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ID:Mindnote),作者:阳志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次人生发展咨询,沟通的是19号来访者。先认识一下来访者。来访者今年30岁出头,海外名校读的本科与硕士,如今在某一线城市工作,已在某省份城市购房。爸妈衣食无忧,退休金不错,没有什么太多需要自己照顾的。家里还有很多亲戚,在老家照顾爸妈方便。


来访者智商理商不错,运气也可以,找工作没怎么费劲,就在一个成立近二十年的老牌公司协助董事长做研发。董事长整天很忙,没什么时间管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周的工作量,两三天就干完了,剩余时间摸鱼就好。来访者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比如上课、看书、学习。


嗯,来访者就是传说中的“躺平者”,姑且用这个词汇来形容吧。看上去,这又是一次“没事找事”型的咨询,这位来访者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啊?



还真不是。咨询助理与他沟通后,发现他这种“躺平”的状态已经很久了,已经的确影响他的人生发展。所以他才来求助人生发展咨询团队。


咨询助理在与他初步沟通几轮后,提交给我的内部报告是这么描述他的问题的:持续的人生价值感和意义感缺失,导致没目标,动力不足。


咨询助理在咨询准备会上提出了两个自己的疑问。其一,多数来访者求助的是具体问题,然而这位来访者并不是。对于这种深刻的人生价值观问题,那么该怎么处理?


其二,感觉来访者这种职场人士和大学生普遍出现的“空心病”有所不同。大学生的空心病更多在于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去追寻什么。来访者看似是另一种专属于职场人士的“空心病”,那么该怎么处理?


而我在内部会上提醒了咨询助理四个问题:来访者的问题是只在某一维度上出现,还是在很多个维度上出现?来访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当我们碰到这种深层次的人生意义问题,究竟应该开什么药方呢?你开给来访者的药方有副作用吗?


带着疑问,我与咨询助理在人生发展咨询室接待了来访者。而整个咨询流程,也是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



先说第一个问题:来访者的问题是只在某一维度上出现,还是在很多个维度上出现?


在咨询开始,我看似随意地问了来访者几个问题,建立了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来访者也很轻松地进行了回答。


这几个问题问得是有策略的,大体上,涉及来访者的童年、学业、工作、婚恋。而在来访者回答时,有趣的是,无论是哪个回答,都出现了一个口头禅:“随便”。


我问来访者当时怎么想去国外读本科的?来访者说:这个决定其实很“随便”,没怎么思考。而再问本科毕业后,为什么继续在本校读硕,也是很“随便”,“反正就顺着继续读了”。


再问毕业后为什么选择了这份工作。是的,来访者毕业后只有一份工作,从毕业工作至今。他的答案也是随便,当时刚毕业时,原本想从事某个行业,但因为被朋友介绍这家公司,于是“随便面试看看”;然后面试时碰到一个聊得来的主管,就“随便试试看”,入职工作至今。


而婚恋上,也是“随便相亲看看”,用来访者的话来说:“反正就是随便聊聊,聊着聊着就不了了之了”。


你看,模式开始出现了。我们姑且将来访者的这种模式称之为:“随便模式”吧。一般来说,如果有极其高频的口头禅,那么意味着来访者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用我的人性系统论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来访者形成了“执念”——某一组“个人概念”占据主导地位。



再说第二个问题,来访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


我们姑且也“随便”用一个词来总结试试看吧,答案正是:“假性自主”这个词。


我有一位做拖延症咨询的朋友,他格外喜欢用“假性拖延”来形容某一类拖延症患者。对这类拖延症患者来说,造成影响的不是拖延这个事实,甚至他们当时也完成了任务,而是事后的心理总结与情绪体验。往往会后悔、不爽。


同样,“假性自主”也有些类似。他们看似人生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是自主做出来的。然而事后的心理总结与情绪体验,往往会觉得“一般般”。


来访者的人生重大决策,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自己作出来的。你看,这不是一个很“自主”的人吗?


但是,为什么他总结自己的过往人生发展与重大决策,统统用的是“随便”的语调呢?其中最有趣的是他找工作。


原本感兴趣从事某个工作,但因为对面试官有好感,面试官对他比较认可,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完全陌生的公司,工作至今。


我们不妨试着思考:如果是一个真正自主的人,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已经有了想法,会因为对面试官有好感,而变换工作类型吗?


答案显然是不会。


现代社会,人人看似自由,却出现了弗洛姆所言的“逃避自由”的现象。同样,来访者看似事事自主,却出现了“假性自主”的模式。



那么,当我们碰到这种深层次的人生意义问题,究竟应该开什么药方呢?这就是第三个问题。


咨询助理在咨询准备会上,开了一些脑洞:


  • 建议来访者先动起来,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规律用餐和睡眠;

  • 通过改善情境来破局,采取脱敏法,逐步扩大来访者的人际交往圈;

  • 建议来访者通过自己拥有的专业技能去主动为更多人创造价值;

  • 学习作品化,先输出小作品,不要管其他的,哪怕自己看也行;

  • 长期的目标和意义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先设定一个现实中可量化的小目标。


咨询助理开的药方有一定合理之处,我相信,对多数“躺平者”来说,都是适用的。然而,这份药方少了一个什么东西呢?


