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叶伟民写作(ID:yeweimin121),作者:叶伟民,原文标题:《拼命看书能成为作家吗 | 症在写作》,头图来自:《书店》


我是一名新闻专业学生,在采访中,我常常有深深的无力感!只是单纯地描述采访对象的案例,模式化的叙述的确轻松,但是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表达出真正满意的内容,而这个过程又是痛苦和难以跨越的。


从读小学开始我就喜欢阅读写作,但也只是为了分数去写。高中和大学之后,大多是议论文,表达和模板落入俗套,那些公式化的表达,模板的解构更加使我脱离对生活的思考、对话题本身的思考。


于是,很长时间里我总把写作和生活孤立割裂,认为写作是写作,生活是生活,写作只是对生活的虚构。但最近我渐渐发现,突然涌出的写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意识到没有思考则没有深度和内涵。


我希望能够慢慢突破自己,也不是梦想成为伟大的作家,只是希望当自己对生活中的某些时刻心动感动时,能够记录下来,赋予其意义。希望能写出欧·亨利式的好故事。


然而,我又很厌恶现在模式化的思路,比如现在接触的很多公文写作,但又很难摆脱。


我觉得我现在的写作就是一种无内核,无灵魂的空壳之感。


我希望能够刻意地、有效地去提升深入思考的能力,却不知从何开始。不知老师能否给我一点建议,或关乎阅读,或关乎习惯培养。


cosMos.Y


cosMos.Y:


你好。你的问题分拆一下,我认为有三个:


1. 深受流水线式教育毒害却无力破茧;


2. 创作长期脱离生活,陷入虚无;


3. 想靠大量阅读提升思考力,却找不到出路。


老舍在《我怎样写小说》一书中曾说:“各位要是打算学学文学,请记住多读多写多生活这三位一体的东西。”话虽简单,却是至理。多读多写谁都能说上两嘴,唯独多生活,却为人忽视或不屑,尤其在宅文化盛行的当下,热爱生活简直是古早箴言。


“三位一体”这个词用得好,它们组成了完整的“输入-输出系统”:读是输入,写是输出,生活则两端横跨,出入双修,实在是大佬级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书再好始终是二手知识,永远取代不了阅历和经验。没有孤立于生活的读,也没有孤立于生活的写。就像河流,如果读是源头,写是出海口,那么生活便是漫长的河床。它蜿蜿蜒蜒,深深浅浅,始终托着河水,引其入海而非止于半路成为堰塞湖。


显然你也已意识到问题,知道要从源头汲取,期待奔流到海,而且也发现自己的创作长期与生活割裂。这就是你的烦恼最大的因——河床出了问题,结果徘徊在山谷。


Photo by Sindre Fs
Photo by Sindre Fs


再高超的创作者都要深入生活。据说白居易在书斋里摆满陶罐,每天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投进去,每隔一段时间倒出来,便是绝佳的素材;毛姆去中国,本打算写游记,结果笔记记得极详细,比出发前的想象还精彩,于是直接出版笔记,有了《在中国屏风上》。


莫里哀也差不多,袖筒里藏个笔记本,偷偷记下人们的谈话;易卜生常去咖啡厅,假装看报,暗地里却观察路人;杰克·伦敦想到啥就写小纸条上,然后贴满房间。


果戈里更夸张,绝对是记录生活的天花板,他的笔记叫“万宝全书”,天文地理、风俗民情、趣闻轶事……就连和朋友吃饭的菜谱也照单全收。


可见,创作者的“多生活”不是吃喝玩乐,而是把生活当做源泉,去沉浸、记录、萃取,再搭配适合自己的“输入-输出系统”,日复一日,以时间换空间,最终有所参悟,有所洞彻。


你所期待的通过大量阅读突围,我个人认为对也不对。大阅读量无疑非常重要,但也不能过度神化。我当记者那会儿就深有体会:有些问题读好几本书依然云里雾里,辗转找到业内大拿,约个咖啡,一个下午就神清气爽了。


后来,我去过很多地方,聊过很多人,见过各色各样的人生剧本,越发明白马克·吐温那句“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荒诞”。这就是行走的力量,也是在现场的力量。


当然,参与生活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到处跑。帕慕克生于伊斯坦布尔,就写他的城;莫言生于高密东北乡,就写他的乡;迟子建生于漠河,就写她的额尔古纳河;李娟常年在深山牧区开杂货铺和裁缝店,就写她的阿勒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宝藏就在脚下,无须舍近求远。你常常感叹的“无”,在别人眼里其实熠熠生辉。


最后,综合给三点建议:


1. 锤炼语言,不做虚头巴脑的文章。


那些脱脑而出的空话套话,止住,想想有无更真实自然的表达。如何锤炼语言,我在另一篇专栏文章里已详细聊过,可参考《用词不准,文气不足?送你一块文笔磨刀石》。


2. 走出书斋,要有“根问题”意识。


书海浩瀚,无目的的“多读”只会空耗,最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根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是广受大众关注且你又感兴趣的公共问题。就像书的根目录,浓缩了整本书的核心要点。


例如你对乡村教育很感兴趣,这就是不错的“根问题”;如果你对自闭症尤为关注,也不妨将其作为长期书写方向。更重要的是,要从书斋出发,到“根问题”的现场去。


不要把“根问题”想得过于宏大和遥远,即使写情感文,也要有这个意识——恋爱、婚姻、婆媳、孩子……哪个不在人类问题簿的根目录上?


“根问题”之所以重要,一是提供了原点和方向,避免发散和迂回;再是事关当下的最大公约数,潜在读者多,更有可能写出有力深刻的作品。


3. 相信时间,从微习惯做起。


写作就像长跑,也要讲究配速,不能说兴致来了,猛冲一阵,透支过后意兴阑珊,最终放弃。


放下那些不知所起的焦虑,从建立“输入-输出系统”、养成微习惯做起。就算日拱百字,3年也够10万字,能出一本书了。


关于写作微习惯,我的另一篇推文也有所涉及,一并供参考:《说!你已经第几次放弃写作了?试试这个微习惯》。


春节将至,祝快乐,自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叶伟民写作(ID:yeweimin121),作者:叶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