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李瑞英,30岁以上的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她主持《新闻联播》28年;担任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前方报道记者;参与央视许多重大晚会的录制;担任国庆6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现场解说……

作为央视的国宝级主持人,她曾获得“全国最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播音作品一等奖”“中国十大杰出女性”等荣誉。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时,领导们对于主持人的选择慎之又慎,最后决定由李瑞英和罗京首先直播两周,作为试验和样板。



此后28年,李瑞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重要场合,都有她的身影和声音。

作为一位女性,李瑞英在事业上无疑是成功的,她早早就达到了行业的巅峰。

可是对于家庭,李瑞英却有颇多心酸和无奈,特别是对于儿子,她永远无法抹去心中的歉疚。

01



1961年7月16日,李瑞英出生在北京。

因为父亲是军人,所以从小就对李瑞英要求严格,并且在父亲心中,希望李瑞英将来也可以当一名军人,为国效力。

可随着李瑞英的长大,她发现自己更喜欢文科,她喜欢阅读和朗诵,觉得优美的文字可以带给她精神上的抚慰和力量。



到高考填志愿时,李瑞英很迷茫,一边是父亲的期望,一边是自己的爱好,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朋友看她这么纠结,劝她说:“你声音这么好听,可以试试播音专业。”

朋友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因为李瑞英一直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大家都知道她的声音条件非常好。

李瑞英有点心动。



高考前,李瑞英去参加北京广播学院的面试,她准备了一篇短文,因为太匆忙,她一点信心没有。

走到广播学院的门口,她遇见一老头,老头穿着很朴素,她以为是看大门的,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底气,李瑞英决定请这位看门的老人家听一听她的发音。

老人家见是一个小姑娘,态度诚恳又有礼貌,欣然同意。



念完后,李瑞英真诚地问老人家:“您觉得我读得怎么样?”

老人爽朗一笑:“水平还不错,可以报考广播学院了。”

然而让李瑞英没想到的是,当她走进考场时,她以为是看门人的老人家,赫然坐在主考官的位置,原来他是播音界的泰斗人物张颂老师。

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张颂老师之前的肯定,还是给了李瑞英莫大的信心,因为自信,她发挥得很完美,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

02



在大学期间,李瑞英不仅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个人问题也没有耽误,她和青梅竹马的张宇燕互相爱慕,情投意合,确定了恋爱关系。

大学毕业后,李瑞英去了江苏台。在江苏台,李瑞英就跟我们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成了电视台的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

她做过主持人,做过策划、剪辑、跑过外景、扛过摄像机……

虽然工作很杂很累,但李瑞英从不抱怨,只要是交给她的工作,她都会用心去完成。

因为在江苏台的优异表现,3年后,中央台向李瑞英伸出了橄榄枝。



进入央视,李瑞英的事业算是上了一个台阶,在央视的工作上了轨道后,她和张宇燕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央视的主持人个个都是精英,为了能从众多优秀者中脱颖而出,李瑞英只能从专业上狠命下功夫。

她身边随时带着一本《新华字典》,有空就拿出来背,每个字的读音、解释、多音字、多意字的区分,生僻字的熟悉。

无论主持什么节目,她都会提前做准备,以做到万无一失。工作之外,她坚持阅读名著、人物传记、新闻报道,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



在李瑞英看来,一个播音员必须在政治、文化、专业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不断磨炼自己,再经过多年的积累,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

所有的学习和积累,都是为了当机会来临时,能从容而自信地表现。

1987年,李瑞英第一次以中央台新闻播报员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荧幕上。

1990年,她担任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文解说。

1991年,她担任了《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

事业顺风顺水的同时,30岁的李瑞英再次面临决策,公婆年纪大了,渴望抱孙子,而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眨眼就要过去了,事业和家庭,她必然要做一个取舍。

03



李瑞英选择了家庭,她开始积极备孕。

虽然已经做了选择,但李瑞英还是不想放弃工作,即使孕吐严重,她也还是维持着以前一样高强度的工作。

一年后,李瑞英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在孩子小的时候,李瑞英家庭和工作两手抓,但没有女人能真正做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要顾及家庭,必定会分掉投入工作的精力;同样,要投入工作,就会没有精力照顾家庭。

李瑞英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人生最好的奋斗年华,她不想蹉跎,自然地,就少了陪伴儿子成长的时间。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改版,采取直播的方式进行播报。

《新闻联播》的稿子一般提前10分钟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越晚,这么短的时间,主持人必须准确稳定地播报出来,要求不是一般地高。

改版的第一期主持人用谁是个大问题,毕竟《新闻联播》这样重要的节目,直播容不得一点失误。

虽然央视精英云集,而从以往的工作表现来看,真正能做零失误的,还是很少的。

经过票选,最后李瑞英和罗京高票当选。



而李瑞英和罗京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成功开启了《新闻联播》以及他们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1997年,在隆重悼念活动中,李瑞英和罗京等连续做了30多个小时的直播,他们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无一差错,受到领导的点名表扬。

同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她作为前方报道记者,现场应变能力让人佩服。

然而,工作上的成就越大,李瑞英对儿子的愧疚就越深。

04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也会要求李瑞英多陪陪他,而李瑞英总是忙着工作,无暇顾及。

1998年,这一年李瑞英38岁,她的儿子6岁。一次直播前,她接到家里保姆的电话,声音里带着哭腔:“你快回来,孩子坠楼了,满身是血,我不敢动他……”

李瑞英脑袋轰地一下,一瞬间出现了空白,她木然地站起来,往门口冲去,可当她走到太阳底下时,她想起了马上就要开始直播的节目。

清醒过来的李瑞英别无选择,那一刻,她心如刀绞,含泪拨通了保姆的电话:“听我说,打120,先送孩子去医院,我做完直播马上赶过去。”

那一天,直播中的李瑞英还是镇定自若,没有出一点差错。



直播结束后,李瑞英火速赶往医院,由于没有来得及卸妆,也无心做任何遮饰,李瑞英在医院的情况被很多人看到。

幸运地是,李瑞英的儿子被救了回来,并转危为安。

而因为这件事,李瑞英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在他们看来,儿子都坠楼了,还有心思工作,得多“冷血”多“无情”啊!



其实,没有人能体会这件事给李瑞英内心带来多大的痛苦,是她不想去守在儿子身边吗?她能丢下节目,让电视台面对全国观众的质疑吗?

在一些人看来,不过是工作而已,有必要吗?可她的工作跟我们普通人的工作能一样吗?

好在李瑞英并不在意外界的舆论,对她来说,重要的是儿子还能健健康康地活着,而她也决定从此以后,尽量减少工作,陪伴儿子长大。

05



除了无人能接替的《新闻联播》之外,李瑞英推掉了很多节目的工作,为的就是有更多时间陪伴儿子和家人。

这些年,她忙于工作,丈夫没有任何怨言,给了她许多支持和鼓励,李瑞英深知自己对于家庭的亏欠。

2014年,年仅53岁的李瑞英,离开《新闻联播》主播台,退居幕后。

2016年,李瑞英正式退休。

退休后的李瑞英,作为中央台业务委员会的主席和北京广播学院的教授,依然肩挑大量的培训工作,持续为新闻播报行业发光发热。

作为全国播音员主持人协会的秘书长,她承担了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改革和培训工作,为中国的新闻播报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相比较退休前,她的时间还是更自由了,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

如今,偶尔在媒体上看到李瑞英,她衣着朴素,神情淡然柔和,就像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看得出来,她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作为女性,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绩,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不得不承认,总是比男性更多。

幸运的是,李瑞英的老公和儿子都很理解她,她这一生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功成名就,更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