乏以下三方面标准:


1. 缺服务标准


影视基地的服务与管理,仍缺乏适应时代要求的国家标准。《影视拍摄基地服务规范》(GB/T32944-2016)是目前影视基地服务唯一可参考的国家标准,但由于其制定时间较早,已不能适应当下行业数字化、高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象山影视城已于2020年完成全国影视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其他代表性基地也不断尝试企业标准,但这些探索目前尚未获更大范围推广。


2. 缺安全标准


影视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城市,已在探索影视基地安全生产标准和消防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如《北京市影视园区(基地)安全生产工作指引(1.0版)》等。但总的来说,全国仍缺乏通行的统一标准。


3. 缺统计标准


因缺乏统一的登记统计平台和衡量标准,全国影视基地发展全貌仍较为模糊。即便是命名,也存在五花八门的现象:光影视基地的命名就有十几种。有叫“影视城”的,如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有叫“影都”的,如东方影都、长春国际影都、天府影都、西南影都;有叫“影视基地”的,如廊坊国华影视基地、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有叫“拍摄基地”的,如舟山镇古民居拍摄基地,等等。


缺统计标准还包括缺乏对影视基地占地规模、外景地数量、影棚指标标准、出租率、周转率等基本统计标准,致使无法全面把握全国影视基地发展情况。


四、中国影视基地的目标与路径


基于以上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影视基地发展应当找准目标、明确方向,通过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升级换代,实现行业发展的跃升。


前瞻影视行业发展趋势,课题组建议,应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形塑产业形态,提升发展能级,行政管理部门、市场主体和行业组织三方共同协力、形成合力,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促进中国影视基地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目标:“四力”基地与五个“输出”


影视基地发展可设立个性化的“四力”基地和整体化的五个“输出”两个目标,并根据目标采取相应的对策。个性化目标聚焦于影视基地自身的发展,更加强调影视基地自身能力与特色的发展与提升。基于当下全国发展格局,一部分基础雄厚、前瞻性强的可朝着成为有能力、有魅力、有活力、有实力的“四力”影视基地目标奋进,发挥龙头作用。


1. 培育“四力”基地


“有能力”。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提供特色鲜明的优质影视拍摄制作服务,能形成高效发展模式和生态,带动周边产业、周边就业、周边城市的功能发展。象山影视城模式是可供深度研究的对象。


“有魅力”。即能在影视剧项目和相关产业的引才留才、招商引资方面形成持续吸引力。发挥类型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影视基地成为辨识度高、认可度广的城市名片,避免同质化发展。横店影视城模式是可供深度研究的对象。


“有活力”。即能前瞻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软件和硬件设施,如技术更新、知识更新、服务更新等,保持影视基地活力。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模式是可供深度研究的对象。


“有实力”。即能拥有提升影视产品质量和影视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等,形成以核心竞争力为抓手的内涵式发展。东方影都模式是可供深度研究的对象。


2. 推动五个“输出”


中长期来看,以服务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为旨归,前瞻全球发展趋势,构建可持续健康的中国特色影视基地发展格局,并通过助力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形成五个“输出”的中国影视业全球核心竞争力,引领全球影视产业乃至大视听产业发展。具体包括:


“输出产品”。影视基地的基本服务是帮助生产制作更专业化的影视产品,这是其使命所在。当前,中国影视产品的工业化、精细化和国际化,对中国影视基地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影视基地自身的产能和效能不断提升,将促进影视产品品质的提升,最终推动优质影视产品的持续输出。《流浪地球》在国内市场的热映和在海外市场引起的反响,就是东方影都帮助输出优质中国影视产品的典型案例。


“输出服务”。“电影制作出走”(Runaway Production)是指将针对本土观众的电影制作转移至其他国家或地区拍摄的现象。参考国外如韩国、新西兰等的相关经验,优质的前期后期服务、优惠的退税或奖励补贴、低廉的人力物力成本,是“电影制作出走”的主要原因。当前,多个影视基地给出了较为优厚的退税条件和优惠措施,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亦应树立国内国际口碑,以领先优质的服务吸引国际影视项目,成为影视项目出走的“归属地”或“落脚点”。


“输出标准”。构建科学规范的影视基地相关标准,不断提升标准化程度,推动快速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外相关标准比对分析,积极参与和影响全球影视基地相关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标准海外应用。


“输出模式”。成熟的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应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英国松林制片厂不仅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多地设有拍摄基地,而且受万达集团邀请设计了位于青岛的东方影都。横店的发展模式较为成功,但迄今未能获得异地复制。建议摆脱简单的照搬照抄、盲目比拼,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并推动在更大范围实施。在此基础上,联通“一带一路”等多边外交的新主张、新倡议、新征程,为全球影视基地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输出文化”。在前述基础上,影视基地有可能最终形成“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的品牌,成为传播优秀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站点,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二)构建扶持政策体系,优化扶持手段


建立影视/文创基地发展部际联席机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影视基地发展水平和程度,从三个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


1. 鼓励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加强规划引导,避免影视基地重复建设,破除影视基地建设的散乱状态,鼓励做大做强,鼓励集约化发展。


2. 鼓励优势化、差异化发展


鼓励优势产业区域率先且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中国地域广博、幅员辽阔,建议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和地域化发展路径。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不同,适合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拍摄基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带,适合建立具有完备影视产业链的影视基地;海南岛、厦门等旅游胜地,适合进一步发展具有独特地域文化风貌的拍摄基地,放大影视文旅的乘数效应;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冬冷夏凉,适合建立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5G影视园区。尤其内蒙古风电发达,云贵水电发达,西电东送、东数西算都是蓝海。


