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狙击“异形美人鱼”,全球网友的嘴仗打得不可开交,官方已经让大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心理准备啦,可是随着每一次新花絮的流出,还是能够引起一波波反对的浪潮,可见大家对此事还没有认命!



最搞笑的是,现在网友们甚至已经开始心疼小美人鱼的演员了,她也很惨啊,有点黑不动了,感觉她也是受害者之一?

于是,大家转而把怒火对准了剧组,甚至阴谋论说他们根本就是在处心积虑丑化黑人演员,天啊,实在是,一个新闻只要发酵的时间够久,什么反转都能冒出来啊。



可是我们的导演啊,制作人是不会管大家死活的,黑人历史人物那是一筐一筐出品,这不网飞又加紧推出了自己的黑人版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女王》(Queen Cleopatra),大家看看感觉如何?



不开玩笑,这次好像真的捅了娄子了,该剧一出,埃及当局已经威胁要停止网飞在北非整个业务。

啊?这么严重!

其实呢,对克里奥帕特拉的神秘出身的学术讨论已经持续几十年了,并没有一个定论,这次导演蒂娜·加拉维最终选择了一位黑人阿黛尔·詹姆斯(Adele James)出演这位女王,该剧将在5月10日首播(其实小编还挺期待的,想看)。



自从2月份的选角公告和本月发布的预告片以来,黑艳后就一直遭到了严重的批评和指责,包括“美化黑人”和“窃取篡改埃及古代历史”等,惊动了埃及上上下下的知名人士。

著名埃及学家、埃及前国家文物事务部长扎希·哈瓦斯(Zahi Hawass)在接受《Al-Masry Al-Youm》报纸采访时表示,克里奥帕特拉是黑人的观点是“完全假的”。



他说:“克里奥帕特拉是希腊人,这意味着她是浅色皮肤,而不是黑人。”他反驳了那些声称埃及文明起源于黑人的黑人美国人。

他还给大家上了历史课:唯一被认为是黑人的埃及统治者是公元前747-656年的25世纪(25th dynasty)的库施国王。所以网飞有罪,这是在散布错误和欺骗性的事实。



埃及文明起源于黑人?现在影视剧制造了这么多混乱,以后小朋友们咋学历史啊?

埃及律师马哈茂德·塞马里(Mahmoud al-Semary)就更狠了,他直接向埃及检察官提起控诉,要求封锁Netflix在这个北非国家的业务,原因是它推广了“非洲中心思想”,以及“歪曲和抹去埃及身份。”



他在控诉中补刀:“大部分Netflix平台上的内容都不符合伊斯兰和社会价值观原则,尤其是埃及社会的原则。”

预告片在YouTube上收到了许多“不喜欢”的评价,跟小美人鱼是难兄难弟,网飞已经把评论关掉啦!

不过咱们还是两方意见都看一下比较好!



曾获得圣丹斯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的导演蒂娜·加拉维看不下去了,她在周五发声说:

为什么克里奥帕特拉不能是黑人姐妹?为什么有些人需要克里奥帕特拉是白人?她与白人是近亲会让她更加分吗?现在看,对于某些埃及人来说,这好像真的很重要?”



加拉维认为詹姆斯的选角是有依据的,历史学家已经可以确认“外形上,阿黛尔绝对看起来更像艳后,而不是大家印象里那个伊丽莎白·泰勒,相反有些需要反省他们的肤色主义和好莱坞灌输的内化的白人至上主义。”

好莱坞将现实历史人物演绎成白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从约翰·韦恩在《征服者》(1956年)中扮演成吉思汗,到伊丽莎白·泰勒在《埃及艳后》(1963年)中饰演主角。



导致一些创作者已经采取措施来抵制美化白人,通过盲选来选择演员,比如百老汇大热音乐剧《汉密尔顿》和 Netflix 剧集《布里奇顿》,都是比较有名的例子。

埃及学家依据证实,埃及艳后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是马其顿希腊人,但她母亲的族裔来源并不清楚,关于她生母的族裔起源知之甚少。



