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胡地盘(ID:laohudipan88),作者:老胡,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4月4日  摄于新加坡
2023年4月4日  摄于新加坡


4月4号那天群买买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公告,具体内容就是逐步停止群买买相关的运营服务,到这个阶段就算正式官宣这个项目寿终正寝了。


实际上从3月22号开始起,拼多多要把这个项目关闭的消息已经开始在小圈子里在传播了,只不过群买买官方没有正式跟我说这个事情,所以我也就没对外说起。


在这期间所有来问我的团队长和朋友们,我都统一回复“等待官方通知,具体情况我不知道”。


一直到3月26号那天上午,群买买官方运营人员来到杭州,跟我当面说了这个项目即将关停的事情。实话说我个人感觉到并不意外,只不过对于旗下的团队长们来说确实有点来得太突然了,让大家猝不及防。


从头开始算起我入局群买买这个项目到今天也快2年的时间了,在这2年中我们团队一共做了1.5亿的GMV,给旗下团队长发放了超过2400万的佣金,而我们自己在这个项目中也就赚到了几百万而已(远远低于我当初的预期)



虽然明面上是接近730万的收益,不过还有些大的团队长的收入是我们代发的(占70%以上),再去掉各种税务成本和人力成本,所以我们自己的实际利润也并没有多少。


在这两年里真的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复盘总结一下,也算是对过去的2年有一个交代。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正在做社交电商平台的创业者们,以及正在参与社交电商相关的团队长们做一个参考,大家以后少踩坑。


废话少说,直入主题,特别说明下,本文完全从陈述事实的角度客观角度来写,没有带任何的情绪化和抹黑行为。


2021年的5月份我们当时内部在做一些新项目的测试,这个时候我测试了2个平台,一个是快团团,一个是群买买,其实这两个都是拼多多推出的产品。


我先测试的是快团团,当时我从朋友那边拿了一个无线耳机产品作为测试,产品上架后,我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居然卖出了1.7万元,毛利接近7000元,初步感觉还是很香的,但是快团团这个玩意吧,需要我们自己处理售后,这个就有点麻烦了。


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虽然是做电商相关的事情,但是也仅限于给淘宝、京东这些大平台带去导购流量。但是对于卖货,对接供应链,处理售后这些是没有搞过的,所以感觉还是有点重,于是就没继续深入下去。


时间来到2021年6月份,当时群买买的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们推广下群买买这个产品,跟我讲了拼多多对于这个产品的规划和期望,我听完后也进行了一次测试,从群买买里面挑选了一款女士手表,然后发到朋友圈,同样也是一条朋友圈卖了1.5万元,有近5000元的佣金收益,且不需要我们处理售后。


两者对比下来,我还是觉得群买买这个产品的参与度会更轻一些,也更加适合我们以前做电商导购的这批人,为此我还专门去上海拼多多总部找他们深入聊过几次。本来刚开始谈的是帮他们推广,他们支付我广告费的逻辑。


后面我测试完了以后,也深入了解过这里面运营逻辑,最终决定不做单次的广告推广,还是深度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去。


2021年7月份,我没有任何的推广,只是通过朋友圈招募一些团队长,自己也卖一卖,第一个月就做到了500万的GMV,同时我也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推荐下这个项目,我估计老粉丝们都看过《群买买,拼多多的社交电商野心有多大?》。


当时这篇文章被28家自媒体转载过,在全网有超过30万的浏览量,瞬间传播开来,那段时间“群买买”在微信里的搜索热度超过了其他几家社交电商平台的总和。


借着这股东风,我们旗下的代理店主数量也达到了35万之多,我们团队的业绩也从500万每月飙升到2021年11月份1800万/月,增长势头非常良好,正在朝着我当初设定的目标,每月一个亿的GMV奔跑中。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2021年11月29号的时候,我突然接到群买买官方的通知,他们说从12月1日开始起,代理政策要变动,这个来得实在太突然了,只给我们2天的时间向下传达,就是这个代理政策的突然改变,直接导致了我们整体的崩盘。


那到底是改了什么政策呢,主要还是代理分佣政策,之前群买买规定的是店主加入平台后,只要达到了298元的销售额,就可以长期拿旗下一级店主15%的佣金抽成。达到了1000元,就可以长期拿旗下一级店主25%的佣金抽成。


