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求爷爷告奶奶买到的“救命药”,很可能是假药。最近印度仿制新冠特效药不是很火么?由于辉瑞正版药不好买,所以很多人都用这个作为替代。其中有部分人还挺谨慎,吃之前专门找了关系,把药送去机构做了下必要的检测。
结果这么一检测,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华大基因的尹烨就发现,其中的部分药品不仅存在掺假、甚至干脆就不包含抗病毒成分奈玛特韦:“有个朋友几千元买个药,打飞机送回去等着救命,结果是假药。”
受此启发,另一波人也开始对手头的印度药进行检测,结果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有的药里面奈玛特韦含量有限、有的干脆就没有。
人家正版药的主要成分就俩,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的奈玛特韦,另一个则是维持前者浓度的利托那韦。现在你仿的这玩意里没奈玛特韦,可不就是在坑人么?
然而就算是这样,还是没法打消大部分人的抢购热情。
比如在朋友圈和某些平台上,就仍有印度仿制药在售。这玩意是有风险不假,可你们不是开不出来正版药么?担心那么多还不如来找代购,有门路、有渠道,甚至还能帮你做分子量检测。
据说连一些问诊平台的“医生、大夫”,都盯上这块大蛋糕了。
只要你敢跟他提开药这俩字,上一秒还在那说着要抢救病人、下一秒就能甩过来联系方式和一张仿制药的详细报价单,可以说是现代网络版的图穷匕见了。
为啥顶着风险也要买印度药呢?
没办法,因为人家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出口国。光是在2019年,印度就有3000家本土制药企业以及10000多家制药工厂,仿制药供应量占全球市场的近20%。
尤其是在《我不是药神》爆火之后,“质量还行”的印度仿制药更是被推上了王座——如果吃效果好的正版药一个月花几万、吃效果一般的印度药一个月花几千,那普通人就绝对不会选前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大力发展仿制药的初心还真是为了穷人。
由于一开始沿用了殖民时代的《专利与设计法》,印度曾有99%的药品专利和90%的药品供应被跨国药企控制。连美国人都扛不住的高药价,人均卫生支出每年不到10美元印度就更没戏了。
不得已之下,一批有抱负的印度政治家站了出来。
1970年,英迪拉·甘地颁布了新一代的《专利法》。其中对食品和药物的规定很有意思:只授予工艺专利、但不授予产品专利,说白了就是卡BUG。
一般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承认药品的产品专利。只要这个化合物是你第一个发现的,那它就是你一辈子的摇钱树了,别人想生产就必须给你交钱、一直交到专利过期。
可印度却不承认这个,一大堆印度药企开始另辟蹊径。
今天改个反应条件、明天换个原材料,总之就是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大搞山寨药、仿制药,成本便宜不说、偏偏效果还都说得过去,算是对跨国药企来了个釜底抽薪。
按说这种无赖手段肯定会被联合抵制,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印度又出了个毒气泄漏案。
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一所农药厂发生剧毒的氰化物泄漏,造成了2.5万人直接死亡、55万人间接丧生、另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化工、反污染浪潮。
在这样的尴尬时期,本就被动的外国药企进一步丧失了讨价还价的资本。一边是咄咄逼人的底层民意、一边是“循循善诱”的女总理,跨国药企不得不认怂,最终坐视印度本土药企一点点做大。
在印度人眼里这就是“替天行道”。
比如有位叫乔杜里的印度卫生部长就曾经说过:“正因为受到印度低价仿制药的冲击,这些西方制药公司不得不把药物的定价降低80%,既然能降价、就说明当初的定价有不合理的地方。”
有时候,“温良恭俭让”那套在国际上根本就没人买账。
虽然吵架吵得很解气,但印度也明白不能只靠山寨过日子。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他们也开始缓和同跨国药企的矛盾,并在医药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外资、鼓励研发的政策。
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加入WTO后的十年缓冲期,一边拓展国际仿制药市场,一边延续过去的偷师思路、继续扶持本土药企,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无赖手段还真挺有效。
好不容易熬到了2005年缓冲期结束,他们立马又抛出了一根所有跨国药企都无法拒绝的橄榄枝。
原来啊,药物的研发、上市,离不开一系列复杂的试验。动物实验还好说,可在最关键的人体实验中,你又要遵守伦理规范、又要兼顾安全和效率,成本高、进度慢,搞不好还会被告上法庭吃一笔大罚单。
就在国际医药巨头对此头疼不已的时候,印度表示:来我们这吧,我们这的人“命贱”。
自2005年起,印度放宽了人体临床试验的限制,西方药企蜂拥而至。这倒不是说他们完全放任不管,但在当地那种“婆罗门是天神,贱种姓不是人”的环境下,可操作的空间太多了。
的确,药企会在试验前给你张知情同意告知书,详细提示试验过程中的全部风险。可对大部分不识字、又没脱贫的印度穷人来说,这张写满了英语的纸跟天书差不多。
比如在印度的印多尔市,就有医院被曝出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在1833名儿童和233名精神病患者的身上进行药物试验,事后只有12名医生因不配合问询被罚了94美元。
而在更多地方,药企甚至可以在不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让学校安排学生进行疫苗试验。尽管存在风险、并出现了死亡事件,但药企的回复依然相当冷漠——“这跟疫苗没有直接关系”。
据统计,7年内曾有57万印度人参与过试药,死亡人数高达2644人;而在2005年-2012年间面向印度人的475项药物临床试验中,仅有17项通过检查,且有12万多例由于新药副作用而引发的事故。
这里面固然有不可避免的试验风险,但更多的是本可以避免的人祸。
低到可以忽略的代价,庞大的人口基数,复杂的民族结构,再加上宽松的政策环境,印度把贫民窟打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活体实验室,最终促进了本土仿制药产业的腾飞。
同时呢,印度人在国际舞台上还挺有一套的——美国副总统是个印度裔吧?英国首相也是个印度裔吧?你再看看华尔街和硅谷大公司里的CEO,大多也是极具特色的印度裔面孔。
人家本身就是个英联邦国家、政体又受西方推崇,加上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很容易融入西方主导下的国际规则中,东亚分去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那仿制药自然就留给了南亚的小兄弟。
你说既然都是仿制,咱们能不能迎头赶上呢?说实话还是有点难的。
虽然咱们是比较给力的原料药生产、出口大国,比如这次爆火的布洛芬原料药产能就占全球1/3,但在把原料药制成药品最重要的制剂工艺上,国内药企却有不少欠账。
比如哈佛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就曾指出,国产伟哥在胃液中的溶解速度比进口药慢三到四倍,这直接导致某些人吃药后很难重整旗鼓。听起来像段子是吧?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神药”才被当成救命稻草、并给无孔不入的奸商留下了可乘之机。
据说在印度本地,新冠特效药的仿制药都快被黄牛和倒爷们买空了。有的代工厂产能不够了,甚至把老挝、孟加拉等周边地区的货弄进印度,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目的不用说,都是为了能够狠宰中国一刀,这也没办法,院士推荐的连花清瘟大家都不咋相信了,只能期待国产特效药了,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