据BBC报道,历史学家表示,她的女性祖先可能是土著埃及人或来自非洲其他地区。

黑艳后的导演蒂娜·加拉维怒火很大,她继续反击网友:“2005年的HBO系列剧《罗马》把聪明又富有权力的埃及艳后描绘成了堕落的瘾君子,埃及人似乎并不介意?他们为什么不愤怒?选择仅仅因为我选了一个黑人演员,他们就气成这样了。”



4月12日,威尔史密斯的妻子皮克特·史密斯(Pinkett Smith),也是参与创作黑艳后剧集的人员,在一份声明中声援导演加拉维,她说希望能为女儿们找到鼓舞人心的故事。

“我们很少听到或看到关于黑人女王的故事,这对我、我的女儿以及我的社群来说非常重要,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少了解到那些曾经是非洲国家骨干力量的有力量的历史女性。”



历史上,纵横捭阖的黑人女王不在少数,比如古埃及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她是埃及历史上最强大的法老之一,在她的统治期间,扩大了埃及的贸易,监督了雄心勃勃的建筑项目,尤其是在西底巴的神殿,这也是她最终被埋葬的地方。



还有扎里亚的阿米娜女王,在历史学家看来,是16世纪中叶真正的统治者之一。

阿米娜·穆罕默德女王,也是第一位在男性主导的豪萨社会中当上统治者的人,她扩大了北非豪萨的领土。



与她父亲和平统治不同,阿米娜利在称王之前,就用她在扎扎乌骑兵中的军事技能,为族人开疆拓土,最终一步步成为他们的领导者。

在1576年被任命为统治者后,十多年来,她依然率兵厮杀在第一线,一直到1610年战死沙场。

而埃塞俄比亚的坎达克(Candace)女皇,是她那个时代最令人畏惧的战争将领之一。



历史学家称,她是一位勇敢、富有战略眼光且具有团结领导力的军事领导人,更有传说,坎达克女王曾让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大帝屈服,亚历山大甚至无法想象,他享誉世界的威名和一连串的胜利会被一个女人毁掉。

公元前332年,当他试图征服坎达克女王的土地时,她巧妙地部署了军队来迎战他,并且在他靠近时骑着一头战象出现。

在评估了女王军队的实力后,亚历山大从努比亚撤退,转而前往埃及。

除了黑埃及艳后,我们也不得不提一下“黑色都铎王朝”的安娜·博林皇后,这个角色由黑人女性乔迪·特纳·史密斯(Jodie Turner-Smith),乍一看也是让人很不适应。



历史学者米兰达·考夫曼(Miranda Kaufman)在接受《历史+》杂志(History Extra)采访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我们对这些历史和文学中的大人物,有一种占有欲,但观众必须记住,这不是历史重现:这是惊悚片、或者戏剧、或者是娱乐。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认为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弄清楚,如何让人们与过去接触——这是一个关于古老故事的新视角。”

有人说,把演员放在一个不合适的人物里,起不到所要的“政治正确”效果,也有人说,矫枉过正未必不可。



和以上争议很大的作品相比,小编觉得最近这个“黑人莫扎特”立意就不错!

别害怕,并不是又找了一个黑人来演小莫啊,而是给大家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曾“比肩莫扎特”的黑人古典音乐家。



在电影的预告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黑人小提琴家约瑟夫·布洛涅来踢馆莫扎特的新曲发布会,主动要求和小莫共奏一曲,年轻气盛的小莫欣然接受,但体贴地对他说:“希望这不会让你难堪。”

一曲终了,小莫被对方恐怖的技术所折倒,气急败坏落荒而逃,心想这人是谁啊,我惹你了吗?



