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王枻坤,编辑:龚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花100元请人磕个头,花500元哭10分钟。清明节来临之际,网上的各类代扫墓业务又开始忙碌起来。有代扫人称,一个月就接了28单。


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清明代扫墓业务最早出现在2009年,当时福州一家跑腿公司推出了该项服务。十几年过去,多数中国人对扫墓在心理上仍主张亲力亲为,但奈何随着生活方式变化,天各一方、身不由己,通过选择代扫来寄托思念的人也已不再稀奇。


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前几年开始出现的云祭扫业务,乃至虚实交互的元宇宙祭扫,也开始逐渐被一些人接纳。一些个人与公司,瞄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思,纷纷在这个时节,将代扫墓做成了自己的副业和生意,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搏出位的表演。


一、请人代扫的人


距离成都市区一百多公里的小土坡上,代扫人林涛找到了顾客刘峰所描述的墓地。


墓碑周围零星几棵大树,有点荒芜。墓碑上,杂草与尘土,流淌着时光。


这是刘峰姐姐的墓碑。几岁时,姐弟二人随父母迁到成都生活。刘峰大学毕业之后,去到印度尼西亚工作。父母由于年纪较大,又不会开车,已经有些年头没有亲自上这遥远的墓碑,去给女儿祭扫了。


刘峰不愿讲述姐姐离世的原因,但姐弟情仍在。


由于许久没有回国,想着今年无论如何都要给姐姐扫墓,于是,刘峰通过小红书的代扫笔记,联络上了代扫人林涛。


擦拭墓碑、摆放供品、献花、点香烛、鞠躬,一套流程下来,2000元。代扫人林涛说,这是他今年接的最大的单,主要是墓碑位置偏僻,不好找。


和刘峰一样找上代扫人扫墓的还有东北人吴旭,他是请人为自己的大学同学林杨扫墓。


▲ 图 | 林涛代扫工作照<br>
▲ 图 | 林涛代扫工作照


同学林杨小学时,父母离异。初中时,母亲患病去世,父亲投奔未果,只剩自己一人。


吴旭与林杨大学相识,都是东北出身,话语投机,很快就成了好兄弟。毕业后,两人一同留在沈阳工作。


林杨在沈阳的中心地段,盘下了一家70平米的东北菜馆,不过一天却在与一名劫犯的搏斗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吴旭帮几乎孤身一人的林杨料理了后事,给他买了块墓地。一年后,吴旭考上了青岛大学的研究生,离开了沈阳。但无论多忙,每年的清明,吴旭都会回来给同学祭扫。


今年由于学校有项目需要出国,吴旭第一次想到了清明代扫。


他花了399元联络到代扫人,没让他去墓前,而是来到市中心一座公园里、一棵据说是公园里最中心的树前,通过献花方式完成了祭扫。


“这主意是我今年的临时起意,感觉还是一种比较诗意且有意义的缅怀方式吧。”吴旭说。


事后,吴旭收到了代扫商家发来的照片。和煦春光下,大树旁倚靠着菊花和康乃馨扎成的花束,安静地躺在那里。


二、做代扫的人


代扫人林涛主业是殡葬业,代扫只是他的业务支线,从2020年开始,每年大概是从3月初开始接单。


今年截至到4月3日,林涛一共接到28单。收费标准会根据墓地的位置,行程的远近,需求的多少来计算具体的费用,多数价格在300~500元之间。“极个别像刘峰那种极为偏僻的会稍微贵一些。”林涛说。


扫墓有时节。林涛的代扫生意,每年就2个高峰。一个是清明,一个是过年。


他介绍,代扫墓一场多数在15~30分钟左右,提前2、3天做准备,主要是和客户对好墓地所在位置、流程、以及客户所需要的服务,基本上以清扫墓地、擦洗墓碑、上香献花为主,如果有特殊要求客户可提,代扫人斟酌成交。


林涛不认为代扫墓有多赚钱。一路上往返的燃油费、采购费,就要占不少成本。


“代扫墓最困难的地方,对于我自己而言就是找地方,山里老坟没有牌号,委托人也说不清楚具体位置,这时就只能挨个确认,跑前跑后。”林涛说。


作为社会新工种,虽然在中国人传统观念看来,代人扫墓多少有点奇怪,但还是吸引了不少新鲜人加入。


有的是为赚零花钱,图个新鲜,这样的人在小红书、闲鱼上不难看到,不少都打着“您尽不到的孝心,我们来完成”的招牌,相当于“代人跑腿”业务的延伸,当中不乏大学生、社会新鲜人、乃至无业游民等,价格多在200~1000元之间。有的年轻人则真把它当作一个正职工作去干。


▲ 图 | 闲鱼上的代扫墓截图<br>
▲ 图 | 闲鱼上的代扫墓截图


1993年出生的山东男孩罗田在网上专职代人扫墓三年。他并不避讳自己的工作,每当别人问起时,反而介绍起来会很自豪。


“为逝者吟诗,为行者咏琴,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修行。”这句话是罗田的座右铭。