但是12月1号以后就改成了每月动态清零,也就是每个月必须要卖到298元的销售额才能拿旗下一级店主15%的佣金抽成,每月必须卖到3000元,才能拿旗下一级店主25%的佣金抽成,而且每月都是从0开始计算。


就是这样的一个政策改动,导致了我们整个店主团队60%以上的流失,那段时间分销店主们都在大骂拼夕夕公司随意改动,先骗大家过来做,做起来以后马上收割。言而无信,毫无诚意可言……


所以经过2021年12月的那次大改动后,基本上业绩从1800万/月,直接腰斩到1000万/月,后面经历了过年,到2022年初,基本回落到了800万/月,相比之前的高峰期直接下滑了50%以上。


尽管这样,出于对团队的负责,我们还是坚持继续合作,月会、周会照样开,带着团队继续冲,但是2022年4月发生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这个事情让我彻底从那之后不再重点推群买买这个项目了。


到底是个啥事呢,那就是在和群买买达成合作之初,在我们的约定中,每月从总GMV当中拿出1%作为我们服务商的额外奖励,之前几个月都是正常的在发放,比如1800万每月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到18万的额外奖励。


但是到2022年4月份的时候,群买买在没有给我们任何沟通的前提下,直接把这个1%变更为0.1%,可以说几乎给砍掉了。


我知道后特别恼火,找他们沟通,他们给的回答是,当时说这个1%每月可能会有浮动的,你们说浮动我能理解,1%浮动到0.8%、0.9%甚至是0.7%我都能接受,前提是你要跟我们提前沟通呀,但是你们说都不说直接浮动到0.1%,这让我每个月支付给第三方的手续费都不够,甚至还要自己去贴钱。


在我找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官方总是非常强硬,实在讲不过了就是那万年不变的一句话“领导要这样调整的,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执行”,我听后实在是无语之极,有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直接告诉他们官方,我不会再重点做这个项目了,因为精力的投入非常不值得,你们说收割就收割。他们官方的人做法更是离谱,觉得我们要不做了,就赶紧联系我们下面的团队长,开始让我们团队内部形成斗争,让下面的团队长从我们团队脱离出去。


这真是一个至今让我想起来都非常恶心的操作,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本来这段我不想说,但是很多团长不明真相,也一直很不解,去年很多人问过我,我都没有说这个情况,那么今天这个项目结束了,我的气也早都消了,现在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大家说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时他们官方找我们合作,我们作为经销商的身份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去,会根据每月的总销售额给我们1.5~3%之间的经销商返点,也就是说这个是给我们公司的利润,他们要求的是严格保密,不允许对任何外部第三者透露,所以我们也遵从这个原则。


但是2021年4月以后,他们觉得我们不想继续参与这个项目了,就开始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方法传达给我们下面的人,说我们每月有拿到经销商返点这个事情。


后面果不其然一个偶然的契机,下面的团队长就借机开始闹事,闹事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把每月的经销商返点也分给他们,其实在此之前我们每月都给旗下的团队长制定业绩标准,然后根据业绩完成度再进行想要的额外奖励,但是这次他们要求的是不考核业绩了,直接按照比例进行分配,这样后续的团队运营管理实在没办法弄了。


如果我们不同意这种要求,官方就会安排让旗下团队长脱离我们独立出去,这种事情是我绝对不能同意的,社交电商的核心就是关系链的绑定,如果官方随意因为某些事情或者刻意安排,就能让团队进行脱离,那以后谁还敢做这个平台。


当时这个事情闹得还挺大,反正在2022年4~5月期间,我因为群买买平台的这种骚操作,痛苦了2个多月,感觉被坑了。从此以后我就没怎么推广过这个平台了,只是放在那里,安排个同事常规维护着,所有的不爽就自己默默承受了,也从未对外公开说过。


对于当初闹独立的团队长们,我们最终也达成了约定,每月分一部分经销商返点给他们,至于他们是否往下分配,怎么分配我们一概不管,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只要每月能拿到经销商返点我们都会准时打给他们。


