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 (ID:wowjiemian),作者:刘子象,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泰国近日检测出的新冠重组毒株“德尔塔克戎”引起国内舆论关注。


1月6日,泰国确认了该国首例新冠病毒XAY.2病例。泰国公共卫生部医药科学署署长Supakit Sirilak介绍,XAY.2是德尔塔AY.45及奥密克戎BA.4/5重组而成的变异株。关于其致病性,该署副署长Banlang Uppapong透露,泰国的XAY.2感染者未现严重疾病,且已经康复。


为了回应舆论关心,1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变异株。迄今还没有关于XAY.2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足够数据。中疾控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现阶段仍需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持戴口罩、勤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


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Christian Lindmeier对《环球时报》表示,基于有限的数据,XAY.2变异株目前尚未被观察到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也未展现出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更严重的致病能力,针对其他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保护措施也可适用于对该变异株的防护。


XAY.2毒株于去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被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或地区已检测到。去年12月以来,它在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流行呈升高趋势。


世卫组织发言人Christian Lindmeier援引全球禽流感数据共享倡议(GISAID)网站的数据称,在2022年8月31日至2023年1月17日期间,少数国家共提交了456份XAY.2的样本。“在上述时间跨度内,这是一个很低的数字。根据现有数据,XAY.2并没有在任何特定地区或国家成为一个主导变体,”他说。


在XAY.2被以国际分类的标准正式命名前,业内用“德尔塔克戎”(Deltacron)这个绰号来称呼此类德尔塔和奥密克戎重组而来的毒株,在互联网上被广泛沿用;曾在几个月前引起国际关注的XF和XD也被称为“德尔塔克戎”,两者都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BA.1的重组体。


时间再往前追溯,早在2022年的1月9日,塞浦路斯就称发现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重组“德尔塔克戎”,迅速引发全球关注的同时,也在科学界内引起激烈争论。不过,最终它被证实是实验室污染导致。


一年前塞浦路斯的“德尔塔克戎”乌龙引发争议的时候,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家Tom Peacock就指出,实验室测序时产生污染并不少见,但是新冠病毒的重组体绝对值得关注,并且几乎肯定最终会出现重组形式。XF、XD和XAY.2的出现证实了他当时的说法。


冠状病毒重组其实并不少见。但大多数这些基因改组将是进化的死胡同,具有混合基因的病毒可能不会像它们的祖先那样表现得那么好,“一加一并不总是等于二”。


XAY.2目前主要在中国和泰国引起关注,界面新闻记者搜寻公开报道发现,它的国际关注度并不高。不过,与XAY.2同属于“德尔塔克戎”的XD重组体几个月前曾引起国际关注,至今也有了一些公开的研究报告,或许可以为XAY.2提供一些参考。


据2022年11月14日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JMS)的一项德国研究表明,作为德尔塔和奥密克戎BA.1的重组变体,XD的细胞进入及其抗体抑制与BA.1“非常相似”。研究认为,虽然XD在传播性和免疫逃逸方面似乎没有优于BA.1,因此无法有效传播,但未来的重组谱系可能会有所不同。


事实上,多位科学人士认为,另一种奥密克戎变异株之间的重组变体XBB似乎更值得关注。德国的研究在两个月前的报告中就特别指出,XBB(奥密克戎BA.2的两个亚变体的重组)似乎与目前流行的其他谱系相比具有一些优势,发病率正在增加,值得关注。


世卫组织在本月初的发布会上称,XBB.1.5是目前检测到的最具传染性的毒株。在上周的评估报告中,该组织表示,由于全球数据不充分,尚不能就其致病性下结论。XBB.1.5正在美国加速暴发,已成为全美的第二大流行毒株。


如何看待不断出现的重组变体?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什里夫波特分校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副教授Jeremy Kamil早前在谈及“德尔塔克戎”时表示,只要一种以上的冠状病毒毒株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就有可能发生重组。例如,“德尔塔克戎”可能出现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感染波重叠的地方。


德国的研究也称,多个谱系共同传播的高发生率是重组事件的驱动因素,可导致具有独特病毒学特征的重组谱系的产生。“降低谱系之间重组风险的一个关键策略,是使用针对多种谱系的多价疫苗”,研究报告写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 (ID:wowjiemian),作者:刘子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