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爱科学的老顾,编辑:李小葵、游识猷、Emeria,原文标题:《越休息越累?那是因为你根本没在“休息”啊!》,题图来自:《超体》


终于到周五了,上班好累;


到家刷手机,越刷越蔫儿;


坐下吃晚饭,吃到要睡着;


睡懒觉被尿憋醒,连起来尿尿的力气都没有。


明明没有做拯救世界的工作(甚至还摸鱼),也明明没有天天加班,为什么你会这么疲惫,难道是得了什么大病?


我这就闭上我的乌鸦嘴 | giphy
我这就闭上我的乌鸦嘴 | giphy


事实上,你可能啥病都没有,精神障碍也没有。这种怎么休息、怎么睡觉都好不了的疲劳,叫做慢性疲劳——在更专业的领域,则被叫做“活力不足”


活力去哪儿了?


如同咳嗽可能是感冒的症状一样,活力不足也可能是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的症状。但还有很多时候,活力不足就是单纯的活力不足,并不是疾病的表现。


车跑起来需要油,人做事儿需要能量。


当人们一直在做事、大脑一直消耗能量的时候,身体就会分泌大量的谷氨酸,尤其是在前额叶皮层这个控制自我抑制和计划的区域。


但过多的谷氨酸会干扰大脑功能,导致神经细胞过度兴奋,因此大脑会自主调节谷氨酸水平,这个调节手段,就是降低大脑能耗,要求身体休息。


你可能刚刚下班正坐在地铁上,感受到“休息”信号后,开始准备休息。


由于疲劳感的积累,你开始更倾向于选择短期的、容易获得的、价值较低的奖励,而不是需要更长时间或更多努力的、价值较高的奖励。


所以你会误解休息的信号,开始做一些“不费脑子”的事,比如掏出手机看看视频、打一把游戏。


然而,哪有什么事情是真正不费脑子的啊!


我们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容积有1000毫升的瓶子,而里面装的水,就是活力。


上班8小时,活力 -600毫升;


回家做饭做家务,活力 -300毫升;


吃完晚饭的你,只剩下100毫升的活力了,用来学习、运动都不太够用,那就躺着玩玩手机休息一下好了。


一天累下来,活力是逐渐减少的 | colorado<br>
一天累下来,活力是逐渐减少的 | colorado


 “休闲”反而消耗活力


可是,玩手机、吃零食,这些看似休闲的活动,并不会在“瓶子”里增加水,反而会消耗水——给我们带来焦虑。


“快感”和“焦虑”是大脑天平的两端。大脑总是试图平衡两边的砝码,不让人过于快乐,也不让人陷入严重的焦虑。


比如人们通过一些行为,获得了快感,这种快感总会慢慢消退,让天平渐渐回归平衡。


当人们突然获得了大量的、强烈的快感时,为了保持平衡,大脑就会在“焦虑”的那一段放上砝码:短时间内,产生相同能量强度的焦虑——这就是“贤者时间”产生的原因,也是吸毒者越陷越深的原因,他们吸毒的快感可能越来越少,但需要更多的毒品来缓解更强的焦虑。


人们在“大脑瓶子”里还有100毫升的水时,用50毫升刷了短视频,又用50毫升打了一会儿游戏。


做这些事儿的时间都很短,于是大脑在短期内获得快感后,立马开始制造焦虑了。


这么一来,你“大脑瓶子”里的水没了,焦虑也雪上加霜地袭来。你的瓶子不仅空了,还积灰了!


如何增加活力?


那么,当活力见底,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呢?


理论上来说,大脑只要得到充足的休息,就会自己回血、装满“瓶子”。这里的“充足” ,一般指的是持续时间超过90分钟的优质睡眠,短暂午休不包括在内。


另外,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正念,也就是“不带评判地、不自动做出反应地,感受觉察当下”。进行正念10到20分钟,也被证实是为大脑“加水“的好办法。


除了往“大脑瓶子”里加水,我们还可以给大脑换个“大瓶子”,里面能装下更多的活力,一天下来总有结余。


大部分人“瓶子”小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活动量。注意,这里说的“活动”不仅仅是需要专门抽时间做的“运动”,也包括在日常里少静多动。只要不久卧久坐,任何“动起来”的事情比如买菜做饭整理房间,都算是“活动”。


比如你看看老一辈人,跟我一样白天上班,晚上不仅能遛弯,还能跳个舞、打个麻将,回家还能研究世界局势——人家的“瓶子”就是比你大啊!


健身同样有助于精力充沛。在每天工作之后,有精力去锻炼,锻炼完了后甚至可以参加社交活动,结束社交活动后,回家仍然可以学习。


不管是出门散步还是运动,增加活动量,是“瓶子容积”、也就是活力上限最为有效的方法。


唔,这听上去是一个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没有活力了,还怎么活动啊?其实,即使你的活力再低,也可以努力尝试一些活动,即使非常短暂也是很有效的,千万要减少久坐、久卧的时间。


这里推荐一些对增加活力上限特别有用的方法(排名分先后,越靠前越有效)


  • 爬楼梯上楼(下楼太多伤膝盖)

  • 玩健身环之类的运动体感游戏

  • 跟朋友逛街聊天

  • 遛狗

  • 做家务

  • 随便地走来走去


但是如果你的活力低得不能再低了,连出门走几步都觉得在受难,那可能是一种持续性的心境低落,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抑郁等心理障碍,可以考虑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都能身体活动开,保证充足睡眠,带着活在当下的心观察并拥抱生活,拥有足够应对日常压力的活力呀!


参考文献

[1] Lemay V,Hoolahan J,Buchanan A L.Impact of a Yoga and Meditation Intervention on Students' Stress and Anxiety Levels.[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019(5):747-752.

[2] Wiehler A ,  Branzoli F ,  Adanyeguh I , et al. A neuro-metabolic account of why daylong cognitive work alters the control of economic decisions[J]. Current Biology,2022(32): 3564–3575.

[3] Behan C . Fatigue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J]. The Lancet, 2004(363):978-988.

[4] Finsterer J ,  Mahjoub S Z . Fatigue in healthy and diseased individuals.[J].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2013, 31(5):562-75.

[5] Why thinking hard makes us feel tired. (2022). Retrieved 26 April 2023,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6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爱科学的老顾,编辑:李小葵、游识猷、Em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