3. 鼓励高新化、智能化发展


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是影视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时有效地跟进高新技术发展是中国影视基地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首要任务。需鼓励和支持影视技术研发和更新、拍摄制作环境和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并重点支持、鼓励和打造以新基建、5G+应用场景等高新技术支撑的影视基地建设,推动形成全球制高点。


(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善用金融工具


影视基地发展不仅需要“硬”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需要配套“软”的政府服务类支撑。调研发现,江浙沪、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政府发挥了较好的“店小二”作用,促进了影视基地的发展。好的政府服务水平不仅能够推动影视基地的规模发展,亦可以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具体建议包括:


1. 简化审批流程


进一步理顺和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助推影视基地高效发展。如“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等,最大限度简化影视基地相关行政审批流程。


2. 改善营商环境


多方面协助影视基地提供全科服务,如进口影视器材通关流程、国际影视工作人员来华落地签政策、影视基地周边生活配套和交通条件建设等。


3. 推动融资担保


合理的负债是推动行业做大、企业做强的重要方法之一。调研发现,部分市场主体思维方式陈旧,仍然停留在“本基地不欠银行一分钱”的传统理念上。建议行政管理部门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打破影视业、金融业、再担保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搭建畅通的金融服务渠道,引导影视基地采用财政加金融手段解决资金困境,利用金融杠杆做大做强。


(四)推动制定行业标准,提升统计水平


制定符合中国影视基地发展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促进“标准+”赋能影视基地发展。


1. 推动标准制定,加快规范发展


针对影视园区(基地)命名较为混乱的情况,建议研究协调影视基地命名规范。如“园区”“基地”“产业集聚区”等,虽然名号各异,但业务多有交叉,减弱了集聚效应和特色。针对影视基地缺少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的情况,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讨论形成具有行业共识的、包括服务标准和统计标准的规范,填补相关标准空白,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已有标准。尤其要加快制定影视基地安全生产规范,确保影视生产场景标准化,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产品安全。


2. 推进试点示范,提升发展能级


不断提升标准化程度,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外相关标准比对分析,积极参与和影响全球影视基地相关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标准海外应用。鼓励多层次开展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评估监督管理,发挥评估效力


通过健全有效的评估评价体系和公平公正的监督体系,提升影视基地发展水平。


1. 健全评估机制


建议参照酒店业、餐饮业发展经验,研究制定办法,推动对全国影视基地建设和运营水平进行评估。通过可达到的指标设定,推动影视基地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行业总体发展质量;前瞻虚拟拍摄发展趋势,通过星级评定引导影视基地的专业化、数字化、高新化发展。尤其要进一步健全国家级示范基地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2. 完善监督机制


开展以随机抽查、比对评价为主的企业标准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对服务开展监督检查。行业协会定期开展重要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进行督查的目的是帮助影视基地高质量发展,而非仅仅树立不良典型,所以督查后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推动标准实施、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对评估效果不好的影视基地提供适当的辅导、支持和协调手段,促进影视基地业态整体发展的向好。


3. 活用评估结果


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可将评估结果白名单,作为银行提供影视基地贷款的形式信用背书,再由金融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推进放款,帮助优质市场主体做强做大。


(六)培育健康产业生态,形成文化引领


影视基地并非各自独立发展,仍然需要相互沟通建立协同的良好生态体系。良好生态体系的构建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行业整体发展的向好态势,真正实现影视基地互补发展的“美美与共”的局面。


1. 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联合,为影视基地搭建可供交流、互动的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算力共享。影视基地间可以通过平台承接业务或形成集群,为影视剧组和影视基地降低成本。目前,已有行业龙头企业在着手探索。二是搭建算力平台。建议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奖补、市场主体运营的方式,在内蒙古、东北、贵州等电力资源丰厚的地区,联合搭建节能绿色价低质优的算力平台,并形成对全球影视资源存储运算的吸引力。


2. 搭建发展舞台


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通过荣誉和奖励手段,为企业、项目、人才搭建发展的舞台,提高从业人才、企业的荣誉和使命感。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搭建影视基地有序竞争的舞台,创造公平、透明、集聚的业务推广渠道。


3. 搭建发展展台


影视基地发展最终要为实现文化强国和电影强国而助力。建议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协力,为影视基地走向全球提供展示的机会。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搭建影视作品、影视文化的传播展台,推动国产影视作品出口。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当好“服务员”、做好“代言人”,通过各种展台为影视基地业务刷存在感、做广告、鼓与呼,促进业务出口。


结语


着眼当下,我们期待形成中国影视基地的标准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格局,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软件配置和高标准的人性化服务,真正帮助国内外影视剧组和项目做到“裸组进驻、成片离开”,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服务能效,进一步提高与旅游、传媒、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影视基地自身文化内涵和影视产品文化内涵。


着眼未来,“虚拟制作时代”势不可挡。我们期待“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地面一组棚”的高品质数字化影视基地,成为实现电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建成电影强国的基石。


附录:现有业务存续的中国影视基地(园区)情况


(武建勋 整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电影强国建设推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项目批准号:21AZD05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统计数据参见《关于中国影视基地(园区)的统计》。因统计水平和统计能力所限,这些结果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疏漏。

(2)结果涵盖各类影视基地。因部分园区内辖多个影视基地,已形成集聚,为避免重复统计,仅计算大园区。如上海仓城影视产业园内涵盖多个影视基地,在统计中只计仓城影视产业园。

(3)见附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电影杂志(ID:dddyzz),作者:支菲娜、武建勋,编辑:林锦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