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炮包装像糖果,孩子误咬被炸伤。6日,众多媒体报道了湖南益阳一位家长质疑摔炮包装的新闻。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网友并没有站在家长一边,支持家长要求厂家改进摔炮外包装的诉求,反而认为家长没有尽到监护义务。
其实,孩子误咬摔炮被炸不止这一次。就在前一天,河南周口就有一位家长教身边一岁多的幼儿如何玩摔炮时,不料幼儿拿起一颗摔炮,直接放进嘴里咬炸,所幸并无大碍。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许多评论认为,几十年前,摔炮就长这样,大家就是这样玩着长大的。摔炮上也有安全提醒,年龄太小的幼儿教不会不适合玩,摔炮要在室外,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禁止装入口袋、大把用脚踩踏等。总之,摔炮属于烟花爆竹类产品,孩子们摔玩时,要在大人的监护之下。厂家警示明明白白,家长自己不管好孩子,出了事还出来“甩锅”,插孔有电,孩子有触电风险,总不能怪厂家不该生产插座了吧?重要的是教育孩子的安全意识,咬摔炮孩子家长应该好好反省才是。
要说,网友的评论也是有道理的。毫无疑问,在孩子误咬摔炮这件事情,家长难逃责任。河南一岁多的幼儿太小,家长现场演示玩法,孩子都听不懂,拿过摔炮直接咬进嘴里,显然是不适合玩摔炮。
但是,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也需要理顺一下逻辑关系。家长吐槽的是摔炮包装而不是发生风险后的责任问题,吐槽和推卸责任不能画等号。家长认为厂家把摔炮做得像糖果,确实会误导小孩,想给厂家提点建议,希望能够改进,本身也没错。
另外,有网友分析,商家将摔炮包装得像糖果,有借此吸引孩子目光、促销产量、赚取更多利益的嫌疑。有摔炮生产厂家介绍,最初摔炮是手工包装,因为体积很小,又需要拧紧,所以外包装像糖果。后来当地有模具厂研发,摔炮改成了机器包装,如今要改包装的话,那得靠上游的模具制造厂重新研发摔炮的包装设备。因为涉及到重新投入,还要看生产厂家是否愿意上新设备重新改造生产线。
其实,最初的摔炮,包装比较简单,没有如今花俏,形状更像是“小蝌蚪”。随着包装材质的变更,如今五颜六色确实像糖果。像厂家说的,如果形状上改变困难,那么可否改进包装的材质,尽量与糖果区分开来呢?
意外无处不在,孩子的安全,不只是家长一方的责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摔炮厂家,如果能从包装的源头上进行改进,尽量避免类似安全风险的发生,善莫大焉。由此看来,家长吐槽质疑,并没有错。