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春节,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念远方的亲朋好友。
自再次出国以来,这已经是我第四次不能回国和家人一起过年了。我真的很想念他们,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与我在明克斯共度春节的有很多好朋友:来自埃及的阿里(化名)、韩国的郑在镕、崔敏惠,白俄罗斯的维金娜·谢妮,俄罗斯的阿纳托利·瓦列宁,拉脱维亚的阿丽娜·瓦西里耶娃,格鲁吉亚的帕卡托什维利。不同国家的朋友在一起欢度佳节,也让我这个春节具有了“世界团结、文化融合”的意义。
备年货
由于在白俄罗斯春节并不是法定节假日,相约一起过春节的其他朋友要么上课要么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分头行动”购买年货。
我是北方人,对过年吃饺子有一种莫名的执念,这种执念让我把饺子这一美食带到了我们新年餐桌上。在明斯克,农历新年正好赶上周末和学校的寒假假期,因此学校附近的很多购物中心都关闭了。由于面粉不便携带我们也无法去比较远的超市买,迫于无奈,我们只能选择通过Yandex go软件的速递功能来“快递”用于擀制饺子皮的小袋面粉。由于物价上涨和面粉比较有重量,速递了两袋面粉就花了我60白俄罗斯卢布(约为人民币140元)。
当听说我买面粉是为了包“Клёцки”(饺子)时,我新认识不久的俄罗斯朋友阿纳托利·瓦列宁表现的十分惊喜,自告奋勇地要揽下一部分包饺子的活计。我开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此时的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并没有注意到维金娜·谢妮已经憋不住的坏笑。
除了负责购买面粉和中餐食材、调味品,我还去明斯克的国货商店购买一些过年需要的“年味儿货”(如灯笼、红纸之类),两位韩国朋友去明斯克的韩国商店购买韩国本土的春节用品,埃及朋友去买酒,俄罗斯、白俄罗斯朋友负责买各种副食、零食。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决定去找找年味儿。
在明斯克,要说年味儿最浓的大学,那当属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这所大学的孔子学院每年都会举行烟花表演和敲“新年钟”。在春节期间,明斯克地铁111站所在的大学城也会有两个小时的烟花燃放时间供中国留学生消遣。而我们也并没有更好的落脚地点,因此决定就在两位埃及朋友所在的工大宿舍开展新年庆祝活动。
在和宿管阿姨们报备过饮酒事项后(白俄罗斯公共场合禁酒,因此喝酒我们需要向宿管阿姨报备),我们将大瓶大瓶的酒搬入宿舍,准备来一次彻夜畅谈。
在将酒水尽数搬入宿舍后,由于天色尚早(白俄罗斯时间下午15点钟),我便决定出门去参加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新年主题庆祝活动。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新年主题庆祝活动按照“轮换原则”进行,每年举办一个有春节习俗的东亚国家的主题庆祝活动。
遗憾的是,中国主题的庆祝活动在2021年举办过,2023年的主题国家轮换到了越南。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决定去那里逛逛,两位韩国朋友在得知我的目的后,也决定跟我结伴而行。
白工大的庆祝活动
我们很快就乘坐地铁到达了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校内的庆祝现场。
远远就看到了用越南语书写的各种新春祝福横幅以及张贴在各个教学楼、办公室门前的对联。大量的越南留学生聚集在校园内,活动氛围十分热烈。进入教学楼,越南的传统菜肴摆放在挤满了大厅的新年餐桌上,成了点缀这一抹春意的装饰品。
白工大的本科三年级学生、学室内设计专业的阮涛,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三人并谈到了越南的民族美食。据他介绍,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烹饪技巧,他们花了10到12个小时来烹饪一些菜肴。
阮涛是越南公民,但他自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出生和长大。他的父母在莫斯科住了几年,在伊尔库茨克相识,后来搬家到白俄罗斯工作。阮涛的许多越南亲戚都在白工大接受过工程教育并留在白俄罗斯工作,只有一位93岁的祖母和姑姑一家留在越南。
