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把网购的时间分出来一点给线下,就会发现站在超市门口迎接你的人,也是常换常新。

他们迎接你的行为主要靠“拦”:以前,拦住你的原因是“办卡”,现在,拦住你的原因是“退卡”。

劝你“退卡”的人是一批黄牛大哥,主要在家乐福附近出没。

上周,我在北京的几家家乐福门口被黄牛拦住,他们劝我先进去看看还能抢到什么,“如果你想要的没货了,出来找哥,哥买你的卡。”他的收卡价格是原卡价格的4折,语气里却充满了知心老大哥自己吃点儿亏也要为你好的热诚。



我懵了,4折?这也太不值钱了吧。而且,据说二手平台上的一些收卡商家连4折的家乐福购物卡都拒收。

家乐福这超市到底怎么了?

上网一查,我发现全国各地的家乐福正在清空货架。有一些家乐福宣布了闭店,询问“能否退卡”的人蜂拥而至,得到的答案却是“不能退”和“不能说”。



家乐福“闭店”“撤店”“不能退卡”的舆论正在席卷全网,年轻人在网上感叹,“从小逛到大”“爷青结”“爱逛超市星人心碎”……但年轻人只是心碎,真着急的,是抢着去家乐福花光1万储值卡的人——

他们几乎人人推车,车车堆满,收银台的队伍排出一整列货架那么长,车里是成箱的牛奶和卷纸打底,锅碗瓢盆和毛巾溜缝儿。





走零售大卖场路线的家乐福,在十几年前是有些高级意味的。



新一代中产还没办上山姆会员店280元的卡时,就有人开始往家乐福储值卡里3万、5万元地存了。他们才是真·初代中产,是外国超市登陆本土时,第一批与之接驳的人。于是,当家乐福的潮退了,你才能辨别出那群早就实现了超市自由的人,正进行着更为豪横的消费行为——

为了花掉上万储值卡,他们正抢着109元一桶的洗衣液和368元一桶的奶粉。



家乐福的slogan是“有一种信任叫家乐福”。

先不说“不能退”和“不能说”配不配得上这份信任,反正年轻人今天信任的,早就不是家乐福了。



他们愿意买一张山姆会员卡,体验中产四口之家才能消化得了的大分量商品,还暗暗注册了Blt精品超市的免费会员,每次买一小盒上百元的草莓,积攒的积分只够换一次停车券。

但就是不愿再迈进“不时髦”的家乐福。

当衣食住行可以用离家更近的超市、价格更低的网购平替,偶尔逛次大型超市就成了一件有仪式感的正经事,是需要高级感来加持的。

家乐福里的洗护美容类产品,牌子货大概停留在69元的沙宣洗发水、169元的日本护发精油。而其他超市的货架上,早就摆起了599元的宝格丽香水、699元的卡诗洗发水、千元美容仪。

年轻人会说:“花不到千元买大牌是赚了,但不会觉得100多块的开价外国品牌实惠。”

家乐福购物小程序中,按价格降序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洗发水为上图这款

而对于高生活品质是稀松平常来说的新一代中产来说,更不愿意来家乐福了。

家乐福里的澳洲谷饲西冷牛排,在隔壁柜台的鸡翅、猪肉馅、前臀尖后臀尖之间显得格外耀眼。而其他品牌的超市里,光是牛排这一个品类,就能把牛身上的各种部位摆出好几台冰柜,眼肉、西冷、牛小排、板腱、战斧……

中产会说:“谷饲西冷是吧,那应该是澳洲牛排里最低级别的了。”

家乐福购物小程序中,按价格降序排列,排在第一位的牛排为上图这款

1995年,全国第一家家乐福开在北京,同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500元。那时候,人们的购物选择只有小卖部和百货商场,看到日本的芥末、美国的烧烤酱当然是新奇的。

图源:中经数据

但现在的超市里,日式寿喜锅、墨西哥卷饼的食材是装盒整套卖的,你甚至不用走出超市大门,就能原地吃到海南糟粕醋火锅、新奥尔良烤鸡、芝士焗龙虾。

对比之下,曾让家乐福引以为傲的经营理念“一站式购物”,就显得没那么“一站式”了。

就此,来逛家乐福的,只剩下了一群中老年人,而他们大概能分为三类。

自费办了储值卡的初代中产;逢年过节能收到工会发来的礼品卡,还未退休的老体制内或老国企人;

厅局风年轻人的父母——体制内年轻人收到工会福利之后,并不爱去家乐福,便转手送给爸妈。

手握这些卡,意味着要么不差钱,要么不是自己的钱。所以他们在家乐福里消费,不太会在意买箱牛奶贵了10块、买一把大葱贵了5块的,反倒会觉得,这是体面和实惠并存的。

不过,在最近的抢货风波中,抢的是109元一桶的洗衣液、800元5块的鳕鱼、研究哪个牌子的电器才能用卡消费……

图源:小红书博主@云卷云舒

多花了钱,还狼狈,初代中产再也不会觉得体面了。



2003年,家乐福把全球店长大会开进了卢浮宫。之后,掌管家乐福25年的最大股东哈雷去世后,第二大股东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你以为家乐福是卖菜的,结果它的老板是卖奢侈品的。

