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的降价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相反,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也纷纷跟进降价,从而引发了一场战争。同时,全面价格战的爆发也使得潜在消费者继续观望,等待更多的促销和折扣到来。
特斯拉门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客观上,特斯拉在中国面对的新能源车竞争对手数量,也要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多。在特斯拉降价后,华为问界、小鹏等新势力品牌第一时间跟进,比亚迪、长安等传统车企的新车型也在不断压低起售价格。蔚来、极氪等品牌虽没有直接降价,但也以提供附属权益的形式变相降低购车成本。
在摩根士丹利看来,降价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一商业行为直接戳中了消费者的刚需。而新能源车企成立时间普遍有限,无法拥有稳定的运营体系,因而降价基本是它们目前唯一可以控制的选项。
“尽管特斯拉仍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领导者,在整体性能(包括续航里程、可靠性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领先于行业,但其售价正被竞争对手压低。”由此摩根士丹利认为,车企降价已经不是一时兴起的行为,而是一种行业趋势。此外,由于消费者观望态度导致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减弱,汽车销售复苏和订单量也受到了抑制。按照行业预期,汽车订单量本应在3月得到回升。
事实上,特斯拉在去年10月就已进行过一轮降价,今年年初的降价则是持续刺激市场的延续性行为。然而,降价并没有为特斯拉中国带来持续的订单量增长。
特斯拉Model 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特斯拉累计销量为11.6万辆,同比增长20.7%。但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直接售往国内的车型数量仅6万辆,剩余约一半销量用于出口。这一表现仅与比亚迪宋一款车型的单月销量相当。
目前,特斯拉既有的Model 3车型上市已达6年,期间并未进行过中期改款,而去年高达28%的毛利率,也为特斯拉提供了更大的降价空间。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竞品的层出不穷,已经进入产品周期末期的特斯拉除继续降价外,也需推出更具产品力的新款车型以维持领先优势。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将继续努力追赶领先者,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组和整合,因此,投资者必须对特斯拉利润率的降低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