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1039新闻早班车(ID:xinwenzaobao1039),嘉宾:张强(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刘鑫(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伦理研究专家),作者:刘甜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云南、广东等多地发布通知或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兼职获取报酬,或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按规定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引发网友热议。
如何理解政策出台的意义?怎样才能切实缓解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困境?
一、医生摆地摊、卖红薯引发热议
政策出台之后,很多网友纷纷为医护人员出谋划策。有人建议妇产科开月子会所,有人提议骨科定做拐杖轮椅,还有人觉得中医科可以自制阿胶糕,好不热闹。
虽然这种留言大多数只是玩笑。但此前确实也出现过西安某康复科医生下班后卖烤红薯月入一万;河南某县级妇幼保健院护士摆地摊买串串,本职工作月薪两千的她实现收入翻倍的报道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图片引自网络)
昨天下午,节目组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医生,对于这种方式,他并不认可。
医生:医生如果不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实现对自己生活条件的改善,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的话,要去卖红薯。我觉得无论是从医生来讲,还是从整个卫生事业来讲,都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对此,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表示,摆地摊、卖红薯,这是对政策的误读。
张强:如果医务人员去卖红薯、摆地摊。作为卫健委,一个是它没有权利禁止你卖或者是允许你卖,这个纯属私人的事情。
关键是说医务人员这么宝贵的资源,摆地摊、卖红薯肯定不是卫健委的初衷。各地卫健委的文件主要讲的是怎样扩大医疗资源供给,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给基层医务人员有个途径增加收入。文件重点讲的是基层医疗。因为基层医疗存在很多奖金,甚至有些地方可能工资都没发足,或者是奖金发不出来。
但是现在外面有很多需求,比如互联网医院,比如一些跟医疗相关的私立医院或者诊所。这样一个是可以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队伍相对稳定一点。第二个就是扩大供给,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二、医务人员收入亟待提高
医生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拥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压力,包括人员不足、医疗资源不足、工作量大等问题。尽管他们在医疗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现实中,医生的薪资普遍偏低成为了困扰医疗行业的大问题。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临床医生平均收入为9.4万元,其中70%的医生表示税前收入在10万以下,仅有14%的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年收入超过20万元。而护士相对于医生而言,同级别的薪资会低。同时,平均收入往往就意味着,有很多人的收入水平会更低。因此,如何提高医护人员收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去年8月份,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里就提到: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兼职、兼薪获取报酬。
之后,云南、广东、山东青岛市等多地的卫健委也印发通知或者征求意见稿,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兼职获取报酬,或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按规定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
在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看来,目前多点执业的落地存在诸多困境。
刘鑫:第一,做兼职医师有一些要求,不是说考下医师证就可以到多家医院去执业。一般来说怎么也得要到主治医师才可以,得有一定技术背景。
第二,有一些医疗技术强调的是团队,麻醉、护理,还有医务人员的合作,团队非常重要,不可能随随便便多点执业。
第三,有一些职业资格限制,比如这家医院有没有开展手术的条件等等。
第四,医院自己的一些要求。比如医生跟医院签的是劳动合同,医生是单位的职工,对医生是要有考核、考察的。如果多点执业,很多时间不在本医院工作,那肯定不行。所以很多医院对兼职医务人员都是另眼相看的。
第五,开诊所目前争议很大。从法律上来说确实可以,但是在外面开诊所的医生会不会把医院的资源,包括医疗资源、医疗器械,另外有可能把病人分流出去,这些是很难规避的。
最后,还有医疗风险。医疗纠纷一旦发生,责任怎么承担,相关保险也没跟上。
三、怎样理解政策意义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医生在昨天下午的采访当中也表示,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落地很难。
医生:多点职业首先是个好事,但是现实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
比如我们的人际关系在医院,我们是医院的人,我们就要首先完成医院交给的各种任务。而现在日常的生活已经被医院安排的各种任务填满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完成其他工作。
比如我是一个门诊医生,我们不仅要出日常的各种门诊;还有专科门诊;我们现在还要求出晚间门诊;休息日还要实行全天的值班制度,大家轮流排班。
我们自己还有家庭、还有孩子,这些事情都要我们自己去处理。现在医院的工作压力确实是比较重的。
另外,如果你要是想出去执业的话,虽然现在流程上、手续上可能不需要经过医院的核实、医务科的盖章了,但是如果让医院知道这些行为的话,往往对个人无论是在医院的发展,还是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都是不太有利的。
不过,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认为,政策出台在现阶段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张强: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只是解决政策许可的问题,而不是针对所有人的。
现在公立医院的医生多点执业其实是不少的。但是如果有的医生很忙没有时间,那这个政策是不适合他的。
第二就是医院的院长不允许本院医生出去多点执业,但医生又很在乎、舍不得丢掉现有的利益,那么这个政策也不适合他。
那么政策适合哪些人呢?就像文件所说的,基层医疗、医务人员相对来讲工作是比较空闲的,这些医生可以在互联网医院兼职,或者在私立医院兼职。
还有就是三甲医院尤其高级医生资源很稀缺,可能这些专家会在几家医院进行多点治疗。过去不允许,政策的意义在于政策给了。但具体怎么执行,这是当事人跟单位之间的事情了,这个一定要弄清楚。
尤其体制内的医生相当一部分对政策的解读是不准确的。卫健委直接从法律角度给了权利,至于用还是不用,或者有没有能力用,这是自己的事情。院长的工作都要卫健委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1%的医生能够用到这个工具,扩大了相关资源,那么对卫健委来讲,这个政策就是有意义的。
张强强调,不要夸大解读政策的范围和作用。这只是部分地区的卫健委对提高基层部分医生收入所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而要想真正解决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困境,需要从完善多级诊疗体系入手解决。
张强:照理说医生在自己单位就能够获得满意的收入,安心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兼职。现在是在我们的医疗体系特别是三级诊疗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出现的这个问题。
大医院的医生可能很苦、很累,病人都集中在那里,但基层医疗有一部分比较空闲,社会上又有很多私立机构、私立医疗及互联网医院大量出现,需要这种资源。
我相信这种政策都是阶段性政策,如果说要等到医疗改革达到理想的状态,那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因为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个时候如果说外面有这种需求,这些医生又发挥了一些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医疗这一块。事实上现在有相当多的基层医生在互联网医疗上已经普遍存在了,有关部门就是表示一个态度,法律法规方面告诉我们是支持这件事情的。
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如果说反对的话,可能很多互联网医院上面的医生就没有了。
刘鑫建议:多点执业从世界范围看是大势所趋,但要想更好落地,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刘鑫:一方面,我们国家现在强调的是机构职业制,不是个人职业制。医生不是自由人,他们隶属于一家医疗机构。而且医院越做越大,平台搭建在那,“大树底下好乘凉”,医生们都想到大医院去,要是得罪了医院它就不要你了。在国外,医师是自由人,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何看待医务人员的劳动?现在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是被严重低估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很难增加。即使现在一些大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加,也是靠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所以医师劳动价值的评估怎么去认定,我觉得是需要管理部门重新思考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1039新闻早班车(ID:xinwenzaobao1039),嘉宾:张强 刘鑫,作者: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