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情景又发生在河南日报头上,这篇有点诗意的句子也被疯狂地吐槽:
央视无非就是号召年轻人自力自强克服困难;河南日报无非就是赞美了一下春天的美景
如果撇开附加的情绪,仅仅就这两段文字本身而言,何罪之有?!
难道央祝把孔乙己赞美一番、河南日报只能说大家辛苦才好吗?
狂嘲和狂糟的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的不满:
A)是贫富不均:
有个网友发了一张图片:一个小贩艰难地拉着车与一辆跑车对照的图片:
B)是底层民众的艰难:
这狂喷的例证是很确凿的,正因为确凿才引起了底层民众的共情:蜂拥而至地发泄,形成破窗效应
如果单独地看A),这样的事例,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美国的流浪汉大把大把,难道要马斯克负责不成?
如果单独看B),河南日报那段文字恰恰是赞美劳动成果却不被领情
有人说是央视翻车了,河南日报翻车了,与其说是翻车,不如说掀车了,掀车的原因有4:
1)嘲笑主流恐怕是网上言论生与俱来的DNA,反讽官媒出出气,成了某些人的常态,点赞那是意外
所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必有什么大不了的,放下手机,阳光照常明媚
2)乌托邦宣扬的结果(恕不详论)
A)全能政府:我过得不好,你不负责谁负责?
B)不是说共同富裕么?为什么他富我穷呢?
C)市场经济本来强调竞争、强调个人奋斗、优胜劣汰,但长期以来这些被冠以个人主义、冷酷无情,因此,有人就理所当然的以为;我躺平你也要负责啊
当ABC叠加的时候,狂嘲就不可避免!
相关评论:央视网,怎么有脸批判孔乙己的?
我以为前途渺茫的年轻人自嘲几句,哀叹几句,这股风潮就会过去。可万万没想到,前两天央视竟然亲自下场谈起了孔乙己。
而且视角极为独特:
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小时候我们被告知,孔乙己之所以这么悲惨,都是万恶的封建制度 ,尤其是科举制度摧残的结果;
但现在长大了,央视网却告诉我,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境,都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好家伙,原来孔乙己是咎由自取啊。
孔乙己的悲剧,“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的丁举人不用负责,哪里痛就往哪里挖苦的酒客和掌柜不用负责,万恶的封建制度更不用负责,需要负责的只有孔乙己本人。
所有凶手尽神隐,罪人只有你自己。
照央视网的思路,那祥林嫂之所以这么凄惨,是因为她心态不好,不能勇敢走出自怨自艾的心境。
阿Q之所以这么可悲,是因为他没能信奉长期主义,不能把一份工作持之以恒做下去。
闰土之所以这么失败,是因为他性格过于内向,导致他不敢大胆出去闯荡,而且还不擅长经营人脉。
要是鲁迅知道他最喜欢的作品,被自己国家最高级别的媒体这样评价,不知道他内心作何感想。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问鲁迅先生,他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小说,鲁迅的答案是《孔乙己》,而且给了理由,孙伏园记录了下来:
“《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是的,在鲁迅看来,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苦人”,他的悲剧从来不是他个人的责任,而要归因于“一般社会”对他的“凉薄”。
可到了央视网这里,“一般社会”的事实问题,被轻飘飘地转换成了个人的心态问题。
这和鲁迅一贯的创作思路完全背道而驰。要知道,鲁迅在创作《孔乙己》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讽刺、挖苦、谴责孔乙己,一点都没有。
鲁迅写过很多“苦人”,也批评他们的麻木,但从来没把人民的麻木归罪于他们本身,更没有想要把他们拉到被告席上,逼他们忏悔。
因为,真正的文学从不站在政治和道德高度去审判,而是站在人和人性的角度去理解。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孔乙己生活的晚清,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也逐步和世界接轨,开办新学,开设工厂,置办洋务,实务救国。
但,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基础性制度的一部分,仍然顽强地存在着。当世界都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了,那些在科举制度体系下挣扎的孔乙己们,即使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也没办法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鲁迅是带着同情去理解孔乙己的。孔乙己虽然迂腐,但他的可悲是时代性的,时势使然,已非人力可为。孔乙己虽然偷书,不是很光彩,但他几乎从不拖欠酒钱,尽力维持着自己的体面;把自己的茴香豆分给邻居孩子,他有他的善良。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学的姿态很低,它低下头,俯下身,去看卑微如尘埃的人。文学是一束光,关照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点亮每一个卑微的个体。
而正是这种对人和人性的理解,才让如今的年轻人,在100多年前的一个虚构人物身上找到了共鸣。
我记得前几年,提到《孔乙己》,大家都是嘲笑他对“回字四种写法”的执着,玩“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梗;今年再提,已经是“孔乙己竟是我自己”,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这意味着,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时面对的困境,已经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也不是“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它的本质是学校教育体制和实际工作状况的严重错位,而这,和孔乙己的悲剧一样,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制度性问题,甚至是时代的问题。
而在这种困境里,现代年轻人的学历和孔乙己的长衫,不是心头枷锁。当“丁举人”式的人生遥不可及,当毕业后光鲜亮丽的生活和自己无关,长衫和学历,就是他们最后仅存的体面和自尊。
这时候,我们的官媒不但不理解年轻人的困境,发声呼吁去解决问题,反而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横加指责,企图从他们的脸上撕下最后可怜的伪装面皮,真是残忍至极。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可,如果孔乙己是被困在了长衫里,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那,骆驼祥子倒是放下了架子,想要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了,他的悲剧,难道是因为他被困在黄包车里,不愿意去读书吗?
