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唯恐天下不乱,总想办法要挑起矛盾。

这不,最近我朋友圈被一个视频刷了屏。视频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身着校服的学生站在食堂里高声朗读,中间赫然写着“衡水中学食堂”六个大字。

下半部分是北京四中的孩子身着西装、礼服开春季舞会,中间变成了“北京四中春季舞会”八个大字。



视频我就不放了,反正看封面就知道,两个画面对比鲜明,果不其然最终挑起了无数人的敏感神经,各种弹幕评论一呼而上:

“阶层就是这样划分的!”“不要让我看到这种东西,恨!”“耻辱!双方面的!”……

其中,让我尤为不适的一则评论是:

“一个是育人。一个是养猪。”

这种现象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很多人只愿意相信他们所愿意相信的东西。”



去年衡中的张锡峰因为“土猪”论被全网批评,衡中“高考工厂”的刻板印象再度被加强。但这就是全部的真相吗?

在我公司里,就有好几个小伙伴都是衡中毕业的,还有小伙伴的高中同学大学后又回到衡中教书。我把视频发给他们,顺便问问他们的观后感。没想到小伙伴气愤不已:

“这压根就不是我们学校的校服和食堂,能不能别动不动就让衡中背锅了吗!”

据小伙伴说,自从衡中火了之后,就有无数人把发生在其他学校的事情移花接木到衡中身上,不知是出于博眼球还是什么目的,这些年,衡中蒙受的不白之冤可不少。

估计很多人都没想到吧,这次又被营销号戏弄了一次不是?!想不想看看这些能挑起人民内部矛盾的素材都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各种翻找后,我终于在B站找到了可能的原视频,发布于2021年12月。



虽然标题上写着“衡水某中学食堂”,但常爸在评论里发现有人提示这不是衡水中学,也不是衡水的其他中学。



常爸顺腾摸瓜,根据校服、校徽、学生所读的课本等元素可基本确认视频里的孩子是两年前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某中学初中部读书的学生,和衡水中学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在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短视频不愿意思考的当下,只要能掀起阶级对立、性别对立的话题就必火的道理早已是营销人公开的秘密了。而这则视频,再次印证了只要这么做就一定能抓住流量密码。

明明都是各地的精英学霸,命运却如此不同?

于是,被迫背锅的衡水中学因“高考工厂”的刻板印象再度成了被攻击的靶子,而莫名强行被@,凑一起比较的北京四中,被塑造成权贵子弟、那些条件本就优越的好学生们,躺平享乐的天堂。



(在上一条“衡中食堂”原视频下方的评论)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一定会有网友替视频制作者辩白:虽然嫁接视频是不负责任的,但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

事实是怎样的,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说了才算吧。

常爸在B站上找到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对谈的短发女生叫铁柱(应该是艺名),高中就读于衡水中学,高考以687分的成绩考入人大新闻系;长发女生叫小凡,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后考入北大中文系。两人就高中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对比,也让我们对两所高中有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



对学校的第一印象

衡水中学铁柱:“我对衡中的第一印象还挺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的。”

刚进衡中,铁柱就被学校安排的跑步活动震惊了。尽管那时大家还不认识彼此,却被要求贴身跑步,据说是为了让学生有“集体感”。远远望过去,每个班都整齐得像豆腐块,再加上整齐划一的踏步声,极其壮观。



在跑步时,台上的老师大讲鸡汤,其中让铁柱印象最深刻的是“你们来这里就是来竞争的。”



整齐划一、严格紧张、时刻竞争,衡中给铁柱的第一印象与外界传说不能说很符合,只能说是“完全一致”。

上课时,教室里密密麻麻全是人。衡中每个班的人数都在六七十人左右,整个年级大约有三四千人。老师要带着扩音器上课,以防坐在后面的同学听不到。



在衡中学习的目标很明确,一切都是为了高考。高一入学三个月后就分文理科,学习就像开了加速键,一个月不到就把高一该学的内容都学完了。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尽量多赶出时间全都用在总复习拼高考上。



北京四中小凡:“我是北京内的小镇做题家。”



回忆起刚进四中的感受,小凡最清晰的印象是:边缘人。她自称是“北京内的小镇做题家”,靠着优异的成绩从丰台区跨区考到了北京四中。

有多优异呢?常爸有个同事的娃在石景山区上学,她说去年北京四中在石景山区只放了一个名额,也就意味着,在所有以四中为志愿的考生中,只有第一名才能进入四中。同事说,最后靠这个名额进四中的孩子是她家邻居,是区盲盒选手(即不公布成绩的区前20名学生之一)。以此推论,小凡的成绩真的很优秀。

