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元旦假期,第一波“阳康”的人纷纷走出家门,已经让不少城市的街道、商场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但在作为一线的医院里,这场战役才刚刚打到激烈之处。


如果你曾在社交平台上关注过一些医护人员,会发现甭管他们原本的主业是骨科眼科还是外科,最近都忙得脚打后脑勺。


大多为着同一件事——支援呼吸科



这一趋势其实早有苗头。前几天,陕西宝鸡就有网友发布了一段在据说是“某医院科室全改呼吸科”的视频。


诊室门口原本挂着“神经内科”的牌子,如今却统统贴上了写有“呼吸道疾病专科门诊”的A4纸。


@拇指视频<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拇指视频


随后有媒体去连线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没有全院改科这么夸张”。


理由却显得苍白又无奈,“但让内科帮忙分流接收是有的,要不然人住不下。”


因为新冠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最近医院无论是医护力量、病床还是设备,都在面临挑战。


“呼吸科支援重症区,其他科支援呼吸科”,已经成为了很多二三级医院医生的日常。



上个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就已经放开所有临床科室,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医院也都抽调了其他科室的骨干,参与呼吸内科的诊疗。


网上一位耳鼻喉科主治医生因为本科室的主任、副主任都去支援,直接变成了病区“最权威的负责人”;


半开玩笑地表示,“没想到升职这么快。”


而更有人体验了“妇产科大夫在骨科病房给呼吸科病人看病”这样的奇特场面。


“就连当年科室轮转的时候,都没学这么全乎。”



事实上,跨科支援这件事并没有听起来那么夸张,大家也不必有太多恐慌和猜忌。


我们在医院里看到的绝大多数医生,本科阶段学的都是“临床医学”,刚刚入院时还会经过漫长的各科室流转。


借用一位医生网友的比方,这就像是各个年级段各学科的老师都去支援高三——


虽然不太熟练,但业务都还是学过的。


@骨科李凡医生<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骨科李凡医生


原本术业有专攻自然是最好的。可如今首要任务是足够的人手做诊疗、开医嘱,尽可能快地把需要住院的肺炎病人收治进来。


于是眼科主任戴着全科唯一一个听诊器下楼了,肛肠科医生也在门诊给人看起了呼吸道。


据说下面这本《内科学》,已经成为了无数非呼吸科医生们的香饽饽。


“人手一本,紧急翻出火星子。”



目前医院里的各个科室支援呼吸科,形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出人手去呼吸科支援。


很多医院为了尽可能保证诊疗质量,会优先抽调高年资医生。


但别管在本科室是什么行业大拿,到了呼吸科八成都得打杂。


“没想到我一个工作不到三年的呼吸科医生,居然能指挥眼科副主任干这干那。”


“那个帮忙收拾设备的人怎么长得像院长呢?真是院长啊,那个,过来帮忙推一下病床。”


@唐笑<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唐笑


但呼吸科大夫们虽说可以支使其他科室同行干活,但对来帮忙的护士们则不敢有丝毫怠慢。


尤其是在最缺人手的住院部,如果说医生是战斗在一线,那么护士可以说是排头兵了。


@崽<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崽


监测患者各项指征、配药、输液,都得靠她们。如今住院收治患者增加,呼吸科护士们同样在高负荷运转。


有呼吸科护士在网上记录自己的配药工作量——工作台上满满都是玻璃瓶,简直让人看花了眼。


@Sandy<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Sandy


另一种支援,是其他科室直接帮忙收治新冠病人。


开头陕西宝鸡的那家医院,就是这样的情况。


目前在很多大型医院的呼吸科,比人手更加紧缺的问题是——没病床。


临时改科室支援的不仅是人力,还有空间和一些配套的医疗设备。



一些临床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家医院的呼吸病区已经建到了十二、十三区。


仔细一看,全是骨科、眼科甚至肿瘤科等其他科室改的。


一些清闲科室的大夫平时一天看不了10个号,如今被两个呼吸科医生带着开设新的呼吸科病区。


“2天半收满整个病区几十张床位。”



网上有段子说,现在80岁老人去儿科住院,妇产科里住满了咳嗽的大老爷们。


据说最近大夫们最怕把病人收到肿瘤区——“大爷不好意思呼吸科没病床了,但相信我,你真的只是肺炎。”


程度或许有所夸张,但在别的科室看新冠如今确实一点都不稀奇。


前几天襄阳一女子去儿科住院部,就发现门口的两个病房里住满了老人。


医生护士忙得焦头烂额,还忍不住会习惯性提高声音问“宝贝你哪里不舒服啊”。


@襄阳今日播报<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襄阳今日播报


不过也有医疗相关人士分析,其实把老年患者放在儿科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因为儿科确实会治肺炎,并且挺全能的。”


