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一作“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山行》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晚唐诗人杜牧的名作。

诗人用它高超的技法,短短28字,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一条小路蜿蜒伸向山头,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人家居住。

停下马车来只因喜爱那深秋枫林的美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绚烂而明丽的秋日风光,令人赏心悦目,至今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必读篇目。

然而就在最近,这首诗却被一些人炮轰了,理由是:太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家长们抵制的主要是其中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认为这句诗带有歧义,还有的觉得有不良暗示,建议应当从课本中删除。



可说实话,这句诗究竟污在哪儿,如果不是特地被拎出来批判,想必许多人都一头雾水。

“坐”,是因为的意思。

“坐爱”,意为:因为喜爱。

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美景,所以停下了马车驻足观赏。

污在哪儿了呢?

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谐音,仅仅因为一些大人眼中自以为的污浊字眼,就可以把一首好诗随意抹黑。

那才是种文化的损失,创作的悲哀。



然而近些年来,类似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般被误读、被抵制、被举报、被要求删除的例子,我们实在已见了太多。

同样被家长认为“污”的古诗词还有:

杨万里《小池》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它描摹的其实是初出水面的荷叶;

苏轼《春宵》里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写的其实是清幽宜人的春夜美景;

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里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本义指的不过是一枝盛开的红杏自墙头探出来。

杜甫《客至》里的“蓬门今始为君开”,讲的则是杜甫对客人到来的欣喜与期待。

一味地用成人世俗的眼光,把古诗词往男女情爱的方向延展。

又反过来责怪古诗词,带坏了自己的孩子。

这难道不是种本末倒置?



近些年来,被指责抨击的,不只是古诗词。

有家长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应当被删!

你瞧它文中有一句“如刚出浴的美人”,容易让年轻躁动的学生产生不好的联想,令他们出现早恋的倾向。

但其实全句是: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刚出浴的美人”,说的其实是荷花。



又有家长说:朱自清的《背影》也应当被删除!

你瞧文中父亲穿过铁轨去给作者买橘子,还爬上了月台,这可是妥妥违反了交通规则呀。

对此,朱自清表示:

我太委屈了,总共就两篇文章入了中学课本,你们干脆把我删了得了。

2023开年,国产动画《中国奇谭》热播,好评一片。

结果有家长炮轰:





家长说:《水浒传》是“毒小说”,建议“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

家长说:《孔雀东南飞》应当删除,里面有殉情的情节,会让学生早恋,走上歧路。

家长说:文天祥《过零丁洋》应当删除,里面充斥着愚忠思想。

家长说:......

百度上搜索“家长建议删除”,你能轻易地看到一连串条目:

它们是《诗经》,是《陋室铭》,是《水浒传》,是《岳阳楼记》,是文天祥,是杜甫,是杜牧,是鲁迅,是朱自清.......

无一不是我们文化里最璀璨的精华,无一不曾光耀了时代,抵挡了千百年时光的侵蚀。

在一次次战乱、流离、朝代更迭、文化浩劫里,始终根脉不断。

可今天,时光不曾埋没了它们,我们却要亲手掩去它们的光泽。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家长的做法有没有道理呢?

是有的。

许多文学作品,有精华的部分,也肯定会有糟粕的部分。

孩子的心性还不成熟,大人想要尽力为他们构筑一个相对纯粹、真善美的世界,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否就一定要采用如此一刀切,如此武断的方法呢?

我觉得这首诗歌,这篇文章,这部小说,这个动画不好,会污染我的孩子,它就应该删除,就应该被举报,就应当大家都不再读、不再看。

以此为准则,那么,《红楼梦》是不好的,里面的人天天不是吃吃喝喝,就是谈恋爱。

《西游记》是不好的,里面充斥着山精鬼怪,不符合科学。

《三国演义》是不好的,不尊重历史,还充斥着权谋。

《水浒传》就更加不好了,多么血腥暴力。

长此以往,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

很明显,是无书可以看,无诗可以读,无电影可供娱乐,无文学,乃至无文化。

我们都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足够童话,却也虚假。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想说的其实也只是:

多给孩子一些信心吧,相信他们一直在成长,会有足够的能力去分辨善恶,懂得优劣。

而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入光明与晦暗交织的社会。

那些从书里学到的智慧,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生与人性,终将成为指引他们前路的灿烂星光。

同时也请给文学、文化、一切创作,多一些的宽容与自由吧。

这样,哪怕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那么诗意的年代,至少还有诗歌,让我们的心间常驻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