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营新年被炸,普京却宣布圣诞停火,这背后究竟有何考虑?不再过同一个圣诞节,俄乌双方的士气差距到底有多大?泥泞的顿巴斯战壕里,正在形成什么样的反战土壤?凤凰网《唐驳虎》解析。
核心提要:1. 莫斯科时间1月6日12时至7日24时,俄军会在乌克兰全境战线实行停火。该停火时间段正值东正教圣诞节。东正教圣诞节日期之所以迥异于多数西方国家,是因为俄罗斯宗教历法依然使用儒略历,该历法与现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格里高利历存在误差。自1992年以来,圣诞节已成为俄罗斯的国定假日,与早已世俗化的西方圣诞节不同,圣诞节在俄罗斯仍然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2. 当前顿巴斯战场仍处于雨雪泥泞季节,俄乌双方蜷缩在多雨而冻不成雪的战壕里拉锯作战,似乎重现一战“凡尔登”战场。而最近发生的新年夜俄军兵营被炸和俄前副总理在顿巴斯餐馆遇炮弹袭击,都是因为俄军在乌克兰炮兵火力圈内拒绝分散布置。归根结底,这种做法是因为俄军士兵士气低下、军官管理粗暴,在前线毫无进展的形势下抱团醉生梦死。但俄军也不可能因此改变部署方式,因为士兵在艰苦环境中长期承受压力是很危险的——这容易让士兵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打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多个国家都经历了类似的事情。3. 泥泞的战壕谁都不喜欢,可乌克兰早已没了退路。乌克兰士兵知道他们进行的是一场民族战争。历史上的俄罗斯也曾在1812年对抗拿破仑和1941年开始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爆发过这种力量,但是在今天的顿巴斯,这种力量出现在乌克兰军队的身上。这也是战争中精神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力量,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占据主导的一种体现。
乌克兰在新年夜炸了马卡耶夫卡的动员兵军营后,我就一直在等普京究竟要搞什么大报复。1月5日深夜,一条有点标题党意味的新闻推送,让人一激灵蹦起来——“普京宣布停火”。什么?这没头没尾的,就要停战了?点开一看,哦,原来说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示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自莫斯科时间1月6日周五12时至1月7日周六24时在乌克兰全境战线实行停火,他同时呼吁乌克兰方面也实施停火。很自然,乌克兰拒绝了——“在我们的领土上,搞停火?想什么呢?滚!带上你抢劫的抽水马桶,滚出我们的国家!或者继续打下去!”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说道。普京这次卖的是什么药?看了一圈评论,有人说,1. 希望过一个祥和的节日,也是对宗教的一种尊重。2. 让军队有一个休息时间。3. 展示对和平的积极姿态。嗯,普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尊重传统啦?2008年打格鲁吉亚还不就在奥运会期间,2022年打乌克兰做了让步,也非要硬挤在冬奥和冬残奥会之间了。有人说,这是让自己站上道德制高点,让肯定不会同意停战的乌克兰人陷入尴尬境地。说实在的,都打到这份上了,还有人在乎“道德制高点”吗?还有人说,这是一道缓兵之计。问题是区区36小时能缓出个啥?夏季七八月份的时候,除了放“海马斯”,双方不都是很缓到没新闻吗?还有很多对俄罗斯、东正教缺乏了解的媒体在报道时都写道,“据了解,此次俄方宣布停火的时间段正值当地传统节日。”哎,什么当地传统节日。这就是东正教的圣诞节啊。这一点就是问题关键。
为何俄罗斯的圣诞节在1月7日在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国家,由于较新的公历(格里高利历)和较旧的儒略历之间存在13天的差异,所以东正教国家的圣诞节在1月7日,平安夜(圣诞节前夜)在1月6日。儒略历由盖厄斯·儒略·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5年实施,是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对罗马历法的改革。
