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一名妇女在北京前门步行购物街给幼儿喂食。


中国官方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的统计持续引发舆论热议。旅美计生维权人士陈光诚表示,人口下滑虽对经济和社会结构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但各界需防止强制性生育政策再次在中国出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本周二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而最新的相关人口统计数据,更被舆论视为中国国力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性转折”。

在美国的中国维权人士陈光诚当天向本台表示,中国人口下滑与历经数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有关:

所谓“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此有计划控制人口计生政策于1982年9月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由此导致的暴力计生、强制堕胎等侵犯公民基本人身权利的事件几乎席卷全国,也导致中国经济在跨过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口红利阶段后,面临性别比例失调和老龄化的困境。



陈光诚:防止强制生育政策出现

陈光诚警告说,面对人口下滑对经济的影响,当局为维系政权稳定也将采取诸如鼓励“三孩”的应对措施,各界应防止强制性生育政策再次在中国出现:

中国官方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发布后,一张《齐鲁晚报》在2003年4月2日的首页截图,在海外推特上热传。该报头版标题是《我省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战略目标 – 2022年实现人口零增长》。有网友表示,中国人口下滑正如当局计生政策所愿,甚至是提前完成了任务。

易富贤:赶超美国成幻影

长期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学者易富贤则认为,人口下滑对中国诸多影响之外,最重要的将是其所谓赶超美国的梦想化为泡影:

易富贤指出,人口下滑无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惊人影响,在房地产关联产业已高居GDP三成的经济结构中,劳动力不足、购房人口减少将直接导致经济减速,由此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伴随制造业劳力不足,中国的制造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也会改变国际供应链的对华投资,由此对中国的最直接冲击则是目前已经显现的就业压力。

易富贤还警告说,当前疫情蔓延暴露出中国医疗体制背后的诸多问题,随着社会主体人口步入老龄化,退休危机也将是各界担忧的问题。



中国官方新华社在去年5月31日发布有关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主持。

易富贤认为,虽然外界普遍预期中国政府会在近期出台相应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此举对改善人口结构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日本目前已经做的(鼓励生育政策),中国都将会做,但是中国政府没有这么多财力仿照日本。我预计,如果中国政府不进行天翻地覆的改革的话,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国人口都将一直不断地萎缩。”

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 人口红利消失殆尽



中国政府公布2022年人口数量为十四亿一千一百多万,比前一年减少八十五万,这是近61来首次负增长,出现历史拐点,比中国官方预测的时间提前了9年。评论指出,虽然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人口数量,但是,“终于承认了负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二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60‰。这是自1961年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若以2022年的出生人口956万,和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相比,2022年比2019年少生了五百多万人,下降趋势明显。

关注中国人口发展状况的北京独立学者吴强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年度人口减少85万意味着中国人口数量由增长转为下降的转折点,尽管这个转折点可能出现得更早。他说:“人口下降对公众,对中国管理层的打击是相当深远的,但是,在新冠疫情第三年人口的下降,对公众来说,还有另一层含义,一方面,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在感受亲人离去的痛苦。这是一种超出统计的数字,对每一个公民切肤的痛苦。”

劳动力人口占62% 城镇人口占比65%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八亿七千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两亿八千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两亿零九百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乡村常住人口近五亿,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吴强说,中国人口下降与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生育意愿有关:“甚至包括他们的结婚意愿,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痛苦,隐藏在宏观的人口下降数字的背后。反映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艰辛和生育意愿的下降。我觉得这是他们对未来悲观的一种体现。”



北京一对父母在给孩子照相(美联社)


民间发现搜索新生儿用品数量减少

外界对中国官方公布的人口数据一向持审慎态度,尤其是民间的统计发现最近两年,婴幼儿疫苗接种数量、网民搜寻婴儿奶瓶或婴儿车的次数,比四年前下降百分之20至40,而搜寻骨灰盒的人数大幅度增加。舆论分析中国人口下降的现象,几年前就已经出现。

曾经报道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立媒体人高扬对本台说,几年前,国内专家就怀疑政府公布总人口数据的真实性,尤其是新冠疫情三年,各地死亡人数迅速增加。因此官方公布的数据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人口:“但是,终于承认了负增长,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逐步发展到现在非常严重的程度才不得不报出来。人口的急剧下降也不会像专家所预测的到9年后出现,其实从今年就开始了。2023年人口可能开始严重的下降趋势。”

中国人口专家:人口负增长期越来越近

第一财经报道,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去年在《南开学报》上发表论文称,中国总人口负增长的步伐越来越近。总人口负增长是长期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2020年自然增加人口204万人;2021年自然增加48万人,无论是人口年度自然增长规模,抑或自然增长速度,相对于14.12亿人的总人口规模而言,中国已经实质性进入零增长值域。

近两年,中国各地政府出台各种“催生”措施,包括奖励企业员工假期,一次性数万元奖励,但仍然阻挡不了人口下降的趋势。媒体人高扬认为,中国人口红利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印度。

吴强认为,面对人口下降,政府也许会在处理国际事务、台湾问题以及国内人权等问题方面会变得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