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刘越,原文标题:《“有锂”不再走遍天下!碳酸锂现两年内最大回调,锂矿、锂电股颓势尽显 泡沫挤干净了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碳酸锂价格最近一个多月高位连续回调。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跌4000元/吨,均价报50.25万元/吨,较11月上旬的最高点跌去16.25%。据测算,此轮回调幅度已超4月(回调周期1个月,下跌幅度约10%,之后进入4个月的稳定期),2021年迄今回调幅度最大。



碳酸锂远期合约价格同样跌跌不休。无锡盘碳酸锂期货11月14日大跌7.4%,创下该合约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12月30日,1月份的合约价格跌至47万元/吨左右,2月和3月的合约价格则下跌至42万元/吨左右。此外,作为行业远期锂盐价格的晴雨表,澳大利亚皮尔巴拉(Pilbara)第13次锂精矿拍卖成交价为7505美元/吨FOB,较前次下跌3.84%,2022年第二次出现拍卖价下调局面。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如预期旺盛,碳酸锂价格回调挤泡沫


以史为鉴,2018至2020年期间,受超额供应和电动车补贴政策退坡影响,锂价一度出现崩盘,从2.5万美元/吨跳水至6000美元/吨。2020年以后,受到疫情和产业政策的协同刺激,锂价已经翻十倍至8万美元/吨。有分析认为,奇怪的是,从2021年同期锂价情况来看,年底冬季碳酸锂产量有所下降,锂价反而应该是有所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2022年底即使叠加多家江西锂云母生产商如永兴材料等由于环保问题影响生产、部分厂商甚至直接停产的情况下,锂价依然频频下降,还是因为需求不振。


一方面,考虑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带来的一季度的需求削弱效应,终端效率或将有所下滑,所以终端新能源车企和中游动力电池厂商在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积累方面表现得较为谨慎,导致上游的订单数量下降,从而使得锂价出现回调;另一方面,即使是行情较为火热的2022年,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年度目标也并非全部能实现,可见新能源汽车行情并非如所期待那般乐观。


实际上,碳酸锂价格回调在行业的意料之内。分析人士认为,Pilbara锂精矿拍卖成交价环比下滑并非是锂精矿“不香了”,锂精矿目前仍是锂电产业链中毛利率最高环节。有业内人士则透露,从50万元到60万元主要是因为抢装,“电池厂也出来买”,市场极其缺乏供给流动性的情况下价格迅速抬高,存在一定泡沫,现在回调只是把泡沫的部分先挤出,寻求市场真正的平衡点。


据PV infolink,目前供给端新增产量主要来自现有产能项目(brownfield)扩产,扩建新项目(greenfield)的投产进度仍慢于预期,伴随着冬季低温,青海地区盐湖提锂产量将减产,预估2023Q1碳酸锂价格或高档震荡,待Q1末因下游需求疲软传递至上游,碳酸锂价格高档将彻底过去,逐步回落至下半年40万~50万人民币/吨的区间。观察2024年,因供需情况持续放宽,价格将进一步降至30~40万人民币/吨。据财联社记者此前与锂盐厂交流,40万元/吨的价格对于有矿的锂盐厂而言,仍是可观的利润。


高盛此前曾预测,随着电动车产能的过剩,叠加智利、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产能上线,未来两年锂价将出现明显回落,到2024年碳酸锂价格可能会骤然调整至1.1万美元/吨(约7万元人民币/吨)。不过一些分析师也表示,由于许多开发中的锂矿资源等级并不高,所以高企的成本也令锂价很难跌破2万美元/吨。


2022年仅一只锂矿股取得正收益,电池厂商同样颓势尽显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碳酸锂生产竞争较为激烈,龙头企业具资源和规划优势,强者恒强。其中,赣锋锂业产能优势明显,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等次之。



去年锂盐厂赚得盆满钵满,但股价却未能延续前年的强势走向。以纳入Wind锂矿板块的18家上市公司为例,2022年股价运行整体呈现出“A字型”走势,年中高、年初和年底低,全年平均跌幅近25%,而在2020年、2021年时,平均涨幅则分别为86%、211%。


具体来看,2022年除中矿资源(33%)取得正收益外,其他17只个股今年全部下跌,科达制造(-42%)跌幅最大,另外天华超净、赣锋锂业、川能动力、藏格矿业、盛新锂能、西藏城投、盐湖股份、永兴材料、西藏珠峰等9只个股跌幅大于30%;金圆股份(-10%)、江特电机(-16%)、雅化集团(-19%)相对抗跌。


电池厂商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以宁德时代为例,无论是二三季度超预期的季报表现,还是宝马、本田的超大订单,抑或是北美建厂的消息,都没能挽救股民信心。宁德时代股价最高点定格在2021年12月3日的690元,随后便在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热中一路下跌,如今股价在400元徘徊,全年累计跌幅超三成。


跟带头大哥宁德时代一样,2022年其他动力电池厂商股价均不尽如人意,欣旺达累计跌幅达49.73%,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的跌幅分别为43.63%、25.51%、19.67%。


从目前已披露的2025年产能规划来看,仅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家头部电池企业,就将新增1400GWh产能,如果加上二线电池厂,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产能将超过3200GWh。此等“画饼”能力之下,日韩电池厂同期1100GWh的产能规划相形见绌。



3月,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预测,到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的需求可能仅在1200GWh左右,与高达3200GWh的产能规划存在鸿沟。


分析人士指出,要保留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即便是宁德时代也逃不过降价的命运。今年频频露面的钠离子电池、AB电池方案都在说明,宁德时代下一阶段的进攻方向,将会从全面的技术领先转向重点领域技术领先和性价比领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