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许悦

“再过个几十年,我该怎么跟后代解释,‘核酸检测员’这份工作呢?”短短两年内,刁振轩经历了生物公司实验员、核酸检测员和辅导机构生物老师三个身份的转换。

现在回想起来,短暂存在过的核酸检测生涯总带有魔幻色彩。

2022年,经历了11个月的“动态清零”防控和最后1个月的“小步快跑”放开,人们还在两个交界点漫长的缓冲地带之间试图缓过神来。

外围环境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上演的一出便是“消失的核酸亭”。2022年5月,“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提出以后,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核酸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随着放开,它们成为首先被清除的对象,和刚刚背身远去的2022年一同留在过去。

当核酸亭来到闲鱼

闲鱼上的二手核酸采样亭突然多了起来。

保安亭、书报亭、移动母婴室、献血屋,甚至是甜品店和24小时无人售卖亭——在这个二手平台上,想要尽快出手的卖家为其去向提供了五花八门的想法。

全面撤卡撤点后,一度是社区标配的核酸采样亭怎样了?据全国多地卫健委的公布情况,部分被改作临时发热门诊和退烧药出售点。当然,这只是少数成功转型的“幸运儿”,更多的是被拆除,或滞留在原地等候发落。

1月2日,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广州部分街道,不少核酸点已经被撤走。尚未处理的核酸点内仍有未使用的口罩、采样棒,附近用来辅助排队的横栏东歪西倒,或被横放。



社区、街道、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个人都是核酸亭的购买者,或者说投资者。西安的于子非在闲鱼上挂出自己的5个核酸亭,“有的就用了十来天,最多也就三四个月。”

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2022年5月,15分钟核酸“采样圈”引得一批核酸亭投资者“出圈”,于子非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被朋友忽悠买了一些亭子做核酸,没多久就不行了。”最短的一个仅用了7天。

这批配备了空调、消毒机、对讲机等的核酸亭当时进价每个1.5万元。于子非在闲鱼的标价是8000元,但针对上门问价的客人,他都会补一句“说个价格,能出就出了算了”。

“之前的叫价买家都嫌太高了,他们都用来改造。”于子非无奈地说,“现在真的只能亏本卖了。”

个人投资者是“新冠泡沫”中被割韭菜的一方。相比之下,有一定规模的造亭公司则是经历了一场无伤大雅的伤风。

广州法利莱番禺公司负责人张丽梅告诉记者,放开之后公司业务经历了小幅的调整:“其他业务还在正常运作,之前负责核酸亭业务的人手转到其他业务部门去了。在这一季我们主要针对老客户。”

广州法利莱以各类集装箱为主营业务,包括活动房、卫生间等。下半年以来,核酸亭业务迎来一个小爆发,“5-7月份调动了一部分人手去做核酸亭。不过我们体量很大,核酸亭最多时也就占整体业务一成左右。”法利莱白云公司负责人夏根寅说,“业绩影响是有的,但我们有自己的主营业务,整体波动不大。”

“虽然失业,但可以休息了”

12月上旬,取消落地检的第一天,吴乐被解雇了。此前,她是甘肃某核酸检测公司的临聘人员,在机场负责核酸采样。

时间再往前两个月,从北京某私立妇科医院辞任护士后,吴乐返回甘肃,“本来想重操旧业,但是工作很难找。恰好赶上疫情,采样员有大量需求。”

吴乐属于临聘人员,公司管食宿和接送,每个小时工资18元。她被安排到机场做落地检。

消毒、开拭子、捅嗓子、上下左右各三、折拭子进管、封管……两个月以来的工作跟流水线工人无异。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采样人员紧缺,甚至没有吃饭的时间,“捅喉咙的时候手都在抖。”

这段从事医护人员以来最难忘的日子在一纸文件下来后划上句号。“终于结束了,虽然失业,但可以休息了。”此前,她已经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

不会再有长时间采样到头晕手抖的日子,但失业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别在临近春节丢了工作,对普通打工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我也知道这份工作是不长久的,但是没料到360度大转弯一下子就失业了。”取消落地检当天,吴乐和舍友在等待公司下一步安排,没想到等来的是次日宿舍清场的通知。

家在农村,一时之间没了落脚地的吴乐暂时借宿在朋友家里。“现在还在继续找工作,意向是护士或者医疗公司的岗位。”原本她打算核酸采样干到年后就找一份新工作。面对提前而至的解聘书,如何过个好年成为目前让她头痛的问题。

减薪、转行、开拓新业务

扫码、采样、装管……一系列熟悉的步骤之后,装满核酸样本的试管将被封装,并送往实验室。这是核酸检测的最后一站,亦被视为这条产业链的最高端。

在这里,曾经被曝出多家核酸公司作假以及财务存在蹊跷的新闻。近期,《时代周报》一则“核酸检测员月薪10万降3万”的报道进一步引发外界对这个行业的讨论。一夜之间,暴利、天薪,成为笼罩在核酸检测员身上最多的标签。

不可否认,乱象是存在的。林松在深圳某核酸检测公司担任财务人员,她告诉记者,员工基础工资不高,但是奖金“几万几万地发,非常离谱”。

“基础工资看不同岗位,少则三千,多则七、八千。按管提成,检测量越大,奖金越高,少的两三万,多的十多万。”她透露道。

大筛补贴很高是业内众人皆知的“潜规则”。不过高达10万只是个例。陈静在上海一家体外诊断公司就职,公司员工超过300人。疫情之后,体外诊断公司大都布局了新冠业务。她提到,普通员工一个月到手工资为1.5万-2.5万,“涨薪还是很爽快的。”

随着核酸大筛查的结束,陈静表示,“只能回实验室检测,老老实实做产品了,拿死工资。”“死工资”一般为8000元至1万元。换言之,员工到手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平。

“新冠业务的员工目前还没裁掉,但是明年肯定会有人离职的。”陈静提到,本来部门计划2023年招人,人手一直不够,但最新通知招人计划被驳回。老板们试图开拓新业务弥补新冠业务被砍的损失,“会开很多其他检测类项目的研发,”陈静说。

也有人在疫情放开后松了一口气,例如刁振轩。

2021年8月,南京爆发疫情,刁振轩从生物CRO公司进入核酸检测公司实验室担任核酸检测员。彼时,核酸检测员非常抢手,“甚至会招普通大学生兼职做实验,工资是30元每小时。我这样有PCR证的40元每小时。”2022年后,南京常态化核酸检测,工资提高到80-100元每小时。

“再也不做了。”回忆起核酸检测的工作,刁振轩摇摇头。通宵做实验,防护服不透气以至于每次实验后都起痱子,最久的一次7个小时不能喝水、吃饭和上厕所,这些不太愉快的经历,让他对这个行业“敬而远之”。

目前,刁振轩为辅导机构的生物老师和家教,面向高中学生授课。他透露,更满意现时的工作,“时间更自由,压力小。”更重要的是,时薪也比一度炙手可热的核酸检测员要高。

从“新兴”产业沦落到几乎衰亡的黄昏行业,核酸亭用了不到三年之间。

对于检测公司和集装箱公司而言,三年的新冠业务就像刮到了彩票的奖项,得到一笔偶然的收入——彩票自然不是时时刻刻有的,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亦是常态。

而对于更多埋头核酸亭和实验室的一线工作者和医护人员来说,更是从深深的水底得以浮上水面。此前,他们在高压下长时间憋气,现在终于得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张丽梅、夏根寅外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