我们在他的介绍下了解了越南的新春文化。有趣的是,今年是中国的兔年,但在越南过的却是猫年。不过对于“猫年”的文化由来,似乎越南朋友自己也说不清楚。阮涛称,“水稻是越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田间有大量老鼠的威胁,因而猫是越南人喜爱的动物,”他告诉我们。“另一种解释是,越南人不喜欢看到兔子这种动物。他们认为老鼠和兔子是近亲。”还有另一个版本是越南人对中文“毛”的解释,意思是兔子。在越南语中,它听起来像“meo”,意思是猫。
无论如何,越南人都相信猫年会给越南带来好运和繁荣。
提到美食,越南人真的很喜欢“nem”——那是一种用米纸包着的肉卷,是越南的新春传统食品(rolls),里面塞满了肉、面条和树菇。开胃菜搭配鱼露和蔬菜。随取餐桌上还供应“Soi”——是一种用米饭配去皮绿豆(捣碎)、菌菜、猪耳沙拉和压榨香肠混合而成的手抓饭。越南民间美食中几乎没有糖果制品,例外是“man choi”——米粉球,煮沸几次,塞满红糖,然后在甜冷的肉汤中食用。
与中国有些相似的是,越南的春节通常会狂欢庆祝四天——也就是我们的大年三十到初三,和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四天走亲戚习俗比较相像。在校内,我们看到了越南留学生在玩拉绳子,还有随着音乐“跳竹竿”等娱乐活动。
此外,还有学生向老师、学生之间互相赠送红包的活动,更有人在室内架起了火盆进行祖先祭祀活动。阮涛告诉我们,在春节前半个月他们就装饰了一个祭坛,在上面放了五种不同的水果和“banthyung”——一种用竹芋或棕榈叶包裹的糯米糕,热情的越南同学赠送给我们尝了一些,非常的甜,很有白俄罗斯当地甜品“齁甜”的味道。
除了阮涛,我们还认识了其他一些越南朋友。
赠送我们糯米糕的阮文荣在俄罗斯生活了将近10年。他在俄罗斯获得了机械工程师的本科学历,然后在白工大攻读硕士学位。阮文荣原本计划在白工大继续他的博士研究生学习,但他的父母已经于2022年回归越南,因此硕士毕业后他是否会留在白俄罗斯还是个未知数。他跟我们笑称,他原本每年都会和他的父母一起庆祝春节,但现在很难回越南与父母团聚,所以他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自己同胞以及一同庆祝春节的我们三位“东亚人士”。
“每当时至春节时,越南人都会评估我们一年的成就并为来年设定新的目标。”说话间,阮文荣就开始总结起来了:
“我对2021年的结果感到满意——我准备了一篇论文,在会议上发表了演讲并成功发表了文章。我在完成学业后将回归越南,我将永远怀念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学习的岁月,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设法周游了俄罗斯西部和白俄罗斯,参加了不同地区的羽毛球和足球比赛。我在贝加尔湖地区生活了三年,但还是不习惯当地的霜冻。但总的来说,这里很舒服,给人一种对外国人仁慈的态度。白俄罗斯则在节奏方面与我的家乡相似——街道平静舒适,人们开放友善。”
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戈梅利国立技术大学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研究所教师阮世龙,和他的妻子、高级研究员阮秋香。
这对夫妇相识于15年前。九年前,秋香跟随未来的丈夫来到了白俄罗斯戈梅利,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也相继在白俄罗斯降生。家庭圆满的阮世龙夫妇此次便是作为白工大特邀的白俄越侨嘉宾来参加春节特别庆祝活动。
在攀谈间,阮世龙夫妇向我们强烈推荐了戈梅利的“金秋旅行”,阮秋香所展示的戈梅利的金秋美景更是让我们流连忘返。尽管我曾去过戈梅利作短期旅行,但还是欣然许下了明年金秋时分前往戈梅利的诺言。两位韩国朋友没有去过戈梅利,在被戈梅利的美景深深吸引后,也表达了前往戈梅利一观美景的想法。
图为阮秋香向我们展示的美景图
庆典上,学生与参加活动的当地老师互赠礼物,他们计划在庆典结束后的晚上继续去唱歌,据阮涛介绍,这越南春节最受欢迎的消遣方式(可能是因为越南并没有春晚文化)。
在离开之前,我们向越南朋友们作了最后一个提问:你们是否想家了?有没有浓烈的思乡之情?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怀念越南的思乡之情。回答中重复最多的是强调自己对越南传统美食的喜爱,比如蘸上辣酱的肉馅肠粉。阮涛告诉我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喜欢它,虽然越南食品在白俄罗斯有售,但价格一点都不便宜,在明斯克也不容易买到。所以几乎每个回答了我们问题的越南人,都表示了对在越南“吃粉自由”的怀念之情。
