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编每天出门的必经之路上,有这么一幢神秘的房子。它古朴、低调,散发着“old money”的气息。每次从它门前路过,总是忍不住多看它两眼👇。



它是混凝土结构,颜色虽然跟旁边的建筑类似,但是墙面上还镶嵌马赛克。不管是色泽还是气度,都有点与众不同。

它的位置其实比较窄,坐落在两幢楼房的“夹缝”里。

你造最让小编惊艳的是什么嘛?仔细看,它的这一面每个房间都是阳台或者是大窗户,甚至是落地窗。

也许你见怪不怪,但你造它对面是什么地方嘛?

是——埃菲尔铁塔!



在巴黎,任何一个犄角旮旯,只要能看到铁塔的一块铁,一个塔尖,都敢自称“塔景房”,价格就是比看不到塔的隔壁房子要贵不止一点。

而这个“夹缝公寓”,看到的是完整的铁塔!中间位置的应该是客厅,一整面落地窗的铁塔~

呜呜呜,人生的参差,我一定要扒一扒这壕无人性的房子是谁滴?

结果扒出了一个大瓜!

这些“老钱风”的人,你了解的,很注重隐私。本来房子里面的照片是怎么都找不到,去图书馆查资料也只有黑白老照片......巧了!正好有间公寓挂在了房产中介要出售,终于让吃瓜群众看到了它的真面目。

原来,我们想的还是太简单了。什么一个客厅落地窗的铁塔,事实是,从这一间公寓的所有房间都能看到铁塔!

不止是铁塔,甚至还有特罗卡德罗花园、战神广场、军事学校和蒙帕纳斯大厦。

不止景观无敌,每层楼一套公寓,整栋楼一共只有九个共同业主。

挂在中介要卖的这套公寓只有120平方米,房东叫杰克(Jack),这是一个化名,也没有他的照片,真“老钱风”都很低调!

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因为要卖这间公寓,《巴黎人报》对他做了专访:当初为什么买这里呢?

杰克说:“每次来这里,我都很开心!初见它时,我下了车,外面是车水马龙的喧嚣热闹,但当我关上公寓的门,仿佛进了另外一个世界。看到埃菲尔铁塔在窗前时,我感到很高兴。”

现在为什么要卖这里呢?

“我和我的妻子住在卢瓦尔河畔,以前,我经常来巴黎出差,但已经退休了。现在只是偶尔来巴黎看孙子而已,房子空置时间太长,不如就卖了。”

当年买它,杰克对房子是有要求的,包括要好看,不太大,有故事......看来,这件公寓满足了一切条件。

他带我们参观了这间公寓,“房子内部的巧妙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  

内部采用素雅而整洁的风格,非常明亮。客厅有面向特罗卡德罗花园的大落地窗,背景是埃菲尔铁塔。



整屋全面翻新后,公寓具有良好的DPE(能源性能),属于C类。



旁边的休息区由于有大型双层玻璃凸窗的设计,显得非常开放和明亮。 



阳台是公寓的两个阳台之一,近看有外墙的巧妙设计,远看是铁塔。(不要看漏了,是两!个!阳台!)



走几步,我们就到了厨房,一样可以看到铁塔。(为了显示内部设施,没有照窗户,反正外面是什么你也知道了。)

厨房尽头是洗衣房和通往楼梯的门。 



卧室有两间,布局类似,窗外景观雷同!



在这里住着,无论走到哪个房间,都是铁塔!

杰克表达得很诗意:“这是永不散场的表演。到了晚上,当铁塔闪灯时,是无比壮观的。 我坠入了爱河。”

好了,是时候聊聊价格了。

这里是巴黎16区,房子的价格一向就水涨船高,这一间似乎还要贵一点。

这套公寓多少钱呢?340万欧元,约2600万人民币!



《巴黎人报》把它的价格加粗加黑打在了标题上:120平方米售价340万欧元,这套公寓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的特殊景观喂!



小编也很奇怪,法媒为什么这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巴黎房子一向不便宜,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于是,忍不住继续扒一扒,这房子谁造的,多老了?

资料显示,房子的建筑师是奥古斯特·佩雷和古斯塔夫·佩雷(Auguste et Gustave Perret),是在1903年至1905年间建造,而且被列入了历史古迹的补充目录。

看到这里,吸引你的也许是房子在历史古迹的补充目录里,意味着出身不凡,价值不菲。

但让小编惊讶得合不拢嘴的,是“Auguste et Gustave Perret”,奥古斯特和古斯塔夫——建筑界鼎鼎大名的佩雷兄弟!!!

佩雷兄弟合影,从左至右是:克劳德、古斯塔夫和奥古斯特

其中,奥古斯特是哥哥,比古斯塔夫大两岁。根据《筑梦天下》里的介绍,当时的佩雷兄弟,领导着自己的建筑公司,堪称是当代混凝土之王。他们专门使用灰色的混凝土材料,使建筑语言焕然一新。

三份沙砾,两份沙一份水泥,加点水就可以变成混凝土,既便宜又结实。而且是具有轻便、不可燃、操作简单特性的混凝土。只是用松软的泥浆形成,然而用钢筋加固后,任何大胆的结构和刁钻的设计,都有可能实现。

当年的这“夹缝”之间要盖公寓,地块太窄,不适合用传统的砖石结构,使用混凝土却可以完成。



但是在20世纪初的巴黎,混凝土并不受欢迎。在传统的巴黎人眼中,混凝土裸露、灰霾,显得简单又粗暴,登不上大雅之堂,跟高尚的建筑是搭不上边的。谁用混凝土做材料,都要面临世俗的挑战。

不仅巴黎,整个欧洲风气都是如此。随便举个例子,在巴塞罗那,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设计的如同岩石般粗粝的米拉之家(casa mila)就使用了混凝土,一问世便受尽了白眼和嘲讽。



而现在,不管是米拉之家,还是“夹缝公寓”,都载入了史册!

写完这篇稿,小编晚上回家再经过这里,简直要肃然起敬。

这岂不是巴黎的“米拉之家”?!它甚至更早,米拉之家建於1906年至1912年,而上文有提及,“夹缝公寓”建于1903年至1905年,说是“鼻祖”一代也毫不为过。

现在你相信了,不要小看巴黎的房子啊!小编只是随便扒了一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