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人日报》的一篇文章火了。

为什么火了呢?

因为这篇文章,创造了两个新词:① “低龄老年”;② 银发红利。

什么是“低龄老年”呢?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低龄老年”,基本可以总结为“处于男干部及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这些人按他们的说法,基本都可以归类为“低龄老年”。

什么是“银发红利”呢?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基本可以总结为帮助上面的“低龄老人”实现再就业,扶持“低龄老人”创业,探索老年群体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潜能和广阔的市场,发掘老年人力资源,这就是他们所说的“银发红利”。



根据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实际现状来看,当一个职工年龄达到35岁的时候,很多用人单位基本就会开始嫌这个职工年龄大了,就会开始想着办法裁掉这个“大龄职工”,我想这应该是目前大伙都知道的一个现状。

然而如今的《工人日报》呢,却跳出来告诉大伙,即便你是65岁了,你还是属于“低龄老人”,你还有丰富的潜能和广阔的市场,你还有资源有待发掘,你还有很多“银发红利”可以开发——这...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年轻时背负无限压力,老了还要再就业,这到底是现实太搞笑了,还是《工人日报》太会搞笑了?

其实每当谈到与人口相关的“红利”这类词汇的时候,我总会想到经济学家刘福垣的一段演讲:



刘福垣院长表示,总盯着人口红利的一些人,那都是立场站错了,都是浮在资本家的那张皮上了,因为人口红利这种东西,其实是带血的。

我非常认可刘院长的这段话。

因为“人口”这种东西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人就是人,人不应该成为什么红利。

如果一个人总把人当成红利,那此时,他口中的“人”还是真正的“人”吗?总把人当成红利,那此时他口中的人,到底是一个个有尊严的人,还是一个个用于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人,从来都会想尽办法帮助大家伙减轻工作压力,可是如今一些人呢,则是想尽办法给大家伙增加工作压力,而且还将这种东西美化为“红利”,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70年11月13日下午,在位于韩国汉城服装工业区著名的平和市场,发生了一起小规模的抗议活动。

期间,十几个年轻工人高呼口号,要求当地改善平和地区服装工人的工作条件。但是当他们聚集到一起之后不久,警察和市场保安冲了进来,企图化解抗议活动。

在抗议者与警察和市场保安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22岁的年轻人把汽油浇在身上点着了。被火焰包围的他,在疼痛中高喊:“我们不是机器!”“让我们在星期天休息!”“遵守《劳动标准法》!”“不许剥削工人!”



这位拿着《劳工标准法》小册子的22岁的年轻人,在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请不要浪费我的生命。”

这件事被曝光后,在韩国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韩国社会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劳动环境问题。

最后,韩国承认了问题,并在当地为这个年轻人树立了烈士铜像,并以这个小伙子的名字“全泰壹”命名了一座桥,而在这座桥的路面上,有数千张带有市民追思文的黄铜板。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工人,用他的生命为自己的社会和同胞争取来的福利的故事。



一个工人阶级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工人同胞能减少一点工作压力以及改善一些工作环境,而选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故事,实在是令人动容。

是的,全泰壹是一个工人,他代表的是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理应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

可是如今的一些人呢,口口声声说自己代表工人阶级,但是他们说的、做的,却完全是在向另外一个阶级靠拢,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令人寒心。



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也都应该是有尊严的。

因此,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他们都应该是堂堂正正的人,他们不应该是工具,也不应该是手段,更不应该是一些人口中所说的那个所谓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