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无人飞艇被击落,退而不休胡锡进前后两篇“雄文”火了。在微信公众号“胡锡进观察”中,他的前一篇(2月4日)“观察”是《五角大楼为何选择不击落中国的流浪气球》,后一篇(2月5日)“观察”是《美击落“流浪气球”,想要以此证明“美国最终胜利”了》,观点发生大幅翻转的前后相隔时间,仅为18个小时。
对照前后两篇“胡侃”,作者的表达内容确实是有一点错乱。4日文章刚刚质疑了美方的“击落能力”:2万米以上平流层飞艇目前在全球都处在研发阶段,中国走得比较靠前。……飞艇体积巨大,必须打到它的关键部位,才能将其击落。美军之前没有击落过平流层的飞艇,如果美军宣布要击落这艘中国的失控飞艇,系他们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存在一开始打了几次打不下来的风险,那对美军将是很丢脸的事情。
5日的文章,却又嘲讽了美方不得不“选择击落”:美国不让这个“流浪气球”就这么飞走,而是动用最先进的F-22战斗机发射导弹将其击落,是要制造一个“美国胜利了”的结局。过去两天美国把气球事件炒成头条新闻,搅动了整个美国舆论和政坛,故华盛顿需要“以这种方式收场”。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也不能光听胡锡进一个人在这儿“胡侃”。外媒的解释是这样的:五角大楼最初建议拜登不要击落该气球,因为造成的碎片可能会伤害到地面平民。这在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月4日的声明中也能得到印证。他透露称,拜登2月1日批准击落该气球,但击落时要求确保气球沿途路线的美国人生命不会面对“不当风险”。“按照总统的指示,国防部制定了在气球位于我们的领海上方时将其安全击落的选项……”
外媒其后的报道也称:在等待气球飘到公开水域上空后,多架战斗机和加油机参与了该任务。最终,一架F-22战斗机在当天下午2时39分使用一枚AIM-9X超音速、热追踪的空对空导弹进行了射击。气球在距离美国海岸约6海里的地点被击落——该地点处于较浅水域。而有美国军方官员称,在此处击落的另一大考量便是,利于打捞。路透社援引该官员说法称,碎片散落在长达7海里的海域。多艘美国军舰已经抵达现场,计划于未来几天从打捞的残骸中获取设备部件。
可以说,胡锡进在未了解事件全貌——或者说是迫切期望迎合其粉丝情绪的情况下,为拉抬流量提升影响,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了违背新闻媒体人职业伦理的“蹭热点”式攀附,其草率发言也充满了主观臆想。
但在“中必赢”的强横氛围里,胡锡进所有“信口开河”的胡侃,似乎都将得到豁免、获得体谅,并不会受到事后追究与问责。
毕竟,把人夸过头了,是不必承担风险的。我们从未听说过,谁因为夸人不实而吃了官司。
胡锡进有着王朔笔下“讨生活人”的精明——“眼风极佳,夸起人来十分舍得自己。逻辑是我就是把人夸过了他也不能跟我急。夸的时候就把什么事都办了。”
当然,虽然对于国际热点分外咋呼,但对国内情势,他还是有点逼数的。记得他在去年某一阶段曾呼吁过放宽某项政策,但在当晚获知上峰基调并未出现松动后,立马紧急删文。
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通常都会有一套稳定的价值观输出机制,其逻辑结构往往是坚固的,逻辑链路大体是自洽的。但62岁的胡锡进,丢弃了媒体人最应珍视的“求真”操守,在退休后更是“什么都不坚持”,毫不掩饰地、近乎病态地两头舔食流量。
正所谓:昨天胡锡进,今天胡锡退。
“进退自如”的胡锡进,总是能够在流量池里乘风破浪,实现赢两次的“双赢”结局——一把是“诈胡”,另一把也是“诈胡”。只是这次,两次“诈胡”时长间隔仅一天,立马显出了“刺眼的尴尬”。但对于胡锡进而言,这些操作都是屡试不爽的“小妙招”,根本不会对铠甲般坚硬的脸皮造成杀伤——毕竟,流量才是王道。
据了解,作为时政头部大号,胡锡进相关IP由专业团队运营,胡锡进只是站在了台前浪尖。
去年初,一份围绕胡锡进个人IP打造的商务刊例价(编者注:该截图为2022年部分平台报价,未全部展示)显示:“胡锡进”微博刊例价为50万元人民币,微信公众号“胡锡进观察”头条文章刊例是60万元。虽说刊例价通常会在执行过程中给予客户折扣优惠,但这一价格在新媒体行业中也属“顶流”。
我注意到,财经博主泽浩曾对他频繁的“诈胡”,有过一段非常精彩而准确的论述:
“胡锡进讲的东西,别说一天一变,他甚至可以半天一变,姿态异常柔软灵活,毫不在意被打脸。这是他当几十年媒体人练出的基本功,第一时间跟上热点,站稳国家主义立场,并观察风向,然后根据风向变化,随时改变观点,同时也懂得讨好粉丝。说错了被骂被打脸丝毫不在意,马上换个话题继续输出,心理素质极好。
一件国际或社会热点事件会有个发展过程,需要一些时间才会看到事件的全貌。专业理性的人不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而是搜集事实证据后谨慎分析,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而老胡呢?永远是立场先行,情绪先行,只要站稳了爱国主义立场,说错了又怎么样?反正话题有了,流量有了,粉丝嗨了。做自媒体,被骂不要紧,就怕没热度,越骂流量越高,收入自然也越高。老胡完全是把自媒体和流量彻底玩明白了。”
“胡锡进观察”公众号简介为:一个复杂中国的报道者。我认为这并不准确,建议改为“一个复杂的中国报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