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刘奇洪 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党校特聘专家,原文标题:《浙江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城市如何发展 | 奇谈都市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海大都市圈第五层次城市——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城市,浙江10个,分别是杭州湾北岸的平湖、海盐、海宁,宁波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的宁海、象山,天目山及其余脉的长兴、安吉、德清,杭州湾外侧的岱山、嵊泗。与江苏相比,浙江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城市普遍经济实力偏弱、产业没有特色、对外功能不强,如何发展?需要理顺方方面面关系,找到对头方向、可行路径。
一、杭州湾北岸平湖、海盐、海宁发展路径
杭州湾是浙江省举全省之力重点发展区域,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平湖、海盐、海宁三县市,地处沪杭之间,交通区位优越。杭州湾沿岸的产业园、物流园、镇,由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G92和规划建设的沪乍杭铁路串成一线,成为浙江环杭州湾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平湖、海盐、海宁各镇的企业以纺织服装(童装、羽绒服、皮草、家纺)、箱包、紧固件、造纸及纸制品、汽车零配件等为主,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企业,又有外来资本投资企业,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如平湖羽绒服产业集群、箱包产业集群,海盐紧固件产业集群,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家纺产业集群(许村)、经编产业集群(马桥)、花卉产业集群(长安)。
这些产业集群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产销结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特点,除了就近利用沪杭两地的市场、对外交通、设计技术人才、电子商务平台外,这些产业集群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土企业起步早、地价低于沪杭两市、本地政府有意为之,从而不断吸引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周边城市同类企业前来投资,产业集群因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杭州湾跨海大桥(G15)、嘉绍大桥(G1522)把杭州湾北岸分为三大部分:杭州湾跨海大桥以东岸线属于平湖,以港口物流、化工新材料为主;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嘉绍大桥之间岸线属于海盐,以大型装备、核电、旅游(南北湖、澉浦古镇)为主;嘉绍大桥以西岸线属于宁海,以旅游(盐官古镇、钱塘观潮)为主。
杭州湾北岸最大价值在平湖乍浦附近,这里是孙中山《建国方略》提议建设“东方大港”之处,现是嘉兴港所在地,当然,随着上海洋山港的兴起,“东方大港”功能已由上海洋山港所承担,但嘉兴港(乍浦作业区、独山港作业区、海盐作业区)依然可以作为杭嘉湖平原(太湖南部平原)门户港:一是作为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喂给港,为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承揽远洋集装箱货源,并由嘉兴港通过定期航线运往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二是近洋集装箱开放港口,由嘉兴港直发近洋诸港;三是散货公用码头;四是业主码头,直接作为临港工业企业专用码头。
杭州湾北岸平湖、海盐、海宁的发展路径:
一是针对传统产业多而杂问题,要做减法,优中选优,聚焦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培育行业头部企业,每个镇应该≤3个主导产业;
二是传统产业集群应该对外瞄准全球市场,以全球市场占有率为核心指标(KPI),对内建立工业互联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对接沪杭新兴产业,引进沪杭产业创新平台,使得平湖、海盐、海宁成为沪杭新兴产业中试基地、制造基地;
四是以嘉兴港为核心,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大型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并加快推进嘉兴临港新城建设;
五是平湖撤市为区,推进嘉兴向海的方向发展。
二、宁波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宁海、象山发展路径
宁海、象山位于宁波南部,处宁波城区与台州市区之间;若看作一个整体,“宁海+象山”就像一个半岛,三面临海,东面为大目洋、南面为三门湾、北为象山港,西面是天台山、四明山的一部分。
自三国吴析会稽郡置临海郡后,宁海绝大部分时间属于临海郡(台州府);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提到柔石,称“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这说明就是到了民国时期宁海还曾属于台州,宁海不仅出文人,而且宁海文化与台州文化一致,只是1958年后宁海完全归属宁波(地区)管辖;象山尽管与宁海接壤,但象山就是一个典型半岛,象山古时较长时间在台州、明州(宁波)管辖范围内摇摆,或南部归属台州、北部归属明州(宁波),1958年后象山归属宁波(地区)管辖。
宁海、象山均以山地丘陵为主,所占比重70%以上,只有靠海部分依靠滩涂围垦的平地和一些平缓的山坡地可以开垦为农地,且也是人口最为密集区域。虽然宁海、象山整体人口密度不大,但人口过度集中于山谷和平地,导致有限的耕地无法承载增长的人口。
这使得宁海、象山选择了这样的发展道路:
一是在宁海、象山山地丘陵发展林果、茶叶,利用宁海西部山地峡谷生态林,发展森林温泉旅游;
二是向海的方向发展远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旅游,利用宁海强蛟渔港和象山石浦渔港发展渔业旅游、海岛观光,在象山松兰山发展滨海旅游度假区;
三是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模具、文具、铸造、电子电器、汽车配件、针织服装、家居等;
四是招商引资,积极鼓励外地发展企业回乡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宁海、象山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多,但规模小,缺乏行业头部企业,与鄞州、慈溪等地企业相比,宁海、象山有产业但缺大企业;
二是发展行业多,但除了少量行业有比较优势外,大部分行业缺乏比较竞争优势,同质发展、内耗竞争严重;
三是产业与资源不匹配,宁海、象山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海岛、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能源),海洋产业尽管也作为了宁波重点发展方向,但依然只是起步,并没有成为主导产业;