一战重现有趣的是,俄罗斯的死敌——包括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也大都遵循这些文化传统。但乌克兰的东正教在2014年后就不再遵循这个习惯,而是改用了公历。而现在,双方的军人都在多雨而冻不成雪的战壕里苦战。 冬天整整推迟了两个月,现在气温仍在2℃左右,没到冰冻点。乌东地区要到8日之后才会降到冰点之下,开始真正的冬天。现在,顿巴斯战场仍然是臭名昭著的雨雪泥泞季节,雨夹雪天气,道路非常泥泞,阵地、工事和战壕里灌满了泥水。俄乌双方就蜷缩在战壕里,拉锯作战,就像绞肉机, 大量的失温和发烧,以及伤员不能及时救治,这一切仿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场。一看到那些泥泞的战壕,有深厚历史观的人立刻能想到《西线无战事》 ,没有富丽堂皇的军容和壮观的战争场面,只有恐怖、残酷、肮脏的战场。主人公受到沙文主义的煽动,满怀着狂热的“爱国主义热忱”投入到了这场所谓的“保护德国”的战争中。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他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野蛮的搏杀,在新兵受训期间残酷折磨他们的军士却表现得胆小如鼠。起初的狂热荡然无存,留下的仅仅是肉体的伤痛和对德国军国主义以及参战目的的质疑。主人公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想办法如何忍受战争的恐怖。切回到2022年底的顿巴斯。 新年夜,俄罗斯动员兵设在学校的兵营被炸,12月底,俄罗斯前副总理、航天局长罗戈津在前线搞聚会,也是在餐馆里被炮弹炸翻。这两件事的本质,都是俄国在乌克兰炮兵火力圈内拒绝分散布置,原因也差不多,就是在野外住帐篷和战壕太苦,冬季还是住在有暖气有电力的楼房里更舒服。软硬兼施,让普通军人承受短促而危险的战斗相对容易,因为作战过程中生死一线,高度紧张。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唯一的念头和本能反应。但如果没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让士兵在艰苦环境中长期承受压力很难,甚至很危险——这容易让士兵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打仗。务必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是因为任何一方战败,而是因为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受够了战壕对峙,转身向自己的首都前进,要在统治者弄死自己之前,先枪毙统治者全家。这段历史对俄罗斯尤其适用,或者说,这条规则专门为俄罗斯而定制。沙皇被枪毙,不是因为他的军队不够强大,而是因为他打造了前所未有强大的俄国军队。文盲农民参军后开始认识这个大世界,最终动员出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1914年一战爆发,幅员辽阔、号称欧洲军事第一的沙俄气势汹汹,击溃奥匈20万军队,杀进德国东普鲁士境内。
士气与管理如果这场战争是乌克兰入侵俄罗斯,烧杀抢掠,先入为主地破坏了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这个问题当然不用思考,因为不打仗也没好日子过,打赢了才有机会活得像人。但现在是克里姆林宫把自己的国民从日常生活里拉出来,送到长期对峙的战场。所以上到罗戈津,下到在泥浆里躲无人机炸弹的普通士兵,都必须在前线活得像个人。否则只要晚饭的时候一串联,就可能集体哗变,至少也会消极作战。怎么才算过得像人呢?在满地泥浆冰雪的前线,住到房子里是起码的要求。晚上狂欢开个party,有酒喝,有暖气也不过分——越靠近前线,越是长期执勤,越是不能散开住工事。即使是住房子,如果要分散安排,管理后勤都会非常麻烦。而能够同时安排几百人的建筑并不多,乌克兰只要发现类似的集体住宿地点有人群密集出入,远程火力砸过去准没错。至于里面是大鱼罗戈津,还是几百杂鱼动员兵,那就凭运气了。当然,住到房子里对健康也有好处。但是把兵站就放在弹药库上面,也实在是俄罗斯才能弄出来的天才做法。所以,乌克兰人的新年夜报复,意外炸了一个大的。实际上,制导火箭弹,或者说导弹的威力没有那么大。像利比亚国民军出操列队的时候被无人机打了一发导弹,在密集人群里炸开也就死了十几个,伤了十几个。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就更弱了。可是,导弹是没有这威力,但弹药库有啊。归根结底,发生这种事,无非是俄军士兵士气低下、军官管理粗暴,在前线毫无进展的形势下抱团醉生梦死,糊弄事。但是俄国也不可能因此改变部署方式,毕竟被导弹炸只是风险,集体怠工就是战败了。 死掉的士兵不能打仗,但起码也不会兵变对不对?
