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啊!击落中国间谍气球!”美军还在犹豫啥?

在美国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的“中国间谍气球”,北京时间4日仍然优哉游哉地飘荡在美国上空。尽管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已经提醒说,该气球有可能最早在美国时间周六就飘离美国东海岸,多名美国政客也在嚷嚷着“把中国间谍气球打下来”,但美军依然没有动手的迹象。

这是怎么了?美军是没有能力击落高空气球?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老司机认为,可以排除的是第一种可能——要说能击落几百公里高度太空卫星的美军,却拿几万米高度的气球没有办法,实在是太荒唐了。

当然,要击落高空气球也的确不想想象里那么容易。

首先要说明的是,美方最新宣称该气球“有机动能力”的说法存疑,这更不是美军拿它没办法的理由。



需要远距离飞行的飞艇一般是流线型外形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日表示这是一个失控的无人飞艇,用于气象研究。“无人飞艇”可能只是对这类浮空器的笼统称呼。通常而言,飞艇要考虑移动,因此体型是流线型的雪茄外形,以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而用于气象研究的更多是系留气球和放飞的探空气球。系留气球有缆绳固定不会到处飘移,探空气球也不会考虑长途飞行的需要,因此它们往往采用更稳定、但空气阻力极大的球形设计。



所谓“中国间谍气球”,下方吊放有明显的太阳能电池板



对比美国自己的探空气球,外形特征基本就是一样的

注意!这也符合美国方面发布的“中国间谍气球”外形特征。特别是探空气球需要长时间在空中停留时,它会在下方吊放一组太阳能电池板为搭载的设备供电,与美国发布的照片完全一致。

球形的系留气球可能会根据需要搭载辅助动力系统,但它功率有限,主要作用是帮助气球在空中定位,而不是长途飞行。当然也有球形的动力飞艇,但后者会配备显眼的大型动力装置,而且实际飞行距离依然有限。



美国海军曾测试过SA-60球形飞艇,注意两侧的螺旋桨推进器

因此,根据美国方面发布的照片和常理分析,所谓“中国间谍气球”其实大概率就是一个走失的大型探空气球。

其实这种情况也并不罕见。例如2017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山东济南章丘气象局探空站做实验时,因绳索断掉,一个探空气球及携带的科研仪器,就随风飘走了……

那么美军是否有能力击落高空气球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对付高空气球的方法并不少,例如直接出动战斗机,利用机炮射击,就是最便宜的方法之一。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使用高空气球侦察我国的军情。1974年5月,解放军出动歼-6战斗机飞到高空,在400米的距离开火将其击落。但战斗机使用机炮对付高空气球时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是气球高度往往逼近甚至超过战斗机的升限,战斗机需要冒险进行跃升式冲刺射击,存在失速的风险;其次,由于机炮射程有限,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很短。一旦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战机与体积庞大的气球残骸撞在一起。

因此更安全的办法是战斗机发射空对空导弹。2019年,中国空军飞行员武辉就驾驶歼-10C战斗机,发射“霹雳-10”空对空导弹将闯进云南上空的外国高空侦察气球摧毁。

显然,美军也有能力出动战斗机、使用空对空导弹击落高空气球。特别是空对空导弹大都采用破片战斗部或连续杆战斗部,即便现代高空气球/飞艇为避免意外漏气而采用了耐损的隔舱设计,也难以抵挡这种可以摧毁战斗机的专用武器。

但比较尴尬的是,如果中国气球的飞行高度比较高,甚至超过了空对空导弹的有效作战高度,那战斗机也没招了。资料显示,无人气球的最高飞行纪录超过5万米,很多气象研究气球的飞行高度也超过3万米,而对于大部分空对空导弹而言,在空气过于稀薄的两万米以上高空作战时,就逼近极限了。



美国“萨德”反导系统主要部署在国外

如果战斗机也不行,能对付高空气球的还有远程防空反导系统。气球基本没有机动能力,也没有特别针对雷达进行的隐形设计,下方吊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更是雷达上的显眼目标。对于美国而言,无论是“爱国者”系列还是“萨德”反导系统,理论上都有能力击落飞行高度在两万米甚至更高的高空气球。

不过美国强调前沿部署,本土的防空反导系统数量相当少,主要依靠战斗机保护空中安全,因此想要用反导系统击落高空气球,搞不好还要从远处用大型运输机,将反导系统空运到气球的预定路径设伏,动静实在太大。更糟糕的是,如果在此期间气流改向,气球飞到其他地方,由于这两种防空反导系统的射程有限,还得追着气球重新部署——那就更丢人了。

