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丁崝,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两天有一条短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内容是两名工人在安装空调时不幸发生爆炸事故,让人看着非常揪心。


还有些账号只传播视频,压根不提地点,结果很多网友都以为是国内,但实际上这场事故发生在越南永安。


图/新浪微博
图/新浪微博


这场事故如此触目惊心,让很多人都非常担心。咱们家里的空调还能正常使用吗?室外机是不是个大炸弹呢?还有一些微信聊天截图,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现在常用的冷媒R32

GWP和ODP值越低越环保,安全等级A1最安全。摘自《绿色低碳制冷剂趋势及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GWP和ODP值越低越环保,安全等级A1最安全。摘自《绿色低碳制冷剂趋势及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我们可以看到,综合性能来说,R32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那下边的R290看起来不是更环保么?问题在于R290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丙烷——也就是很多燃料罐里灌注的燃料,由于更易燃,使用这类制冷剂有更多限制,对机械和施工要求都更高。因此目前,在家用空调领域,R32制冷剂正在成为主流。


而R410A的问题在于,它与其他单一成分制冷剂不同,是R32及其抑制剂的混合物,二者的比例需要严格控制,因此空调用户需要补充制冷剂的话,不能像其他制冷剂那样直接补充,只能抽空所有旧制冷剂,再灌新的,这样要多花不少钱,况且R410A的全球变暖系数比R32高了不少,属于基加利修正案中优先淘汰的制冷剂。


至于R22,则因为对臭氧层有破坏,正在淡出市场。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开始担心了:你先打住,前边你说了R32可燃,那往空调里灌这样的可燃物真的不要紧吗?


还真不要紧。


为什么说制冷剂并不那么危险?


我们知道,要发生燃烧、爆炸得满足一定条件,要有足量的可燃物和氧化剂(通常是空气中的氧),然后达到足够的温度,然后还要在狭小的密闭空间内。


对R32来说,它虽然可燃,但是不像很多易燃物那样一个火星就着,严格来说它属于弱可燃物(也有些文献里叫微可燃物),必须要泄漏出较多的量,还要碰上明火才能够点着,点着之后离火就会熄灭。以家用空调的使用场景,哪怕少量泄漏,都很难点燃,所以很多自媒体说R32易燃易爆,其实是不准确的。


摘自周向阳, 李丰, 刘振,等. R32制冷剂在变频空调器上的应用研究[J]. 日用电器, 2012(7):3.
摘自周向阳, 李丰, 刘振,等. R32制冷剂在变频空调器上的应用研究[J]. 日用电器, 2012(7):3.


可有的朋友说了,你说得不对,搜空调爆炸,明明有不少新闻啊,还有这几天的视频为证。


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些空调“爆炸”的新闻,往往会发现这些事故与安装操作不规范密切相关,而且这里的“爆炸”原因也并不一定是制冷剂着火,还有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如漏开阀门造成空调内部压力过高,或错误操作导致空气进入空调内部,以及铜管焊接时有漏洞导致泄漏起火等等。


还有部分事故,则是安装人员忽略了安装时5米内禁明火的安全要求,在安装现场点烟导致的。此外移机的时候操作不当,导致制冷剂大量泄漏,这种情况下遇到明火也可能着火甚至爆炸。


还有一些人,想自己尝试安装空调或移机,结果就出了下边这样的事故……



所以说,空调安装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哪怕是专业的维修工,碰上新的制冷剂,仍然要经过大量的培训才能安全操作。所谓再好的空调也是“三分在空调,七分看安装”,我们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从业者规范操作,另一方面我们作为消费者自己也千万不要因为想省钱自己动手。


我们该如何看待风险?


在说空调和制冷剂之前,想象一下,假设有这样一种机械,它内部在不停地爆炸,同时它还载有大量的可燃液体,这些液体极其易燃,有火星就着,现在让你跟这机器一起待几个小时,你会乐意吗?


可能很多人一听到这个就害怕了,但其实这里描述的只是普通的汽车而已——谁还没坐过几个小时汽车呢?


还有一种气体,非常易燃,一点电火花就会着火,泄漏过多足以引发爆炸,现在让充满这种气体的管道穿过你家,你会乐意么?——不乐意?这不就是家里灶台连着的天然气管道么。


想通过这两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只要设计合理安全过关,汽油、天然气这些易燃物,都能乖乖听话,制冷剂也不在话下。


事实上,日本的家用空调行业,从2012年开始,已经大量使用R32制冷剂了,而我国的家用空调品牌,也在近年来陆续用上了R32。


而就在2023年4月8日,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刚刚发布了《R32制冷剂安全风险评估及应用技术》,其中的研究结果显示,R32制冷剂应用于中小型空调领域时安全风险完全可控,在有限合理的防护措施保障下,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应该做的是,确保家里空调与线路匹配,选择合格品牌空调,由厂商上门规范安装,之后就可以放心地在炎炎夏日享受徐徐凉风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丁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