所以自从去年那件事发生以后,我的精力就没在群买买这个项目上了,我也没关心他们发展得怎么样,和他们官方的沟通也几乎很少,一直到3月底他们决定把这个平台关闭,我也就在这个事情上算是真正地退出了。


最后再说下群买买的善后工作吧,他们官方安排的是把群买买的运营团队合并到快团团那边去,把我们旗下的所有用户都迁移到快团团,可是这是两个不同的产品类型,真的很难进行迁移的,快团团只有2级帮卖分销,而群买买是属于社交电商的多级分销模型,靠团队裂变赚钱的,所以这种合并迁移注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现在我们团队旗下的一些人愿意做新平台的,我们已经介绍他们去做别的社交电商平台了,当然还有很多都已经流失了。


通过参与群买买这个项目近两年的时间中,我自己也有很多的总结和启示。


1. 社交电商平台从启盘那一刻开始就要想清楚你的整个代理分销机制,千万别为了短期的业绩疯狂补贴,接着后面觉得亏大了,不可持续就要调整,这样是损害很多团队长的利益的,一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弹,甚至都是有崩盘的风险。很多平台搞不下去了,都是这个问题导致的。


2. 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还是不要搞这种社交电商项目为好,无数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个事实。


因为这里面牵涉到很多的法律法规问题,大公司的那些操盘者都是打工的,他们自己根本不愿意、也不敢承担这种责任,谁愿意为了一份工作把自己送进去?


创业公司之所以能搞,那是因为CEO自己在承担着最大的风险,所有的人员包括法务财务都是会围绕着CEO的目标来想办法配合,而大公司内部这种互相掣肘,导致项目根本无法推进,最终会流产。


3. 项目的操盘团队一定要是成熟稳重的久经沙场老兵为好,他们的经历足够多,了解足够深,不会轻易的为了短期的绩效胡来。


而很多年轻的操盘手,经验不足,自认为了解这套体系,就能操盘一个社交电商平台,在打法和节奏上毫无章法可言,随意更改。


最后葬送了整个项目,他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了,公司给他交了大量的学费,而最终受伤的还是当初相信他们的那些团队长及合作伙伴,因为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很多人还是靠这个生活的。


4. 在运营社交电商平台中,就算是需要调整,也要按计划的逐步实施,不要一会猛给激励,觉得不行又停止激励,这样政策反复是绝对不行的,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对平台信任度不够。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跟合作伙伴传达和沟通,并留出足够的调整时间来逐步消化进行,而不是从宣布到调整就给几天的时间,这种就是胡来。


5. 就算平台停止运营了,也要妥善地处理这个善后工作,不要短时间内强行关闭,也要给旗下团队长们一个可靠的新出口,如果愿意做其他平台的最好也要支持关系链的平移,格局一定要够大,不要认为你们自己不做了,也需要这波团队长们陪葬,在江湖上留下一个好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也许未来有一天你还需要这些合作伙伴。


6. 官方操盘手和运营团队要能听得进去合作伙伴的建议,不要一味地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做决策,最后把一盘好棋打得稀巴烂。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发动自己的家人也参与体验起来,这样你接收到的信息会更加客观公正,因为团队长们反映的问题你可能只认为他们站在自己角度来想的。


7. 团队长们选择社交电商平台的时候也要多擦亮眼睛,多了解这个平台的背景和操盘手创始人,最好不要轻易参与那种看起来是大公司搞的社交电商项目,因为他们的主业不是这个,只是想测试下。


最终关闭的可能性非常之高,咱们进去陪太子读书,时间精力付出和收获完全不匹配,最后啥也没获得,什么沉淀也没有,团队也会在一波波的转移中不断流失。


8. 不要轻易进入社交电商的坑,一入深似海,进去容易出来难,尤其是这种多级代理分销平台,没进去之前你是爷,你进去之后就是孙子,团队进去了你很难带出来,平台想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想怎么割你就怎么割你,作为团队长而言毫无话语权,要做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心理准备。


好了,关于群买买这个项目的总结,我就写到这里吧,第一是对我自己过去2年有个复盘,第二是希望给正在做和即将准备做的朋友们一个参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胡地盘(ID:laohudipan88),作者: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