另外,这些反导拦截导弹的单价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美元,用来打高空气球也实在不划算。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射程更远的拦截导弹,比如部署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基地(中国气球之前曾从附近经过)和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基地的陆基拦截弹(GBI)。该拦截导弹射程远达5000公里,射高达2500公里,完全符合要求——只是用这种拦截洲际导弹的超级大杀器对付高空气球,那才是“高射炮打蚊子”,估计美军丢不起这个人。

总之,美军要对付徘徊在美国上空的“中国间谍气球”,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真要下定决定将其击落,完全办得到。但美军为什么就是不动手呢?老司机猜测,除了担心一旦失手可能成为笑柄外,更可能的是,五角大楼完全清楚这个气球的民用性质——如果将它击落,掉落的气球残骸就足以说明美国是在没事找事地瞎炒作“中国威胁论”;反倒是让它一直在天上飘着,甚至飘出了美军的拦截范围,那么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美军就可以继续煽动美国社会的反华舆论攻势了。

美国之音:中国气球能否被击落?美国专家认为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



资料照 - 在阿拉斯加极光的衬托下矗立着一架美国爱国者导弹M903型发射系统,

中国间谍气球在美洲上空飞行成为目前全球最关注的事件。美国将如何处理中国气球,是否应该予以击落,能否将其击落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有专家指出,击落这样的气球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美国国防部周四(2月2日)向外界报告了一个中国侦察气球从加拿大进入美国,飞经蒙大拿敏感地点。美国军方正在密切跟踪。五角大楼发言人说,出于安全原因,没有将其击落。周五晚间,五角大楼又宣布,又有一个中国间谍气球在拉丁美洲上空飞行。

美中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低点,双方在全球范围的许多领域的竞争和争夺十分激烈。这次的气球事件非常直观地让美国民众看到了中国的威胁。

中国方面解释说,气球是民用的,正在从事气候探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无意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领空,希望美中双方“共同冷静谨慎”处理此事。

但是,美国军方称之为“间谍气球”,不过否认气球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尽管如此,美国记者还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追问五角大楼发言人,为何不击落中国气球?

华盛顿智库马拉松倡议(Marathon Initiative)的侦察气球专家威廉·金认为,气球作为一种观察工具要将其击落并不容易。

威廉·金的看法是,这个气球外挂一个很大的“篮子”,上面安装了电子导航和情报搜集设备,以及很大的太阳能板。看上去,它上面还采用了连美军都没有使用的先进的转向技术。

人工智能使气球可以通过了解周围空气的变化从而调整自身的高度,选择行进的方向。过去,人们要用绳子系住,否则气球就会升空,随风漂移。但近来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气球不需要自身的移动系统,只需要调整高度就可以控制移动的方向。

威廉·金认为卫星更容易受到来自地面和太空的攻击,但气球却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雷达不容易捕捉到气球。气球不使用金属材料,所以一般不会反射雷达波,雷达很难发现。那个“篮子”如果够小,也可以逃避雷达。

另外,与在轨道上不断运行的间谍卫星相比,气球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在监视目标的上方保持相对静止。

威廉·金说,气球可以停留在某一个点上长达几个月不动,这与近地轨道卫星有很大不同。他认为中国的这个气球很有可能是发生了故障,它原本是要在美国领空之外搜集情报,但由于某种故障而下降了高度进入了美国境内。

威廉·金估计,这个气球的飞行高度为46,000英尺左右,它实际的运行高度应该在6.5万至10万英尺。

法新社引用威廉·金的话说:“这无疑是低了些,如果你不想让人发现,不想被击落,气球在更高的位置飞行才是合理的。”

这位专家表示,击落这个气球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气球使用氦,它不是兴登堡飞艇,击中后也不会爆炸”。兴登堡飞艇是纳粹的德国时期制造的最大的飞艇,曾经是德国的骄傲。它在1937 年 5 月 6 日发生事故坠毁,造成36人死亡。

如果你在这个气球上打一个洞,漏气速度非常慢。威廉·金举了1998年加拿大空军派出F-18战机试图击落一个气象研究气球的例子。战机向这个气球发射了一千发20 毫米的炮弹。气球过了六天才落了下来。

威廉·金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使用地对空导弹是否可以将其击落,因为导弹的制导系统针对的是快速移动的物体,如导弹和飞机,而不是慢速或者不动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