不像眼科、外科医生,一旦遇到了搞不懂的问题——


那就只能赶紧求助目前全院的食物链顶端,呼吸科医生了。


@栗源(Dr.)1<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栗源(Dr.)1


如今社交平台上的一些年轻医生,会调侃自己“支援呼吸科后,临床医学变临床现学”。


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医院当然不会这样随意。


毕竟无论是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还是从保护医生的角度出发——搞跨科支援的前提,都是先确保医疗安全


比如有医生表示,被派去支援的别科室同事通常只会去住院部,不会被派去门诊。


因为相对门诊,对住院患者的基本处理流程往往更加固定:什么时候抗病毒、什么时候呼叫会诊……病区里往往还有经验丰富的对口医生和护士提供帮助。


对于“临时改成呼吸科”的科室,很多医院也会配备呼吸科医生负责指导。


比如,湖南省人民医院要求呼吸内科医师分片区承担其他临床科室所需会诊任务,每个医生负责3到6个科室,建立专属群。



武汉市第一医院最近开设15个病区专门收治阳性新冠患者,其中呼吸病区9个。


优先抽调的也是重症救治经验丰富的骨干,以及支援过方舱、曾多轮参与过疫情救治的医护人员。


目前很多医院还在给全院做培训,包括新冠重症的早期识别、分型和规范治疗。


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实行分层分类救治,确保患者收治在不同科室也能获得相同质量的诊疗。


不可否认,在对抗新冠这件事上,医护人员面对的真实往往比大多数普通人更凶险。


医院病床上躺着免疫力低下、存在基础病的老人,躺着病情变化迅速、甚至在生死边缘徘徊的重症患者。


而无论是原本的呼吸科,还是前去支援的其他科室医生,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抢救生命。


连轴转到深夜时抱怨“真的干不动了”,第二天上班继续一个一个收病人、一个一个开医嘱。


有呼吸内科大夫一去别的科室就开始翻箱倒柜,恨不得多“顺”点有用的医疗器械和耗材回去;


@栗源(Dr.)<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栗源(Dr.)


甚至连医院教室里假人身上的仪器都不放过。


@栗源(Dr.)<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栗源(Dr.)


如果哪位医生来支援时还带上了监护仪,那简直是全科室的大救星。


毕竟多一个人力、多一张病床、多一个机器,可能就多挽救一条生命。


最近,大家经常心疼“精神状态比病人还差的医护人员”。


但比心疼更紧要的问题或许是——还能做什么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也让新冠患者接受到更合适的治疗?


上个月国家印发的《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里曾提到,家庭医生应当指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就诊;若患者病情超出基层诊疗能力,则及时转诊。


这样做一是让轻症患者分流,二是可以对感染脆弱人群及早介入,阻断其病情向重症发展的过程。


最近网上也经常会有人提到自家老人不舒服,却约不到大医院的号,最后拖到症状严重只能去急诊。


但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过程中往往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


人民日报旗下的“大江东工作室”近期走访上海诊疗机构,发现在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同时,一些明明条件不错的社区医院反而门可罗雀。


上海某社区卫生中心挂号处,只有一个患者在挂号<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上海某社区卫生中心挂号处,只有一个患者在挂号


对于已经累到不行的医护人员来说,尽量落实分级诊疗或许是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目前有些二三级医院会主动跟社区卫生所对接,掌握对方的常备药品清单。


开处方后让患者去社区拿药,减少自身工作量的同时,还试图引导更多人习惯去社区就诊。


尽量减少新冠患者对社区医院不信任,“一有点不舒服就去大医院抢号”的情况。


而针对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没有直接接诊过新冠病人,治疗时存在顾虑的问题,协和医院今天也发布了更加细化的基层诊疗方案建议。


无论是临床分型还是具体的药物使用,都给出了更加明确的意见。



长远来看,让每个新冠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且合适的诊疗,当然是比靠医护人员“死磕”更好的办法。


让最近在呼吸科推床打杂的各科室大咖们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价值。


只不过短期之内,医护人员恐怕依然难以摆脱繁重的工作节奏。


无论是呼吸科医生,还是前来支援的其他科医生,都在争分夺秒地跟病毒战斗。


前几天,上海给一线医护人员发了6000块补贴的新闻冲上热搜。


这次没有人酸,网友都在纷纷叫好。



当医护人员面对的客观压力暂时无法缓解时,至少应该对他们好点。


毕竟,再多的安慰、再多的赞美,都比不上直接发钱来得更温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