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涯社区,是中国最早一批BBS中文社区。近日,有网友发现官网已无法打开,相关页面显示“无法访问此网站”。天涯社区APP也无法正常打开,页面显示“无网络连接”。昔日的“全球华人网上家园”,事实上已经闭门谢客。
听闻此消息后,众多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悼念潮”:咫尺天涯,永不再见。或许你没有使用过天涯社区,但是肯定听过“天涯”上流传出来的段子,或者天涯社区捧红的人和作品。“当年明月”在天涯生动讲述《明朝那些事》,《鬼吹灯》的连载引发探险类文学热潮,熊顿在天涯更新《滚蛋吧,肿瘤君》……这个成立于1999年的网站,巅峰时期注册用户量超过了1.3亿,是中国初代互联网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二十多年后,正应了那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天涯社区官方微博曾于4月1日发布公告称,近期将进行技术升级和数据重构,在此期间平台将无法访问,“请大家耐心等待”。但是将近一个月过去了,网友没等来任何重新上线的迹象。
无可奈何花落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眼泪”。尽管心存惋惜,大家也都知道,如今已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在技术快速迭代之下,产品层面的新陈代谢同样无法避免。最近两年,百度糯米、腾讯看点、QQ影音、企鹅电竞、飞信等平台,一个接着一个宣布停止运营。技术层面的落伍和盈利模式的缺陷,让以天涯社区为代表的PC时代互联网产品,必然走向没落。
技术理性推动事物发展,但情怀终究难舍。初代互联网用户们之所以“悼念”天涯论坛,是因为它确实曾想努力成为“全球华人的网上家园”。天涯社区并不完美,存在一些网络平台的缺陷和通病。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流量至上、没有“饭圈”的拉踩撕扯、没有信息茧房的束缚,有的是相对高质量的帖子、五花八门的有趣内容、从容友善的交流氛围、尽职负责的“斑竹”,因此为初代网友们营造出了网上精神家园的感觉。虽是虚拟社区,但用户们获得的情绪价值和精神收益是真实的。正如一位网络文化学者所言,“人们赋予了网络中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现实世界。”
对比当下,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和网络世界的链接更快更紧,数字“住所”越来越多,但是“家园”之感却似乎渐行越远。
在流媒体的瀑布式感官呈现前,有价值的表达不再能够轻松地抓住用户眼球;精巧的算法编织出一只只数字茧壳,侵蚀着用户的选择权;一言不合就开撕的风气恶化了网络氛围……尽管流量越做越大、商业模式越来越成功,但是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人把这些平台称之为“家园”了。作为网上精神家园,至少应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归属感的氛围、志趣相同的同好、超越空间的自由互动等。这一股“天涯”悼念潮,其实是对优质网络精神家园的呼唤。
当下,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已经掀起巨大波澜,回望“天涯”,确实有些隔世之感。当我们满耳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呼啸之声时,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用炫酷技术构建起来的世界,是否也能够成为我们未来的精神家园?在不断迭代的“数字住所”中,归属感、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等情绪价值和家园情怀,从哪里获得又将安放于何处?
人们的交际距离,从“地缘”到“网缘”,已然跨越了一个时代。期待我们在善用技术的同时,又超越技术理性,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共同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