家乐福居然在卢浮宫开大会,还曾经引起过一些当地人的不满

来自法国,也是为家乐福奠定高端属性的标签之一。2021年曾有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家加拿大连锁便利店运营商,想要收购家乐福,这种“下嫁”,让法国政府直接出面进行了强制干预。

图中文字大致意为:法国政府否决了加拿大Couche-Tard Inc. 提出的,收购连锁超市家乐福的提议。图源:《华尔街时报》

我在家乐福里闲逛时,除了能看到荒凉的货架、抢货的人群,依然能听到一些顾客看到法文品牌名“Carrefour”的时候,随口说一句,“这是个法国超市”。

这一切带有异域风情的神秘高级感,如今只能从一些年轻人的童年回忆中揣测到分毫。



26岁的湖南小哥马也说,小学时上英语课外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做水果沙拉,从家乐福的购物袋里掏出一瓶沙拉酱,马也觉得自己就像是置身于法国一般,贼洋气。

“当时沙拉酱就是洋玩意儿啊,那是一般社区大卖场一定没有的。”

25岁的北京女孩狗蛋说,初中时学校里最流行的服装品牌是A02,同学中有人穿件这个牌子的衣服就了不得了,没想到她家附近的家乐福超市里居然也有门店。

“那个牌子得是专门卖服装的百货商场里才有的的。”

全球第一家家乐福,更像是初代山姆,开在巴黎近郊、占地2500平米、包含500个停车位、属于hypermarket(大型/综合超市)这个大类……即便不是仓储、会员性质,家乐福也只方便多成员的家庭来消费。因为在这购物,是个连锁动作,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经营理念“一站式购物”。



如果你只想路过买瓶水、买盒水果,绝对不会走进家乐福,因为会迷路。

多楼层的家乐福,真正的超市入口开在二楼,单一平层的家乐福,从入口开始就是一条长长的、看不清尽头的通道。



其间,你得路过卖金银珠宝的柜台、品牌服装店、干洗店、奥莱折扣区……



最终,才能抵达生活的核心,蔬菜水果和米面杂粮。

很多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都会在地下一层开一家超市,而曾经的家乐福,是把超市开成了购物中心。

渐渐的,家乐福的选址逐渐向城市中心靠拢,现在我们能从地图上看到,法国大部分家乐福是密集的出现在巴黎这个圆形中的。



入驻中国后,国内的家乐福也这么效仿,开在黄金地段。于是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家乐福曾经的中产气息。

北京第一家家乐福开在北三环的国展中心旁边,方圆三公里之内有使馆区、当代MOMA和北京希尔顿酒店;湖南第一家家乐福开在长沙芙蓉广场,门口是个巨大的十字路口,五一大道就横跨在面前;青岛只有两家家乐福,分别开在寸土寸金的市南区和市北区。

当我问起青岛同事,当地家乐福的周边有什么样的居民区时,她只简单有力地回了我一句:

“黄晓明住的海逸天成,就在那附近。”



城中的老钱步行至此,城外的新贵驱车前往,曾经家乐福的地下三层车库被挤的水泄不通。

不光有人花万元办家乐福储值卡,以前,家乐福礼品卡还是走亲访友的硬通货。一位朋友告诉我,过年拿卡去家乐福买东西是很拽的事,证明你爸妈这一年在单位很牛。

“我爸是处级的,大概发的是1000元,有个阿姨可能是副厅上下的,记不清了,反正家里有一叠卡,怎么也得有3、5000元吧。”

曾经的家乐福礼品卡,甚至能是灰色地带送礼的硬通货。

对于90后上海女孩妮妮来说,小时候去家乐福置办年货也是件“有仪式感”的事情。

“走亲戚串门的时候,客人会有意无意强调一句,我在家乐福买的,主人就笑脸相迎。”

礼盒装的高级干货、墨鱼香菇,一份二百多块,买上四五盒,一次性把一张千元礼品卡花完,这就是初代中产家庭的底气。

Ending:

2013年开始,门店数量和销售额逐渐被大润发和沃尔玛超越,家乐福失去了头号大卖场的头衔。2019年,中国家乐福被苏宁收购,家乐福又不法国了。



图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

十几年前初代中产挤破脑袋去逛的网红高级超市,现在的零售大卖场,家乐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盒马里,外国品牌的平价酱料、平价酒水一排排陈列整齐,吸引着无数年轻人前来。山姆一如既往的只允许买了会员的顾客才能进去消费。物美超市,物美价廉,欢迎所有的人……

在各类型超市不断迭代更新的过程中,家乐福好像时空静止了一样。

20年间,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家乐福官方如何解释门店缺货不是为了关门,而是为了优化商品供应链,但中产们明显无法买账,他们再次来到这里,是为了最后一次消费。

于是,这两天的家乐福里,你能看到一个怪异的消费景象:

这里有顾客身披万元的外国大牌羽绒服、手提奢侈品包,但他们都得在灯都没开全的昏暗环境中购物,在仅剩的锅碗瓢盆里周旋,花上高价买日用品,最后挤进长长的结账队伍,在心里长舒一口气:

“这钱,终于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