小凡高一高二时班里人数在40人左右,高三时一部分同学选择出国留学,班里就只剩下了24个人。



与衡中相比,四中的节奏就慢多了。在铁柱思考要上文科还是理科时,小凡还没怎么正经上过课。



根据两人的描述,很显然,两所学校的教学理念相差很大,这也导致他们的高中生活的时间线也很不同。

日常时间线

衡水中学铁柱:“中午吃饭时间,也卷到不行。”

对在衡中的作息时间,铁柱依然记得非常清晰。

早上5点半起床,用5-7分钟时间洗漱,接着集体去操场上跑操约10-20分钟,跑完步去教室早读,大概会在7点多去吃早饭。

整个上午,会连上5节课。

学校要求12点开始吃饭,但很多班级连这也要卷,不断推迟吃饭时间。铁柱的班级就要求12点半以后才能吃饭,最后导致吃饭时间越来越短,只有5到10分钟。

吃完饭后休息到2点,继续上课。

下午有5节课。

上完课后,飞奔到食堂,用5到10分钟吃晚饭,再返回教室,开始晚自习。

从高一开始,每天晚上要上三节大晚自习,晚上十点或十一点才能离开教室。



北京四中小凡:“中午在食堂,我们打牌、玩游戏、聊天。”

早上7点,小凡准备起床、吃早饭。7点半,到教室开始早自习。8点,开始上课。

上午大约也是五节课,上完两节课或三节课后会有课间操。

午饭时间的活动内容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小凡记得自己时常和三五好友在食堂呆好久,做小游戏、聊天,不亦乐乎。

高一高二时,小凡下午只上三节课,四点半就放学了。



6点半或7点,开始晚自习。

9点半或10点,结束晚自习。

对比之下,铁柱是在紧张和高压下过完一整天的,她几乎没有任何自己支配的自由活动时间。而小凡相对来说自由程度就高多了,尤其是下午有很多自由活动时间。

看新闻联播

铁柱和小凡在高中时最统一的活动,是每天晚上7点都要看《新闻联播》。

但是,铁柱记忆里的《新闻联播》是无声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埋头刷题。有一次,某个同学调成了低音,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时数学老师敲门,严厉地说:

“干嘛呢!成绩都考成这样了,还在这看呢?”



与铁柱老师不鼓励学生看相反,小凡的老师则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认真看《新闻联播》,甚至还有查纪律的老师来检查。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魔幻。

手机

在衡中人眼里,手机是绝对的违禁品。有时候班主任甚至会直接跑到学生宿舍翻箱倒柜,确认学生有没有带手机。



如果学生违反校规就会全校通报,可能还要扣班主任的钱。



而四中对于手机的管理就宽松多了:学生可以在宿舍用手机,但不能拿到教学楼里。但即便有同学违反,学校在处罚上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几个回合对比下来,是不是对衡中和四中的刻板印象不降反升?衡中强调成绩和竞争,管理非常严格,而四中则更轻松自由。以上就是衡中和四中的全部真相吗?

当然不是了。铁柱和小凡的故事还没讲完,而我也从更多从衡中和四中毕业的同事、朋友、网友那里,听到了关于这两所传奇学校其他的故事。我想今天就一起分享出来,希望会对我们对于到底想要给孩子怎样的环境,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更多元化的思考吧。


没有完美的学校,只有不断努力的个人

提起母校衡水中学,同事既心疼又无奈,就连她也不明白自己的母校怎么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了!

因为成绩比较好,她被分到了两个文科实验班之一,和铁柱一样需要遵循学校的各项规定。到点起床、跑操、上课、吃饭、睡觉,学校让干啥她就干啥。

当我问她有没有感觉很压抑、被束缚、没自由时,同事摇摇头:“没有啊,我觉得很好啊!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学习很高效,不需要自己操心,多轻松啊!”

