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成“富婆”?这位教师因为两天工作收到5万欧元,后果堪忧!
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发现银行账户多了一大笔钱,你会怎么做?是研究如何退还,还是幻想成为“富婆/富翁”?
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就必须看看今天这个倒霉老师身上发生的事儿,她的教训,也许能让你改变主意。

小美是美国的一位临时代课教师,上完两天班之后,一看卡里的余额——居然收到了5万欧元的“天降之财”,这可不得了,花呗还清了,白条填上了,借隔壁二婶的三块八毛五也能还上了!感觉走上了人生巅峰!
然而,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对劲的,不过这位“小富婆”看没有人找上门来,就悄悄笑纳了这笔钱,没打算归还,最终引发了一连串官司。


但她很快就想通了:反正钱已经到手,干脆就不归还了吧!不过,事情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接下来的一连串麻烦和纠纷,居然让她身陷囹圄。

当学校行政部门发现错误并要求归还多收到的款项时,这位教师却拒绝配合。小美在多封信件中表示,她的银行不允许撤销交易,还坚称应由学校方面来处理此事。然而,这样的说辞显然并未打动当局。在她拖延不归还的同时,事态愈演愈烈。
在面对教师的拒绝后,当局采取了果断措施。首先,警方介入调查。接着,法院对她提出了盗窃指控。

这位教师不死心,甚至虚晃一枪,承诺说将多打的钱存入一张支票还给学校,以此来拖延时间。
然而,据警方称,小美最终并未兑现承诺,由于这位教师没有表现出真诚和善意,最后,州政府直接从她的银行账户中扣除了19,863美元(约18,400欧元),以弥补部分损失!

尽管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但欧洲大陆的居民也应该引以为戒!我们可以从法国民法典中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
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376条,“因错误或故意而接收不应得的款项的人,有义务将其归还给原款主。”而第1302条也明确指出:“一切支付都应基于债务;未到期的款项应予归还。”
在过去,类似的事件并非孤例。例如,据《独立报》2019年报道,法国一位巴尼约尔苏尔梅尔居民因银行误将177,000欧元打入其账户,但他未及时归还,最终被判处10个月有期徒刑并须归还全部款项。这些案例都反映出,面对错误支付的款项,拒绝归还是违法的,而且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在面对错误支付的款项时,公众应加强警惕,不管是诈骗,还是错误造作,都应该主动与相关机构沟通,不可有侥幸心理。

-END-
Ref:
https://www.mariefrance.fr/actualite/par-erreur-femme-recoit-50-000-euros-deux-jours-travail-poursuivie-vol-751991.html#it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