但越南朋友同时也表达了对白俄罗斯的喜爱与融入。他们说白俄罗斯的黑面包已经成为他们最流行的“网红食品”,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欧式的现代黑面包,在他们的家乡越南,只烤甜面包,有时候会用面包代替米饭作为主食。此外,他们还爱上了白俄罗斯的民族美食土豆煎饼,我尝过之后认为越南朋友的土豆煎饼烤得一点都不比白俄罗斯饭店烤的差。
当被问及离开家乡最想念什么或谁时,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说:“为了我们的亲人!”这个回答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共情性了,当我听到了他们众口一致的回答时,不仅我立刻涌起了思乡之情,我身旁的两位韩国朋友也深有同感。
离开庆典现场,我发现两位韩国朋友之一的女生崔敏慧脸上已经带上了隐约的泪痕。果不其然,在快要到达地铁站时,她突然提出了要求,想要去120地铁站附近的韩国料理店买一些料理带回宿舍。同样被思乡之情所感染的我和韩国男生郑载镕同意了她的要求。
料理一点都不便宜,简单的石锅拌饭+韩式烤肉+泡菜就花了150白俄罗斯卢布,但我看到了崔敏慧脸上隐隐约约的开心。在此刻,这些简单的料理并不是简单的吃食,更是寄托了思乡之情的文化符号。
宿舍夜谈
和两位韩国朋友回到宿舍后,我才知道什么叫惊喜。
看到我们回来,阿纳托利·瓦列宁立刻喜气洋洋地将包好的饺子端了上来并邀请我品尝,看到他热情的笑脸,我和两位吃惯了饺子的韩国朋友都开心地准备起了碗筷。
饺子的卖相相当不错,金黄色泽,让人相当有食欲。我和两位韩国朋友很快调好了香醋准备大快朵颐一番。
然而,吃到嘴里之后我和两位韩国朋友都瞪大眼睛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因为这饺子的味道……
不同于我们中国人习惯吃到的韭菜、大肉、香菇等馅的饺子,阿纳托利做的饺子是土豆和草莓馅的!
俄罗斯朋友制作的“饺子”
我立刻飞奔到厨房,果然看到一堆还未处理的土豆泥及草莓泥。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草莓饺子配醋的味道。我的味蕾在被这种奇特味道洗礼后才后知后觉,俄罗斯人的饺子和我们中国的饺子是根本不一样的,与其说这是饺子,倒不如说这是馅饼。他们做饺子多喜欢以洋葱、大蒜、土豆、草莓甚至是黑麦为馅料,配汤吃的话也喜欢配鸡汤、罗宋汤、鸭汤等鲜汤。
想清楚原委后,我哭笑不得,也终于明白了维金娜·谢妮在笑什么,她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一定也提前知道这饺子的古怪。也怪我在国内呆了很长时间,居然连这一点都忘记了。我赶紧招呼两位韩国朋友把醋料撤下,开始“干吃”饺子。
“把他当成馅饼吃就好”,我低声跟两位韩国朋友说道,两位朋友也略微点了点头表示了解,看来他们也被俄式饺子雷的不轻。
这场小风波后,我们的春节聚会也正式拉开了序幕,随着朋友们轮流制作的各国风情节日料理陆续登场,宴会的气氛逐渐浓烈了起来。埃及朋友阿里还开了一瓶酒准备不醉不归,我们都很诧异为什么穆斯林敢于破戒喝酒。
“真主说,有热情的客人与朋友并时逢节日时,他会允许他的子民放纵。”我们听罢都哈哈大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他自己想喝酒而“假传”真主的旨意。
酒过三巡,大家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此时正值白俄罗斯时间18点50,也就是北京时间23点50,春晚也已经快要到跨年环节了。
不多一会,跨年时钟开始倒计时。看着精彩的节目、热情的观众,还有中国人民对新一年的向往,各国朋友们都纷纷感叹中国新年的热闹和喜气,讨论起了节日的内涵。
我提出了一个建议:除“东道主”白俄罗斯人维金娜·谢妮和我之外,每个在座的外国朋友都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春节与自己国家的新年节日,并谈谈自己对新年节日的理解。
首先是两位韩国朋友出场。韩国的春节习俗与中国重合之处很多,但也有一些独特之处:韩国人大年之夜的习惯是有两个餐桌:一张是为聚集的家庭成员准备的,另一张是为已故亲人准备的祭祀菜肴。人们相信,如果缅怀祖先,那么祖先的保佑将使自己免于来年的失败。许多韩国人还喜欢前往海边或该国东部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意味着新年新气象。