答案是“药引”。也就是来访者最容易记住、最容易理解、最容易操作的抓手。


与来访者沟通之后,慢慢地我们建立了信任,达成了共识,在这些基础之上,我开出的“药引”是什么呢?——通过“主动的自我披露”来获取“真实的社会反馈”。


在探讨来访者的行为模式时,我与来访者达成了共识:他是一个相对自主,智商不错,略微有点内向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较为疏离、孤独,在高压力情境下表现一般。


这种行为模式的形式,与漫长的学生生活有关系,更与来访者很少进行“主动的自我披露”有关系。他长期将自己保护得好好的,从而让自己没那么容易陷入高压力情境。


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整整几十年,没什么约束了。能给他造成高压力的情境,都被他清除得一干二净。


为了担心被人催着在一线城市买房,所以早早地在老家省份城市买好房子。


为了担心被老板安排更多活,所以宁愿成为公司摸鱼代表。


你可以按照这种格式类推下去。


在咨询时,聊到的类似例子,实在太多了。我都可以建议来访者出版一本《摸鱼者指南》了。


这是人性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起作用。但带来的负作用,就是他长年累月缺乏“真实的社会反馈”。最终,所有的反馈来自自己,而非来自情境,也就是他人、他事、他物。


如此一来,人生意义自然飘忽不定,难以浮现。


只有被约束的自由才是自由,在咨询时,我说了一个金句。人生意义只有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捆绑,才容易从抽象变为现实。


人,既会感受到情境的压力,但又会从情境中拿到资源。当你过了三十岁,长期觉得自己发展不够好的时候,也许可以想想看,情境是否不太对?


引入约束,也就是“主动的自我披露”,来访者才可能获得“真实的社会反馈”,从而打破这种循环。



然而,当开给来访者药方之后,这个药方真的没有副作用吗?这就是第四个问题。


是药三分毒。高明的咨询师就像高明的医师一样,一定要提醒来访者,药方的边界与例外。我们给了来访者的药引:通过“主动的自我披露”来获取“真实的社会反馈”。它有它的边界、副作用。


来访者的“随便”,在求学上“随便”;在找工作上“随便”,在择偶上“随便”,难道真的是一种错误吗?


答案显然并非。成人不谈对错,只谈利弊。


来访者的“随便”,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几个优点:


容易知足常乐。所以来访者形容自己的心理资本蛮高,情绪很稳定,不容易焦虑。


容易结果不错。比如,面试时,因为跟面试官聊得来,就去这家公司了,工作也还不错。也就是“随便”反而带来了性价比更好的回报。


这是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精心计算,反而拿不到好的结果?我天天996,反而不如躺平过得爽?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是社会越来越流行这类生活方式的原因。


好的咨询,并不是要劝来访者按照他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更不是强迫来访者,从一个“随便”的人,变成一个“认真”的人。无为而为才是永恒的自然之道。


好的咨询,是在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基础之上,再往前推进一步:看看,我这种“随便”的生活方式,如何成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助力?


比如,是否可以“随便试试看,读个博士”,读成了最好,没读成也无所谓,反正小成本试试看。


比如,是否可以“随便看看,相个亲”,成了最好,没成也无所谓,反正小成本试试看。


当人行动起来了,一个小的行动会引发下一个行动


所以,我在给来访者设计行动方案时,格外提醒:当下—3个月—18个月—12年,不同周期。12年甚至可以先不去管它,而是先更关心当下—3个月—18个月的行动方案。而所有这些行动方案,你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随便试试看”的轻松心态。



第一个行动是什么?


答案也许出乎所有人意料:立即将头像换成一张微笑的个人照片。


人们常常低估了网络刻板印象对自己的影响。我问来访者,过去三年,你在网上投入的时间多,还是线下投入的时间多?——答案是网上。


我再问来访者,过去三年,你在网上获取的机会多,还是线下获取的机会多?比如,网上认识的女孩子有主动追你的吗?有老板主动邀请你给他干活吗?——答案是从未。


因为他用一张人生最低谷、压力最大时期的头像,人为地给自己制造了霉运。那张非常阴郁的头像,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脾气不好、容易发火的男生。


但实际上,来访者是一个情绪稳定、脾气还可以的男生。


你看,人生发展不经意的坑就是这么来的。人生最低谷、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你为什么还用那时的头像?这不是暗示自己始终处在低谷,走不出来吗?


来访者对我比较信任,连夜将自己的头像换了。


有趣的事来了。有一位女生主动对他表示好感,两人相约情人节吃饭。


其实,人有时候就是被这些不经意的小细节,生生地耽误了自己的姻缘。



当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对话,但不再累述。


总的来说,这个个案做得精彩,体现了咨询的魅力。


咨询的魅力在于如水一般,顺势而为,引人自助。但又比来访者看到的更多、更深。同时引发的行动类似一颗种子一样,创设出最佳生根发芽的情境。


我给咨询助理的建议是:可以深入分析我与来访者的对话逐字稿。想想看,哪些地方是咨询的转折点、来访者的开悟时刻。


对于一位新手咨询师来说,每个个案都有一个由薄做厚的过程。通过逐字逐句阅读与来访者的对话、撰写大量咨询手记,将个案做厚。未来才会由厚到薄,挥洒自如。


在真实的咨询场景,一次好的咨询示范是机缘巧合才会诞生,不容易。



然而,即使事后复盘,个案做得多么精彩,一位咨询师需要始终持有敬畏之心。


咨询师本质上是承担了部分与来访者的因果。当代咨询业成熟的机制:来访者协议、知情同意书、督导机制,以及长期的共情与反共情训练,都是在降低这种因果,将其约束在恰当的边界。不至于影响来访者与咨询师的生活,而是将其约束在咨询室这个安全情境。


如果身为咨询师,你自己不注重这种因果关系,贸然打破。比如,给亲朋好友做咨询,给陌生人做咨询,那么,必然会出现因果反噬的现象。记住,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古话有一定道理。


所以,成为人生发展咨询师,需要你当前身心健康,处在欣欣向荣的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适合成为人生发展咨询师,更不是每个人都会成长为一流的人生发展咨询师。同样,人生发展咨询师始终需要休息、督导、学习、阅读、写作,来增进心灵的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ID:Mindnote),作者:阳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