那又是另一个残酷的话题了。
凡人发声—“治愈麦田”,“美好”却不共情!
近日,河南日报一个关于“治愈麦田”的短视频突然火了,火的是这个本意赞美美好的短视频评论区尽是不满,甚至骂声,最后不得不删除了事。官媒如此不受待见,到底是主编做错了事还是网友太矫情?事情原本是这样的:在这个春回大地的3月,河南日报发布了一个短视频,视频中有一望无垠的新麦,和以麦田为背景的农人和农机,配文道:河南春天的麦田有多治愈,大地上满是绿色写下的诗句”,“这个春天就来老家河南赏青,感受春天的希望和浪漫!”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评论区清一色的骂声和无数的点赞附和……
“春池嫣韵(去TMD),我妈妈大晚上起来浇地了”
“小麦一斤来一瓶农夫山泉价格贵都没有”
“春池嫣韵,我爸妈浇地浇到半夜,凌晨起床就为了抢井,你跟我谈治愈”
“太阳底下陪了俺妈浇了一天地,撒肥料,封溪稿,卷水带,累死我了,烤嫩姨还治愈,治愈嫩全家”
“我浑身泥水,叹地没浇完。你一袭白衣,赞治愈麦田”
“在办公室看着确实治愈,过几天蒿子起来更治愈,春池嫣韵!”
不是网友矫情,这么多人且一致的评论足以说明问题——错的不是大家!
我想评论的多是农村的孩子,或者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毕竟我国城镇化也没多少年,爷爷辈大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阶级。
有人俯视这人间,只看到了光鲜亮丽,却对这人世间的疾苦视而不见,河南已经有一个月左右没下雨了!
现在的麦田有多旱,现在的农民是多苦!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小麦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所谓“春雨贵如油”,没有雨水小麦就会瞎瘪,减产、甚至绝收。这个时候干旱,农民就得扛起水管抢着浇水,麦田周围几家农户共用一口机井,所以大家凌晨就起来排队,几亩地浇一天,甚至几天后才能排到。
试问,当你一家老小辛辛苦苦的打药、浇地、汗流浃背,满心焦急,身体疲惫,甚至在担忧未来的收成和粮价,担忧辛苦会不会白费。这时河南日报却在颂扬风景有多美,大谈治愈,换做是你,你大概率是不会开心的,正在干活的父辈读书少,说不定啐了口国粹!
这不是在赞美风景,这比歌颂苦难更坏,这是“何不食肉糜”的弱智,这是“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阶级对立!
我不想在这里谈论粮价和粮食安全问题,我也不想延伸到阶级对立的矛盾上,把问题只限于“我们有一小部分人”不解人间疾苦、脱离群众。
你可以不赞扬或同情农人辛苦,你也可以歌颂春日美好、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但是你不能在别人辛苦的同时,不见人的苦难,却说这是大自然给所有人的治愈!如此,该骂!官媒更不免!
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河南,4000多万的农民,人均1.12亩地,1000斤的亩产量,一元多一斤的麦价,一年的土地收成,刨去种子、化肥等,除了辛苦和祖祖辈辈的传承,我相信大地里不会结出什么“治愈”和“浪漫”。
如果是城市里厌倦了的人,或是靠想象就能开出幸福的花的精英,你可以”被治愈”,只是,请你不要高喊着或是歌颂着,在那群今天弯着腰浇水、未来还在弯着腰拾麦的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