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乙己》这篇课文对于许多80/90后都不算陌生,他是旧社会一位落魄的文人,空有一肚子知识,却穷困潦倒。上学时候我们都在嘲讽孔乙己,如今当大多数人大学毕业后,面对微薄的工资、高高的房价,大家蓦然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可怜巴巴的孔乙己!

网友们经历过找工作的失败、租房的困难等挫折之后,开始疯狂为孔乙己点赞,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吗。
面对年轻人对孔乙己的追捧,满满正能量的央视坐不住了,发表了一段精彩的评论,好似一把匕首插向了正在困顿之中的年轻人心中。

抛去观点正确与否不说,单论这文采还是不辞哦啊。央视借孔乙己告诫年轻人找工作要放下所谓的书生架子。孔乙己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不能脱下长衫。看看,孔乙己本来是鲁迅批判封建社会的,却让央视树立为当代年轻人的反面教材。

对于央视这番高谈阔论,网友们群起而攻之,纷纷表示很反感,甚至很恶心。有网友就表示祥子到死都认为自己不够努力!

还有网友留言: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好丑陋!
不需要你的指指点点!
看到这一幕,我陷入深思。央视本意是鼓励大学生多下基层、不要挑三拣四。可是为何会招致大学生反感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央视对大学生只有说教,没有同理心。

前段时间,华中师范大学两位优秀毕业生毕业五年只存款5000刷屏,最后沦落为去火锅店打工,是她们不努力吗?他们都已经放低身段去饭店端盘子了,还能说有架子吗?

央视之所以挨骂,是因为不了解学生们的疾苦。当一个人正处于困难之中,一个富豪过来告诉他:吃苦是福!请问能高兴吗?央视掌握了大把资源,请多了解下当代年轻人的困顿。不是他们放不下架子,而是因为辛苦付出20年,仍然改变不了命运,让大家对 读书产生了怀疑!

央视与其在这里说教,不如发挥下媒体的作用,对于改变就业环境、减少996做些努力。这远比你的高高在上要实用的多!

人民日报央视鸡汤言论屡遭嘲讽 这届群众怎么了?
近日人民日报、央视发表的鸡汤言论屡屡翻车,引发网友的群嘲。

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人民日报。看似正能量满满的一则美文却激起了网友的质疑。
不少网友跟帖反击:好好干,哥明天给你娶个嫂子;好好干,老板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好好干,他们又能割韭菜了.....

无独有偶,央视近日也发表了类似“好文”: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还特意配了一幅农民工努力干活的插图。
然而同样没有逃过网民们的批评。有眼尖的网友指出,配图里农民工光着膀子干活 旁边正好有一辆豪车经过。有人跟帖道:“靠力气赚钱一辈子也买不起旁边这辆豪车”。“干活的人越干越穷,不干活的人越赚越多。”

看病难 看病贵
为什么这些看似正能量满满的言论不但不能引发人们的赞美与追捧,反而惨遭质疑和嘲讽呢? 其实不是这些言论本身的问题,而是这些媒体没有切实去了解关心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习惯了不经过思考 不经过调查就能发一些形式主义,假大空的现代八股文。这些鸡汤文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没有任何营养,老百姓更关心看病贵、上学难、房贷重、收入减少这些实际的问题。作为大众媒体,应该更多的去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要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需,才能等到大家的支持和共鸣。

寒门再难出贵子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希望我们的媒体也能多帮群众解决困难,少给大家煲鸡汤。
结束语: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是面对减少的就业机会、高昂的房价、天价的彩礼,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家庭做后盾,很难再逆袭。或许这就是大家对孔乙己开始同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