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真愿意打到底?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又一次实行了离岸平衡战略。通过不断向欧洲腹地的冲突递刀子,美国获得了资本回流、盟友体系重整、霸权重建和对欧安全控制、对欧竞争优势拉大等战争红利。同时,欧亚大陆上的所有国家几乎都被拉入“乌克兰陷阱”,许许多多爱好和平的中立国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5日,德国首都柏林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超过五万民众聚集在勃兰登堡门前,手举“谈判而非升级”“外交解决,反对供武”等标语反对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呼吁和平解决地区冲突。视觉中国 图
然而,美国与俄罗斯也正在走向政治协商。美国总统拜登在2月20日访乌前与俄罗斯提前通气并取得俄方安全保证;21日,俄外交部召见美驻俄大使特雷西,要求美停止反俄活动,凡此种种表明,美国不愿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俄美两国在某些关键问题上仍然心照不宣。
俄罗斯:核威慑依然发挥作用
在家门口对抗整个北约集团,俄罗斯的确势单力薄。特别是在“北溪”管道被破坏后,俄罗斯工具箱中可用于制衡乌克兰和欧洲的常规工具进一步削减,若战场形势进一步恶化,俄罗斯拾起核武工具以平衡常规武力不足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况且,俄罗斯这样做已具备国内法的法理基础。
2022年9月27日,在俄罗斯主导的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区入俄公投结束后,俄罗斯就可将这四地视作受俄罗斯核遏制法律保护的领土。2020年《俄联邦核遏制国家政策基础》规定了俄罗斯动用核武器的四种情形:1)在准确获悉弹道导弹已向俄罗斯和盟友领土发射时;2)敌方在俄罗斯和盟国领土使用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3)敌方攻击俄罗斯关键国家或军用设施,并将导致俄罗斯无法进行核反击时;4)俄罗斯遭受常规武器侵略、导致国家存在受到威胁之时。
此外,该政策还指出,“俄罗斯核遏制政策的性质是防御性的”“俄罗斯核遏制的对象,是将俄罗斯视为潜在敌人并拥有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与军事联盟”“俄罗斯核遏制的目的是当俄罗斯和盟友受到侵略时保证对敌人的报复”。
上述政策文本无疑适用于当下的俄乌战场。如若乌军在北约军事援助下在乌东四地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仅仅是常规武器,俄罗斯均可依据上述第2、4条进行核反击,特别是第4条,“国家存在受到威胁”这一表述较为模糊,解释权在俄。
尽管如此,俄罗斯在核武问题上一直留有余地。其关于动用核武的直白表述均来自除俄总统普京之外的其他政要,而普京则始终言辞模糊。特别是在2023年2月21日的国情咨文中,普京虽然宣布“中止”《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责令保障核试验筹备工作,但仍强调“非退出,仅暂停”,并将问题限定在双方“如何清点”“如何了解”,而未扩大到战争本身。
有限战争:俄乌冲突的谈判窗口
在美国隔岸观火、欧洲投鼠忌器、乌克兰兵连祸结和俄罗斯核武威慑的背景下,美国和北约国家将以维持乌俄均势、而非将任何一方逼入绝境为基准,成比例浮动对乌武器供应的质量和规模。“围师必阙,穷寇勿迫”,俄乌冲突仍将是一场有限战争。
目前,俄乌冲突的谈判窗口期尚未到来。这一方面缘于各方均在争取时间站在自己一边,期望2024年俄乌美等国选举周期带来的变数,二是缘于俄乌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上的根本矛盾。因此,在2024年选举周期到来之前,在各国政局未出现致命扰动因素的前提下,俄乌大概率将以当前烈度僵持下去。但与此同时,各方也必将同时反思过去和谋划未来,战局可能向打打停停、低烈度的“阿富汗化”方向演变。
到2024年选举周期过后,谈判窗口期才可能正式到来,但谈判的核心议程仍无法回避领土归属问题。仅对俄乌两国而言,一个次优但实则最优解或许是维持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入俄的既定事实,同时乌克兰加入欧盟或北约。
对俄罗斯来说,保住顿巴斯或克里米亚虽然与最初的战略目标(乌克兰中立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相距甚远,但已是看似次优实则最优的方案。因为这既打通了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保住了黑海当下和未来的地缘政治利益,同时也足以彪炳于俄国外交史册中。而考虑到周边已有多个欧盟甚至北约国家,再多一个已失去了顿巴斯的乌克兰,其后果远比无止境的消耗并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要好。
而对乌克兰而言,其最初的战略目标(收回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并加入欧盟和北约)也并非完全实际。在美欧仅提供有限军援情况下,想全面击败俄罗斯十分困难,终归还要回到谈判桌前,即便收回接壤但亲俄的顿巴斯,未来也将面对长期的绝对不安全和大概率冲突。因此,乌克兰的战争目标也应当是有限的,即在战争中展现决心,从而为自己在谈判桌上赢得有利的政治地位和商价空间。如果能够加入北约或欧盟,也不失为一种次优解,因为一个不能忘记的事实是,从2024年回望,那正是10年前乌克兰危机的根源。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是妥协的艺术。“顿巴斯入俄、乌入西方”这种折中方案虽不是上上策,但亦非下策,至少可以让人民少遭涂炭。然而,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或欧盟,莫斯科和基辅都没有决定权。就北约而言,美国自然不乐见俄乌冲突圆满收场,因此不会在正常情况下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至于欧盟,乌克兰必须与27个成员国进行一对一的入盟谈判并取得所有成员国同意,而对于乌方期望的“快速入盟”,欧盟方面也明确表示必须完全达到入盟的“现代化”标准。因此,西方国家拱火浇油、乱作为甚至不作为的立场将破坏这一外交和政治解决方案。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俄罗斯能够在第三方调解和支持下以推动乌克兰入欧为目标游说欧盟,帮助乌克兰战后重建,保证廉价能源供应,匹配入欧标准,那么或许能与乌克兰“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华盾,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访问学者;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