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国内尚没有监测到XAY.2的变异株。据介绍,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该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和德尔塔变异株AY.45的重组体,国际分类命名为XAY.2。该毒株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

报道回顾↓多国发现“德尔塔克戎”变异株!

常昭瑞称,2022年12月以来,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呈升高趋势,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足够数据。

“目前我国尚没有监测到XAY.2的变异株,我们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我国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常昭瑞说。

常昭瑞强调,现阶段仍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持戴口罩、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入境人员入境后,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要做好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全国各省发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均已度过高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措施实施已经11天,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和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情况如下:

一是各省全部度过三个高峰:全国各省发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均已度过高峰。全国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94%,回落至12月7日前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于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44%。全国在院阳性重症患者人数于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44.3%。

二是正常医疗出现三个提升:门诊就诊量稳步提升、住院患者数稳步提升、日手术量稳步提升。全国普通门诊逐步恢复,新冠患者比例逐步降低,至1月17日,非新冠患者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住院患者数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其中,非新冠患者占比至1月17日已达到85%,提示住院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住院患者手术量自12月9日—31日呈现下降趋势,1月1日后呈现稳步提升态势。1月17日较12月7日住院手术量上升超过20%。上述情况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恢复。

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管理,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好场所和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在此也倡导大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带病出行,保护个人、家人和他人的健康。祝大家共同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中国年。

未感染新冠者返乡途中应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人群对新冠病毒的普遍易感,部分尚未感染的人员不排除在春节期间受旅途疲劳、接触人员频繁等因素影响,感染风险增加。建议相关人员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外出的时候要落实佩戴口罩、勤洗手的个人防护措施。已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公众,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防范包括流感在内的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



1月18日,K209次列车的工作人员在车厢内向旅客赠送新春福字。铁路杭州客运段甬广车队K209次列车途经浙江、江西、广东三省,是每年春节前夕不少务工人员选择的返乡列车。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春节回乡看望老人注意这五点

常昭瑞表示,春节即将来临,大量人员陆续返乡,流动性加大,偏远地区、感染率比较低的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重点加强保护。

一是在返乡初期,就是刚刚回到家的时候,返乡人员与家中老年人接触时要戴好口罩,要注意一些咳嗽礼仪。二是加强健康监测,在关注自身健康监测的同时,尤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或者抗原核酸检测阳性时,要及时就医治疗。三是在家中就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四是建议老年人尽量不要参加大规模的家庭聚集活动,如果聚会聚餐要减少人数、缩短聚餐时间,聚餐时合理保持就餐距离,做好防护。五是要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长途旅行。如果需要外出的时候,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在戴口罩的时候要注意口罩的密合性,要把口鼻遮住,贴合面部,另外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感染风险高的场所时要戴医用外科或者以上级别的口罩,另外也要及时更换口罩等等注意事项,也要注意手卫生和咳嗽礼仪。

对基层的相关医疗救治

发热门诊是工作重点

郭燕红表示,对基层的相关医疗救治,发热门诊是工作重点。目前,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设置率达到98.8%,其中乡镇卫生院的设置率达到了99.1%。我们要求各地在节假日期间,发热诊室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保证正常运行。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逐渐加大,返乡人员逐步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我们围绕“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做了一系列安排。

一是在相关设备配备方面,推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这些设备要保证配备。截止到1月19日,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配备了247.8万个指氧仪,全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配置19.1万台制氧机。此前报道↓已配备到位!全国每个村卫生室都有

二是在药品准备上我们建立了监测调度机制,目前乡镇卫生院常用的药物配备状况持续改善,药品配备紧张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缓解。在医务人员准备上,我们指导各地通过科学的安排班次、临时招聘,同时组织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支援等方式来扩充基层的医务人员队伍。同时,指导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



1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岭子上村“农村巡诊小分队”村医董秀芹(右)来到村民家中发放“健康礼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转诊准备方面,各地扩容了120转运能力和电话座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一辆救护车,同时也利用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通过加强组织引导,组建非急救转运队伍,保证患者的转运需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了转诊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的转运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及时救治。

春运13天旅客量多于去年同期,少于2019年

今日为春运的第13天,已进入春节前客流高峰。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表示,截至昨天(1月1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3%,比2022年同期增长47.1%。



1月18日,旅客进入站台,准备乘坐1462次列车。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昨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569.9万人次,环比增长5.9%,比2019年同期下降44.8%,比2022年同期增长53.9%。

各交通类型中,铁路发送旅客89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15%,比2022年增长27.3%。

公路发送旅客3486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7%,比2022年增长64.1%。

水路发送旅客52.5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2%,比2022年增长31.5%。

民航发送旅客141.4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24%,比2022年增长34.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336.2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942.2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7%,比2022年同期增长10.8%,小客车流量达到了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