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周日发表任期内最后一次向人大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拍摄于2023年3月5日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日发表任期内最后一次向人大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没有外界预期的公开道别,现场代表也仅礼貌性地鼓掌数十秒钟。外界注意到,李克强报告中提出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为官方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凸显在历时三年的严格防疫措施后,中国仍面临国内和全球经济的双重挑战。

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在本次人大会议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进一步巩固对安全、金融和科技领域的控制,重新调整关键职位,以进一步淡化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强化共产党的领导。而设定相当保守的经济目标,也表明当局并不追求过高经济增速,而是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优先事项。报道引述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新加坡中国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指出,李克强的报告表明,中国政府认为重新开放对增长的推动力可能只是暂时的,政策方向是只通过有限的刺激来达到增长目标。

报道说,实现5%左右的增长将意味着中国经济在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间平均增速约为4.6%,这比2015年至2019年间6.7%的平均增长率下降了一个台阶。而中国决策者当前面临的不利因素还包括不温不火的商业和消费信心,海外对中国制造商品的需求疲软,以及地方政府因背负沉重债务而导致经济刺激能力受限等。

改开以来最弱势总理李克强 工作报告预示国务院进一步被削权



学者陈道银说,多任总理为国务院累积权力,在李克强任内全被抢走。


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李克强作最后一份工作报告,避谈疫情清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危害,强调中国经济新成就,订下今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新目标。

评论指出,李克强在今年工作建议避谈社会治理,为公安部脱离国务院埋伏笔。至于李克强功过,学者批评,李克强缺乏勇气向习近平说不,导致国务院被严重削弱,助长中国走回专制独裁之路。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周日(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作最后一份工作报告。虽然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不达标,只有3%,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是20多年来中国政府定下发展预期目标的最低水平,但李克强形容,中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李克强:"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评论:李克强在今年工作建议避谈社会治理 为公安部脱离国务院埋伏笔

李克强工作报告的文本,在国防部份谈到"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和"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等内容,但李克强发表时没有读出相关内容。他提出8点今年工作建议,只谈经济民生,没有谈宗教、民族,以及社会稳定和治理。

中国政治学者陈道银表示,李克强未提及的部分,是预告在机构改革完成后,国务院被削权的情况。

陈道银:"在李克强的前1年和5年工作回顾,对社会治理还讲了很多,但对于今年的工作建议,他只是提了一些框架,对社会治理这一块,几乎是没有了。在中国,承担社会稳定和社会治理,一般是指公安部门,没有提的部分,可能将要在这一次机构改革当中,从(国务院)被剥离出去。"

论李克强功过 经济合格但国务院在他手中"丧权"

陈道银表示,李克强在报告强调中国的经济成就,既是要抹去疫情的阴影,达到提振国内外对中国前景信心的效果,也要擦亮自己的成绩表,显示他当总理是当之无愧。但评价李克强的10年总理路,陈道银形容,多任总理为国务院累积权力,在李克强任内全被抢走。

陈道银:"他的报告和前面的报告相比少了很多东西,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丧权辱国',这个权是行政权。过去30年是党还权于政的过程,国务院的行政权,随着党政分工,逐渐做实,特别是在朱镕基时期的国务院扩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说他是'丧权';'国'就是指国务院,经过这改革30年,从赵紫阳到朱镕基、再到温家宝,这几代总理累积下的权力,结果在这10年,在他手中又被慢慢的被党给吸纳了,所以叫'丧权辱国'。"

学者批评李克强缺乏勇气向习近平说不 助长中国走回专制独裁之路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表示,李克强退位前,有用力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但批评李克强没有发挥个人对世界和经济的认知,只重视个人安全着陆,使中国走回专制独裁的路。

冯崇义:"李克强没有勇气和魄力,去挑战习近平,在这份工作报告,仍到处提习近平的成就,违反他的个人的良知和认知,定位成习近平的跟班,配合习近平,维持习近平的个人独裁和专制,是要避免习近平的反腐那把刀,砍到自己头上。国务院的这批人都一样,最大目标不是为国为民,而是全身而退、安全着陆,这是整体共产党统治集团的堕落。"

对于中国今年国防开支增7.2%,幅度与往年一样。陈道银表示,中国的国防开支基本是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一方面是需要按经济情况,处理国防预算,不能太过脱轨;另一方面是如果突然大幅增加国防预算,会引起国际反弹,只是中国体量太大,现在的增幅已算不少。冯崇义认为,中国公布的军费,只是表面没有大幅增加,实际上已通过很多补贴增加,形容国防预算只是政治需要公开的造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