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财联社APP,作者:潇湘,责编:林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尽管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一尾盘最终小幅回落,走势整体显得波澜不惊。但对于许多债券市场的交易员而言,全球债市在隔夜盘中所上演的一幕,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从美国到德国、从北美到欧洲,短债收益率齐创逾十年最高的景象,构成了一道道夺目的风景线……


在周一盘中,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883%,创下了2007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作为欧元区基准的两年期德债收益率则在上周五升破3%关口后进一步走高,最高触及了3.07%一线,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位。


事实上,不仅仅是最为受到瞩目的美债和德债,从英国到澳大利亚再度加拿大,众多发达经济体的短债收益率近来也都在同步飙升。本月以来,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累计上涨近60个基点,两年期德债和意债也均累涨近40个基点。



而众所周知,以两年期为代表的短债收益率通常是与央行利率变动关联最为紧密的,近期各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一路狂飙,本身就反映了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正支持着人们的预期,即美联储和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将需要比此前预计的更高的利率,来对抗顽固的高通胀。


那么,去年持续了将近一整年的“全球抗通胀战役”,眼下究竟战况如何了呢?为什么突然间市场又发现本轮全球紧缩周期可能变得格外漫长了呢?下面的图表或许能够揭示一二:


一、仍有约半数主要经济体通胀率在攀升


如图中所示,在全球30多个主要经济体中,虽然确实有不少经济体近几个月通胀率开始逐渐从高位回落,但依然有约半数的经济体,通胀率同比指标处于上升的态势之中。


注:higher代表现值比前值高,显示通胀仍未缓解;lower代表现值比前值低,意味通胀有所缓解
注:higher代表现值比前值高,显示通胀仍未缓解;lower代表现值比前值低,意味通胀有所缓解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和德国。


日本政府上周公布的数据刚刚显示,日本1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2%,为1981年9月以来的最快增速,同时也已连续9个月超过日本央行2%的目标。这一数据突显出日本央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两难境地,因为燃料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飙升冲击到了家庭,许多家庭尚未看到工资上涨到足以弥补生活成本上升的程度。


在德国方面,德国1月CPI年率终值来到了8.7%,重新较去年12月的8.1%出现了回升。该国的通胀上升可能是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推动——1月份德国能源价格同比上涨23.1%,高于去年12月20.3%的涨幅。德国统计局表示,1月能源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可能是政府对能源账单的一次性补贴已经到期。


而在这些经济体通胀继续攀升的同时,一些近来通胀数据已经从高位回落的经济体,回落的速度也在逐渐放缓。人们对此最为熟悉的无疑就是美国。


美国CPI同比涨幅在1月仍顽固地维持在了6.4%的高位水平,仅比前月的6.5%回落了1个百分点,以环比数据衡量则更是超预期上升了0.5%。而美联储最为青睐的通胀指标PCE物价指数反映的变化趋势则更为糟糕,1月总体和核心的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均已较12月出现了回升。


美国1月份的通胀转强且消费者加大支出,直接促使了市场押注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里将继续加息以遏制高物价。


正如同Ionic Capital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Doug Fincher所说的,“利率方面的交投情绪已经完全逆转。现实是,通胀仍然是粘性的……通胀波动性将保持在高位。”


二、国际清算银行警告:莫以为各央行激进紧缩已经结束


事实证明,虽然近期世界各地的供应链恢复速度几乎和此前的中断速度一样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早期对通胀施加的压力将很快消失。


以集装箱海运的成本为例。疫情期间,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现货运费增长了逾15倍,此后随着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冷却,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这种回落是不均衡的。根据Freightos的数据,从欧洲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运费价格仍是2019年底的两倍多。


此外,据估计,在巨型船舶上使用的集装箱运输中,有70%是根据长期合同——而非现货市场最终定价的,这些合同在2021年和2022年以更高的运费进行了重新谈判。大型零售商和制造商可能还没有看到足够多的运费下降,不足以让价格进一步大幅下跌。


生活成本下降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容易低估通胀趋势通过供应链发挥作用所需的时间。标普全球市场财智供应链研究主管Chris Rogers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企业不喜欢一年多次改变定价。我们现在仍然看到一些通胀后遗症影响到产品定价,可能需要在今年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里才能影响到价格,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目前,许多公司还面临着最大的成本挑战之一——劳动力薪酬的持续上涨。堪萨斯城联储副主席兼经济学家Nicholas Sly表示,工人短缺对供应链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物流行业的几个部分实际上是相当劳动密集型的,培训新员工是耗时和昂贵的,这只会增加成本。


因此,正是基于上述种种挑战的存在,国际清算银行经济研究主管Claudio Borio本周一也一针见血地表示,投资者需要为有必要改变通胀形势的情况下全球央行再度出击做好准备。



Borio表示,“央行放慢紧缩步伐,然后进行调整,或许不得不再次加快步伐,这都没有错。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不要过早宣布胜利。”


被称为“央行的央行”的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各国央行不要重蹈1970年代走走停停的覆辙,当时在试图降低利率导致通胀飙升后,利率不得不上调至了令人痛苦的高水平。


本文来自:财联社APP,作者:潇湘,责编: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