(这段斗琴有点sacrilegious,电音感过强,也没体现出什么乐感技术,看不出表演者每天都练习7个小时)。

历史上莫扎特和约瑟夫没有对线过。

大家很喜欢在影视作品里看两个小提琴家battle然后分出胜负,于是导演顺水推舟安排了这样的情节。



虽然,把音乐家放到拳击场里斗法几乎不曾在,但约瑟夫·布洛涅(Joseph Bologne)本人,即后来的传奇骑士舍瓦里(Chevalier de Saint-Georges)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这段“有趣”的开场,让人们认识了一位长期被忽视的古典作曲家,他也是一名冠军击剑手,不管用弓还是用剑,一样具有毁灭性。



约瑟夫·博洛涅 (Bologne) 1745 年出生于瓜德罗普岛,作为当时的黑人,他怎么会有如此尊贵的布洛涅姓氏?

哦!原来他的父亲是 Georges de Bologne Saint-Georges,一位富有的法国种植园主,他的妈妈呢,是一位塞内加尔的 16 岁奴隶,名为Nanon,她最后以自由妇女的身份住在法国。



因为亲爹惹上了官司,约瑟夫小时候就跟父亲移居法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Julia Doe解释说:“法国殖民精英成员将他们的孩子,包括混血孩子送到大都市接受教育的情况并不少见。”

好吧,虽然是私生子,但也没有不管不顾,算是挺有良心了。

约瑟夫这小子十分争气,一到巴黎就是文体两开花,在 La Boëssière Academy 学习音乐、数学、文学和击剑,样样都行。



击剑是什么,那可是与历史上法国贵族的体育艺术,这些技能和人脉将为他的未来铺平道路,以后可以顺利进入法院和首都的最高统治层。

博洛涅是一名不败的击剑手,被称为“街霸”,还是舞蹈家、马术大师和时尚潮流引领者,难怪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都赞美他是“欧洲在骑术、射击、击剑、舞蹈和音乐方面最有成就的人”。



作为作曲家,博洛涅创作了开创性的弦乐四重奏,并帮助建立了巴洛克时代的对称和旋律,影响了同时代的年轻的莫扎特,以及莫扎特的老师海顿,他为巴黎管弦乐团做出了很多贡献,人们蜂拥而至观看他的小提琴演奏会。

可惜,尽管博洛尼亚名声在外,但他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利,虽然法国的启蒙哲学家反对奴隶制,但他很清楚君主制支持奴隶制。



博洛涅被任命为国王卫队的军官,路易十五国王以他父亲的头衔命名他为圣乔治骑士,但由于他的非洲血统,法国的黑人法典禁止他正式继承这个头衔。

由于他出色的才能,约瑟夫被召去教女王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音乐,当他本可以成为第一个领导巴黎歌剧院的非白人,这时却来了三位歌手介入阻挠,宣称他们永远不会“服从混血儿的领导”。



正是约瑟夫需要帮助的时候,玛丽女王却没有伸出一根手指帮他。

受到种种不公与冷落,博洛涅从音乐转向社会变革,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废奴主义者和英勇战士。

他率领了法国第一个全黑军团,规模达到1000 人。



哥伦比亚大学音乐作曲教授马科斯·巴尔特 (Marcos Balter ) 说,“黑人对古典音乐的贡献一直非常强劲且非常多样化,约瑟夫是最早从事弦乐四重奏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但我们几乎没有在音乐史上找到他的名字,为什么要特意把这个人从这些事实中抹去?”



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一出,许多网友都沸腾了,他们非常感动,这样一位沧海遗珠式的人物被发现了。



他们都说很高兴看到这些真实的黑人人物和他们的成就,有了这些,谁还纠结黑邦德或者黑美人鱼?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用“黑埃及艳后”或者“黑莫扎特”来称呼一个人物,一位艺术家不是另一位艺术家的影子,一个领导人不是另一个领导人的翻版。

找个黑人演员,不如讲个黑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