来自苏州的小刘则把代扫业务的外包装做得有模有样。他注册了一间个人工作室,专门承接代扫墓业务。


工作室推出了399元、599元、999元规格不等的多个套餐。


399元包含的业务有,墓地打扫、基本花束和一条新毛巾。花束是用来替消费者祭奠的,可以写上消费者的名字;新毛巾用来擦拭打扫墓碑。


599元的套餐则是比399元的多了一套祭品,还提供全程不掉线直播服务。至于999元套餐,则会加上倒酒、聊天、演绎等服务。


网上流传的一些视频里,代扫人声泪俱下, “您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就是您父母亲的第二个孩子”这种情景令人印象深刻。有网友评,代扫行业也不养闲人。


在这些套餐之外,有的商家会把一些所谓的额外服务另行货币化。如磕一个头就要100元,嚎啕大哭十分钟500元。不算便宜的价格,似乎要抓住的是部分人为尽孝而不惜金钱的弱点。


除个体户外,一些殡葬机构其实也已开展代扫业务很多年。


如江苏苏州胥口香山山陵文化(一家墓园)就开启了代客祭扫业务。官方小程序显示,代扫共分为四个价位:88元花语寄思、188元悠然菊香、288元清雅茶语、388元真爱永恒。截至目前,累计的预定人数分别为85人、547人、290人、433人。呈现出价格越贵,预定的人越多的弧线。


按照对应的价格来计算,截至目前,该单位清明期间“代客祭扫”的服务已带来接近36万的收入。


三、从跑腿到元宇宙祭扫


对于清明代扫,即便发展至今,社会上的评论也是两极化的。


珠海特区报曾在2020年时在微博上展开对代扫业务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网友不太认可“代扫墓”这样的行为。


从评论中,不难看到大家不认可的原因:清明向先人寄托哀思是无法请人代劳的,有人甚至视其为“大不孝”的行为:这样的代扫墓太不严肃,不如不扫。


不过被视为少数的赞成派意见则是:亲人没办法到现场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身在海外,或者家庭亲人凤毛麟角。


对于代扫的方式,目前不乏一些代扫网红借短视频这样的媒介,通过博出位来对人们的观念形成冲击,显示出市场鱼龙混杂的一面。


在有的短视频中,一些代扫人不够庄重,被质疑鬼哭狼嚎、现场作秀。而作为另一面,一些商家会强调,“不会假装煽情,不会违背扫墓初心”。这样的强调,其实是对市场一体两面的概述,也是对用户市场心理的关切。


▲ 图 | 委托人与商家的对话<br>
▲ 图 | 委托人与商家的对话


代扫人林涛和罗田两人在服务方面有共识。一不下跪,二不假哭。“有些情绪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让陌生人来表达,也不应该用钱买到。”


如今讲究绿色扫墓。许多墓园推出的官方版“代客扫墓”,也朝着这个趋势在进化。


比如强调不会磕头、哭坟、焚烧纸钱祭品,而是用清茶、香烛、水果等来代替,以避免对墓园和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期间工作人员会代客朗读一封信,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扫墓结束后,再将录制好的视频传给逝者家属。


现如今,除了代客扫墓的方式之外,还有很多科技公司与殡葬企业合作,打造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扫墓服务,用技术来解决问题。


在手机上应用平台输入云扫墓、云祭祀等关键词,相关的App应用不算少。笔者下载了其中一个扫墓祭祀App,通过上传逝者照片,就能免费建设相关虚拟纪念馆。


祭拜的贡品则是通过充值来进行。比如为逝者续虚拟灯油,续一次就要花费109元。还有一些APP则推出了打榜功能。


伴随着前两年元宇宙的热潮,元宇宙扫墓成为一些企业主打的业务新亮点。


作为国内最大的殡葬上市企业——福寿园(2013赴港上市),自2020年开展“福寿云”云祭扫服务后,又相继推出云相册、云讣告、云守灵、云直播、云共祭、云祈福等,实现了从“云祭扫”到“云纪念”的快速迭代。


伴随元宇宙概念升温,2022年8月,福寿园发布了“数字陵园慧心谷”项目。该项目宣称,通过数字孪生1:1复刻的虚拟陵园,将实体环境还原到线上,使用户在网络端能身临其境。


另外,数字人技术也被应用到数字扫墓时代。福寿园称自己是全国第一家采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落葬的企业,通过270度环形屏幕,“虚拟人技术”还原全息影像,技术手段复刻声音,营造沉浸交互式的动态视觉场景,实现了生者与逝者之间跨时空对话。


目前,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国内2020年~2025年死亡人数增速有所提升,5 年累计环比增速由过去的 5%左右提升至 12%左右。


如果说跑腿式的代扫业务是1.0,虚实交互时代的祭扫无疑将是中国人扫墓方式的一个进阶。随着长时间离开乡土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多样化的扫墓方式,将不再稀奇。只有一点比较重要,它不能为博眼球、做生意而变得娱乐化,不能脱离和违背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精神,这是社会大众更大的共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王枻坤,编辑: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