听惯了对衡中的批评,同事的这一番真诚发言让我有种打开新世界的感觉。而衡中注重排名和成绩的刻板印象也被同事打破了。

铁柱说,哪怕是写个作业老师也要搞排名,这让铁柱觉得特别恐怖。





但在同事看来,衡中不同班级老师风格差别很大,至少她赶上的老师不是这样的。除了高三,前两年很少碰到会张榜公布成绩的时候。老师会给每个同学发成绩条,上面有考试成绩和排名,而且只有自己能看到。快要高考的那段时间,老师才会公布每次模拟考的成绩和年级排名。而另外一个文科实验班,老师就是天天打鸡血,赤裸裸念排名的风格。

同一个学校,同事和铁柱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小凡和常爸的朋友。

提起四中,朋友最常说的两个字是“痛苦”。入学第一次摸底考试,他就体验到了强烈的落差感,从之前学校的年级第一变成了这里的倒数。

一开始,朋友想通过多努力的方式扳回一局。但很快就发现,比他聪明的人比他还努力。而且人家不仅成绩好,各项能力也很强,只能用“大神”来称呼了。



被全面碾压的感觉,朋友用了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他只能一边更努力,一边安慰自己“做学神世界里的学渣也不错”。

朋友的落差感,小凡也体验过。高一时她的成绩,就在班级里排名倒数。幸好学校不公布成绩,让她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高三时,小凡的成绩终于有了起色,最终在高考中超常发挥,排名年级第五。从班级倒数到年级第五要付出多少,小凡没有细说,但常爸从另一个四中学生写的文章里看到了一些细节。

平日里作业量也不算少,有同学还要准备竞赛、强基或其他活动,每天的安排也是满满当当的。



但是与衡中不同的是,除了上课,学习内容和时间基本都是学生自主安排的。



除了自学,四中的学生还熟练地运用了“费曼学习法”,有学霸专门花大量时间给同学讲题,看似花费时间但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巩固知识点、发现漏洞。这事儿我高中就干过,效率是真的高。还有的同学没事儿就互相讨论,顺带把高考议论文素材也准备好了。



有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像这次的春季舞会,基本上都是由学生主导的,从宣传、海报设计、场地安排、节目等都要自己组织,还有可能要外出拉赞助。这都是非常考验个人能力的,而且在社会实践中还能深化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同时,衡中也不是一味地只让学生学习。铁柱就代表学校去北京参加了高中“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除此以外还有“高三成人礼”“高二远足”等各种活动。但是铁柱又说:“衡中活动很丰富,但是老师不鼓励参加。”



而在一向被认为活动很多的四中里,小凡却几乎什么活动都没参加。



衡中不是只有“苦读书”这一个面,也会给学生开拓探索、参加活动的机会。衡中严格的管理也不是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压抑和难过,而是取决于科任老师的风格,学生个人的性格特质和适应能力。

这些年,衡中的教育模式一直面临着不少的争议,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衡中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推上风口浪尖,但与此同时,别说整个河北省了,常爸知道光是北京的,就有的是家长打通各种关系把孩子送到衡中或者衡水的其他学校学习。

说实话,在常爸看来,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对教育的不同看法和坚持,目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这一点只要衡中学生和家长认可,我们作为旁观者其实无可非议。

同样,四中也不是只有“舞会”这一个面,在丰富的活动之外他们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四中相对自由宽容的管理模式也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有些孩子可能无法做到自主高效地学习,需要更多引导。

拿任何一面去概括整个学校,一定是有失偏颇的。

2022年,衡水中学有145人进入清北,北京四中是75人。在今天,不管是硬件条件还是清北入学人数,衡中和四中都是中学里的佼佼者,虽免不了被比较,但一定不是很多人以为的,两个截然对立的存在。

在我看来,他们更应该被视为我们对教育方式的两种探索。一种是给孩子具体、详细、目标清晰的指导,一种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和思考。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有区别但无高下之分。

一场春季舞会,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社会矛盾,而应该是对教育理念的反思和更新。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尤其是ChatGPT横空出世,当个人的知识量已经不再具有那么强竞争力、而个性和创意将更具有竞争力的今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适合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够给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哪种教育模式下学习成长呢?相信读者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就评论区里写出你的看法和思考吧!

如果你身边还有朋友因为看了这则视频嫉恨四中或嘲讽衡中,都请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不要让这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蔓延下去,也不要让关于衡中和四中的误解继续扩散,这是营销号的陷阱。

小凡说,四中的老师常常会嘱咐他们:“你要做个杰出的中国人。”



希望某些营销号主们也好好读读这句话,做个人吧!

放上两个女生对谈视频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3411n7qH/?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1f0e8609965c862544ed0c51ddf2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