四是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改造滞后,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
五是产城融合发展不足,城市化滞后工业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供给不足,难于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宁海、象山的发展路径:
一是针对产业多而杂问题,做减法,聚焦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产业,如模具、文具、健康医疗器材等产业,大力培育行业头部企业;
二是针对重点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建立工业互联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各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三是对接沪杭甬海洋研究机构,使得宁海、象山成为长三角海洋产业中试基地、制造基地,并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保健食品等产业发展;
四是针对宁海、象山海湾众多特点,统一海湾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布局产业项目,把宁海湾、三门湾、松兰山等发展成为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三、天目山及其余脉长兴、安吉、德清发展路径
长兴、安吉、德清为湖州下辖县,处宁杭交通走廊中部偏南,处浙苏皖三省交汇,除了德清东部以及长兴太湖沿岸为平原外,由于地处天目山及其余脉,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长兴、安吉、德清打造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城市,方向是上海大都市圈“后花园”,功能是上海大都市圈生态保障。作为上海大都市圈“后花园”,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是长兴、安吉、德清发展方向;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生态保障,天目山及其余脉是上海黄浦江、太湖重要水源地。
在经济发展方面,由于长兴、安吉、德清对外交通改善主要发生在2000年后,因此,迎来经济发展高峰时期也是在2000年后。因2000年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逐步建成,长兴、安吉、德清成为了长三角各大城市的自驾游、老年游、亲子游目的地;周边2小时车程内的大城市(主要是上海、湖州、苏锡常)游客纷至沓来,使得长兴、安吉、德清的绿水青山兑现成“金山银山”有了可能;旅游尤其全域旅游成为了长兴、安吉、德清主要发展方向,而全域旅游又使得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小,长兴、安吉、德清率先进入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轨道。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外,长兴、安吉、德清的茶叶、林果、竹笋、竹木等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产品,以此又衍生出相关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长兴、安吉、德清通往上海、苏锡常交通,将随着沪苏湖高速铁路、锡(常)宜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得到改善,与此同时,长兴、安吉、德清的旅游内容、旅游业态需要不断丰富完善,以家庭为游客接待单元的服务水平需要不断改善。旅游业季节性与旅游市场主体经营持续性的矛盾,使得长兴、安吉、德清旅游服务水平提升遇到瓶颈,长兴、安吉、德清旅游业要做到淡季不淡、旺季持续,需要丰富业态、改善服务,由观光游为休闲度假游。
长兴、安吉、德清的发展路径:
一是围绕吃、住、娱核心环节,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品牌价值;
二是针对长兴、安吉、德清不同旅游资源,差异发展,安吉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冬季冰雪旅游,德清重点发展避暑度假旅游、水乡旅游,长兴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滨湖旅游;
三是长兴撤县为区,利用长兴高铁枢纽优势,把长兴发展成为湖州西部的交通门户,成为长兴、安吉、德清游客集散中心,同时也推进了湖州市域一体化发展;
四是对已经形成的工业企业进行重新“洗牌”,凡是与旅游业、环境保护、主导产业不符的产业进行清理,既保一方水土,又保上海黄浦江、太湖水源安全;
五是选择旅游资源集中的区域,如德清莫干山镇、下渚湖,安吉天目山、太湖源,长兴泗安、水口等地,建立旅游小镇或旅游度假区,由专业机构引领旅游水平提升。
四、杭州湾外侧岱山、嵊泗发展路径
岱山、嵊泗为舟山辖县,也是上海大都市圈仅有的两个海岛县。由于地处杭州湾外侧,孤立于大陆,形成了与大陆不同的产业特点和区域文化。
岱山、嵊泗两县,作为舟山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依然是海洋捕捞,另外,嵊泗海岛旅游业也成为快速发展产业。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岱山、嵊泗居于长江口外的交通区位越来越凸显重要,岱山、嵊泗成为了中国水水中转、江海中转、港口仓储和临港工业理想发展之地,工业产品(集装箱)、矿石、原油、LNG、粮食成为了主要进出口货物,港口中转、港口仓储(原油、矿石、LNG)、临港工业(石化、化工设备制造、船舶修理与制造)、风电成为了嵊泗、岱山四大主导产业。
目前,岱山、嵊泗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陆上交通联系不便、陆域空间狭小、岛与岛联系不便、缺乏淡水资源;另外,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导致难于引进人、留住人。
岱山、嵊泗的发展路径:
一是围绕主要岛屿规划项目、布局项目,在严格海洋环境保护前提下,适当建设连岛工程,通过填海造陆扩大岛屿面积,做到产业布局与城镇化同步,尽量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岛屿与大陆、岛与岛交通建设,超前规划建设连岛大桥;
三是发展海岛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商业设施建设;
四是利用海域资源、海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资源,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尤其发展海洋生物工程、海洋风电、潮汐发电;
五是充分利用风电、消纳风电,发展海水淡化,解决淡水不足问题;
六是加强与全国海洋研究机构、高校合作,成为海洋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实验基地、实习基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刘奇洪 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党校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