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咄咄逼人的怪事正在葡萄牙大规模发生,由于城市公墓数量不够,"临时埋葬 "在葡萄牙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首次埋葬三年后,一些遗体会被挖掘出来再次安置。

按照法律规定,腐烂的尸体只能是骨架,没有剩余的软组织。
如果人已经变成了骨架,接下来就会顺利移入小盒子放在墓地墙壁上。然而,在里斯本郊区的卡纳克赛德公墓,掘墓人爱德华多总是会遇到三年都不腐的尸体,其中一些甚至“自动”变成了木乃伊。
这个结果,让公墓方面非常头疼,原计划3年就能上墙,现在基本上都要花个八九年才行,这下本就紧巴巴的地皮,更不够用了!

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葡萄牙法医人类学家安吉拉·席尔瓦·贝萨(Angela Silva
Bessa)的注意,她甚至正在准备一篇关于该主题的开创性论文!
不久前,她刚刚在国际期刊《法医科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报告,讨论土壤在人体腐烂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安吉拉调查的深入,她发现其中的因素众说纷纭,十期《走近科学》都说不清楚。
殡葬专业人员协会主席保罗·卡雷拉(Paulo Carrera)从土壤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土壤特性,比如其质地,内含有机物、重金属含量、酸度,都是人类可以改变的,自然条件早已不是一切。

嗯,好像有几分道理!
保罗还说,棺材的材质也有影响。现在大量使用富含复合材料的棺材,聚酯以及外壳的清漆,导致不透水,这样也会减慢分解的速度,所以他呼吁人们应该用可生物降解的棺木。

法国殡葬业专家皮埃尔·拉里伯(Pierre Larribe)对保罗的说法十分赞同,有的土壤能“很好地”吃掉尸体,而有些土壤则不那么好。
比如说:现在广泛使用的粘土,能保持水分,含氧量低,容易形成屏障,打破了分解所需的平衡,导致外部细菌很难突破,从而有利于保存遗体。

里斯本法医人类学家、科英布拉大学教授尤金尼娅·库尼亚(Eugénia Cunha)介绍说:"这个墓园的遗体软组织保持如此完好,我们可以很容易从外观判断性别。”

除了外部条件,人生前服用的药物、所患疾病,也在死后的时间里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了解更多,尤金尼娅采集了头发和指甲样本。她准备测量药物对遗体的影响,如大量使用抗生素,癌症治疗,如化疗或放疗,等等。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在死后仍然会发挥作用,负责消灭骨头中的细菌。
负责里斯本公墓的萨拉·贡萨尔维斯(Sara Gonçalves)提出了自己的观察:死者所穿的衣服材质也可以被归为其中一个因素。

尸体不再有效高效腐烂这样的趋势,对于掘墓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老实说,一开始它让我感觉非常奇怪,有气味......但今天,它不再影响我,我不做噩梦了。在心理上我已经习惯了,这是个和其他工作一样的工作。就像有些人刷墙,但我们开棺材”。

今年开掘失败了,3年之后还要这样再来一次,这对家人来说可能引起新的创伤,。
爱德华多这样向客人解释自己工作的必要性:"打开棺材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会重新启动分解过程。”

前殡仪员纪尧姆·贝利(Guillaume Bailly)回忆起七十年前被埋葬的一个女孩,她的躯体过于"完整",组织看起来就像明胶,当尸体再次暴露在空气中时,在一个小时内就融化了!
如今,加快遗体的“自然腐败”速度,已经成为政府、墓园、家属共同的心愿,以至于殡葬机构开始提供一种“神奇产品”:酶,在遗体上撒上米黄色的酶粉,就可以让分解顺利发生。
当然了,彻底解决方案显而易见,即火化而不是埋葬,但在该天主教地区,这种选择在今天依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虽然焚烧的尸体比率在增加,也只有25%,同比法国已经达到了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