民族战争反过来看另一边,同样是漫长的野战,乌克兰军队怎么办?在泥泞的战壕里野营谁都不喜欢,乌克兰士兵也想冬天舒服一点。可是乌克兰民族国家早已没了退路,所以乌克兰一方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当然乌克兰还有比俄罗斯更高的后勤和组织效率,以及本土作战与防御态势让他们也有条件搞得更好 ——巴赫穆特最近一个月先后出现了乌克兰军队27个旅的番号,这一小块地区显然容不下那么多兵力。真实的原因是乌军把巴赫穆特再一次当成了轮战基地,各旅抽组各营打车轮战,一个营只守5天就轮换,在危险的一线只呆1-3天。打完几天对面瓦格纳的囚犯兵,就可以退回到隐蔽的二线休整。即使在一线的战壕,一样可以喝咖啡,甚至蒸桑拿浴。条件和被强迫进攻的俄军比好太多。最关键的,乌克兰士兵知道他们为何而战——因为他们进行的是一场民族战争。民族战争就是一个民族的全民战争。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对战争的巨大共识,而且本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愿意为战争胜利而牺牲,就足以缔造出一支任何君主都不敢想象的巨大军队,并获得国际上广泛的支持。这样的战争绝不是一个看似强大的君主所能主宰的,一个君主的战争目标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国内响应和支持,也无法有效筹集多少资源送上战场。因为这不仅仅寓意着道德和理想的精神潜力,更是物质资源力量在战争中的投射,是历史唯物规律的真正体现。所以,觉醒的民族一旦进入民族战争状态,就绝不是一个傲慢的君主所能征服的。哪怕是拿破仑这样的天才战神,也必然折戟沉沙。一个看似强大的君主战胜不了一个全副武装的伟大民族,这是无数鲜血证明的真理。从1812年俄法战争到中国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战争,再到苏联与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以及今天的乌克兰战争,都在反复验证这个真理。在俄罗斯史书中,对俄法1812年战争的评价是:这场战争作为“人民战争”载入史册。俄罗斯人民团结起来,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击败敌人,击败入侵者。”战争期间,俄罗斯不再存在阶级,贵族、神职人员和商人群起抗战;农民大量组成游击队,自愿拯救祖国;市民积极支持俄国军队。战前,拿破仑曾经寄希望于俄国农奴能够起来反对俄国军队和沙皇政权,但是结果却让拿破仑大失所望,俄罗斯人民反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国主义。战胜拿破仑军队的,远不止是俄罗斯冬天的严寒与深入上千公里难以为继的后勤,更在于坚壁清野、决不投降的俄罗斯人民。对于俄罗斯,它在这场艰难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因此被称之“1812年卫国战争”;而对于欧洲,政治版图得以重绘,俄罗斯则奠定了欧洲强国的地位。当然,在抗击拿破仑军队中,俄国人民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全体俄罗斯人民奋起保家卫国,全民抗战,保卫祖国,更是为俄罗斯人民所传诵。俄罗斯历史学家亚历山大·赫尔岑说:“1812年真正揭示了真正的俄罗斯历史,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历史都只是一个序言!”“为祖国、为荣誉、为自由而进行一场胜利的卫国战争。”但是今天这股升腾的英雄气概,根本不在伏尔加河,而在第聂伯河,在东斯拉夫人中最能打的扎波罗热哥萨克那里。从1812的卫国战争战神陨落皇冠落地,到一战的残酷堑壕与大兵变大革命,都在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精神意识是如何反作用于物质力量,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起着主要决定作用。有些人就是不相信战争的铁律,沉迷于纯唯心主义的投机臆想,拒绝承认一切现实,妄图阻挡时代潮流,才会落得今天的局面,将来还会迎接更加惨烈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