然后是拉脱维亚女生阿丽娜·瓦西里耶娃。拉脱维亚的主要新年节日是天主教圣诞节,在这一点上拉脱维亚的习俗与许多西方国家大体类似,唯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烤姜饼”与熔像的习俗。拉脱维亚人为圣诞节和新年烘烤并送给亲人的姜饼曲奇,许多家庭都遵循这一传统。“熔像”习俗则是去特定地点购买用硬雪制作成的小雕像,将受赠人的出生年月日及购买年份刻上,然后将它们溶化以象征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使得拉脱维亚的天主教圣诞节也有了和春节类似的辞旧迎新的含义。
格鲁吉亚人的主要节日为东正教圣诞节。其习俗的特殊之处在于从节日第三天开始的“亲友拜访”活动,这和我们春节的“走亲戚”习俗很像。格鲁吉亚人特别重视新年前夕第一个跨过家门的人的来访,人们相信一位好的访客会给家庭带来幸福。因此,几乎每个庆祝东正教圣诞节的格鲁吉亚人都会在节日的第二天精心布置房间准备贵客的到来。
埃及的春节是“惠风节”,也称“闻风节”或“闻香节”。确切日期每年都不固定,大约在三月中到五月初之间。惠风节起源于公元前27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时期,是当今世界上仍具有生命力的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在法老时代,闻风节是古埃及人庆祝春季来临的节日,因此非常巧合地,埃及人也将惠风节称为春节。与中国春节相同的是,埃及惠风节的主旨也是辞旧迎新、迎接春天的到来。惠风节比较有趣的习俗是煮鸡蛋并染上不同的颜色,这意味着五颜六色的春天。
每个朋友都对自己国家的新年节日作了介绍,并结合春节的含义谈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联系,而当轮到俄罗斯朋友阿纳托利·瓦列宁时,我们本以为他要介绍东正教圣诞节。早已熟悉这个节日的想让他不用介绍,他却摆摆手,谈到了一个中国人每逢佳节都必须谈到的话题:家庭。
阿纳托利·瓦列宁的故事简单而又温馨。他对在座的每一个人说,不管是什么节日,人们总是喜欢找到一个理由来与分别许久的家人团聚、吃喝。无论是什么新春节日,家庭都会是首要元素。
阿纳托利·瓦列宁的父母曾在2016年因一次意外的矛盾激化而冲动离婚,但他的父母仍对对方抱有感情的种子,只是俄罗斯人好似天生一般的冷漠矜持让他的父母迟迟无法和解。然而,2019年的东正教圣诞节发生的事改变了一切。
那天,他的母亲在外醉酒后体力不支倒在了距家不远的地铁口积雪处,那天的托木斯克下起了鹅毛大雪,假如他的母亲就此一醉不醒,那毫无疑问将会如许多俄罗斯的醉汉一般冻死于自家不远的街头。
正巧,那天他的父亲在作了很多思想斗争后终于行动起来,准备在东正教圣诞节当天上门向他的母亲道歉并请求和好(这是阿纳托利父亲自己的说法,究竟是不是给自己贴金那真的不好说。)好巧不巧,他看到了倒在路边的人影。起初他以为只是一个常见的“雪地醉汉”,但凑近后才发现,那正是阿纳托利的母亲。
之后便是慌忙地将之送往医院。经检查,阿纳托利母亲的身上已经有多处冻疮,部分器官的功能也受到了影响。在之后,他的父亲在医院陪伴了他的母亲整整一星期,而夫妻感情也就此修复,阿纳托利的家庭再次圆满。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阿纳托利笑了笑,又说道“东正教圣诞节每年都有,稀松平常,但2019年的那天却能让我铭记一辈子,那是这个节日真正教会我什么叫家庭;没有这一天,我的母亲就不会想起她悲催的家庭而去借酒消愁,我的父亲也不会选在这一天上门拜访,我的父母就不会和好如初。感谢这个节日给了我家庭一个新生。”
“春节也好,圣诞节也罢,家庭、家人的美满才是真义。我听完了各位朋友的节日理解,从中唯有一个理念永恒而美好,那就是家人安好而圆满。”
阿纳托利说完之后,本来嘈杂的“座谈会”现场竟然罕见地静默了一段时间,然后便是各自地感叹与唏嘘。比较感性的韩国女生崔敏慧眼睛又有泪光闪烁。
是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国内、在家人的身边时,对这句话是无法感触如此深的,但在那一刻,我却感受到了何为孤独与思乡。
抬头一看,明斯克时间已然凌晨2点半,北京时间已经早上7点半。按照我父母大年初一早起的习惯,他们现在一定已经醒来。
窗外月明星稀,远在6000公里外的中国却已晨光初现。思乡心切的我急忙找了安静的地方给家人发去语音电话。两位韩国朋友也猛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向家人道新春问候。而其他与白俄罗斯时差不大的各国朋友,也在这一刻给家人发去了“新年”问候信息。
用他们的话说,这叫“活学活用”。“我们的家乡没有过东方春节的习俗,但关心家人的含义却亘古不变”,埃及朋友阿里笑道。
是啊,关心家人的含义亘古不变。祝国内的同胞与远在海外的侨胞们都新春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